> 国内要闻 > 时事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军事 | 评论

北京外来人口增速出现下降 专家忧虑老龄化严重

来源:界面 作者:刘诗蕾
图片来源:网络
图片来源:网络

  多年来引发各种担忧的北京人口持续增长的状况似乎正在得到缓解。

  近日在京发布的《社会建设蓝皮书:2015年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显示,2014年北京人口规模持续扩大,但增长势头有所减缓。对常住人口产生重要影响的常住外来人口增速下降,使常住人口增量表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

  而据北京市统计局5月21日发布的人口抽样调查报告,2014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为2151.6万人,较2013年增加了36.8万人,增量减少8.7万人,增速为1.7%,比2013年下降了0.5个百分点。北京市常住人口的增量、增速达到“十二五”以来最低水平。

  其中,常住外来人口的增量从2011年的37.7万人降至2014年的16万人,增速从5.4%降至2%。常住外来人口增量的比重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从“十二五”前三年64.2%的水平,降到了2014年的43.5%。

  “中国劳动力年龄人口数在下降,能够迁移的人口总体数量也开始减少,这是宏观背景。而且要注意增速下降只是一个相对概念。”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彭希哲向界面新闻介绍。

  “中国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间,中西部出现新的城市群,对北上广产生了分流的作用。”彭希哲谈到最重要原因:“北上广人口膨胀,都采取了措施限制。不能忽视的是,大城市对控制外来人口无序进入的政策措施起到了效果。”

  人口急速膨胀一直是困扰北京的难题,由此产生连锁反应:房价高涨、交通堵塞、环境污染、雾霾锁城再到有限资源被争抢,这个常住人口突破2114万的城市面临的城市病得到充分展现。

  早在2010年,北京就突破了“到2020年将总人口控制在1800万”的规划目标。也正是这一年起,控制人口被提上了北京市政府的工作日程。然而截至2013年底,北京市常住人口突破2114万。同时,优质教育、医院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就业机会仍吸引着欠发达省份人口的大量涌入。

  2011年,北京制定了以业控人、以房管人、以证管人等一系列人口调控措施。继去年北京市政府实施“史上最严”的入学资格审核政策之后,今年北京各区入学门槛又突袭式提高,数以万计的非京籍适龄儿童被挡在北京校门外。

  早在两年前的北京“两会”期间,地方人大代表就曾建议,北京应严控人口,采用多种方式疏解。提高低端产业门槛,围绕服务、职能定位制定北京产业负面清单,规范小理发店、小废品收购站,规范地下室、简易房、群租房屋。这些建议在日后被落实。

  从2011年5月到2014年4月的三年间,北京市在地下空间整治中清退散住人员约12万人。根据摸排统计,北京市现有散租住人和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地下空间达3125处,居住人口达11.91万人。今年6月份开始,中国的首都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地下室群租整治行动。

  “北京作为首都承载着专属的首都功能定位,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外来人口的主体都是寻求经济发展机会,如果能与城市功能相匹配,就能达到最佳。”彭希哲表示,“人口的数量结构要和城市功能相匹配,各种各样的产业形态都有才能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其中的结构要均衡。”

  2013年底,北京官方首次发声要“清理批发业”,形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北京动物园服装批发市场自去年起启动疏解工作,大红门批发市场部分商家已经迁往河北白沟;北京现代四工厂落户河北黄骅……官方时间表指出,2016年底前,“动批”将彻底疏解全部30万平方米市场。由此,邻近的河北、天津成了承接非首都核心功能的天然最佳选择。

  "动批’等批发市场搬迁不能和普通的住宅拆迁划等号,搬迁是新业态代替旧业态的过程。”北京西城区副区长孙硕今年年初在区人代会上强调,“会分层次推动市场升级”。

  “北京调控人口规模与限制外地人来京发展就业是两个概念,角度不一样。”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政府研究室主任周立云曾在2014年某报告会上表示,“人口急剧增长,为北京的经济社会发展确实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来北京工作的以年轻人居多,这是北京发展当中人口红利的重要来源和组成部分。”

  2013年起,北京市对应届毕业生落户北京设置了“年龄线”,原则上要求引进当年博士生不超35岁,硕士生不超27岁(教育、卫生系统引进硕士生不超30岁),本科生不超24岁。并要求毕业生无在职工作经历。这样的规定曾一度引发部分签订三方协议的毕业生因年龄超限而面临解约的困境。

  今年4月,北京市召开2015年就业工作座谈会,市人力社保局就业促进处处长刘小军在座谈会上介绍,为促进实现北京市“以业控人”的人口调控目标,北京市今年将研究制订政策,鼓励用人单位更多吸纳北京户籍的劳动者就业。虽然该项政策首批试点只针对部分行业的新增岗位,然而这一新政随即引发热议,被指有歧视非京籍人口之嫌。

  蓝皮书调查显示,所有被调查的外地户籍大学毕业生中,60%的被调查者表示未来会离开北京。离京原因主要是无法置办房产、看不到职业发展前景、经济状况长期得不到改善等。如果这些困扰始终得不到解决,近八成的大学毕业生将在35岁之前选择离开。

  “现在还无法预估这是短期政策效果,还是成了长期趋势。从长期而言,明显是不利的,年轻劳动力减缓进入,北京的老年人口又无法疏解,城市的人口老龄化会愈加严重。”彭希哲谈到,这也是蓝皮书提到的人口结构问题:人口红利处于高峰期,少子老龄的问题将日益凸显,人才资源仍较短缺等。

  今年6月发布的《北京社会治理发展报告2014-2015》指出,过去带有排斥性的人口“管控”政策不可取,而利用经济规律,调控外来人口的结构分布应当是缓解人口问题的有效手段。

  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人口红利迅速下降的双重压力下,蓝皮书建议,应将北京市人口工作的重心从控制人口规模转移到优化人口结构上来,提升劳动力存量人口素质,使其继续释放人口红利。

news.sohu.com false 界面 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433390.html report 2901 图片来源:网络多年来引发各种担忧的北京人口持续增长的状况似乎正在得到缓解。近日在京发布的《社会建设蓝皮书:2015年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显示,2014年北京人
(责任编辑:UN654) 原标题:北京外来人口增速出现下降 专家忧虑老龄化严重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