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曹政 孙宏阳 孙奇茹
初冬浓厚的雾气里,通州区潞城镇郝家府村空旷静谧。被划为行政副中心建设用地的这片土地即将迎来巨变。
在多年快速增长之后,北京经济总量攀升至2万亿元,但也承载了过于庞杂的功能,“大城市病”日益严重。按照中央部署,北京紧紧抓住了“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用有序疏解转移的减法、划定发展边界的除法、强化核心功能的加法、发挥带动作用的乘法,积极做好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这道大题。
减 有序疏解功能
南苑路东,大红门方仕国际鞋城里的十几平方米是刘立业的一片天地。“我们在北京中轴线上。”20多年里,无论是对老家亲戚还是生意伙伴,刘立业都这样骄傲地介绍。
而这一切,都在2015年9月15日终止。
9月14日晚上,刘立业扛起最后一袋尾货从鞋城走出来,十几米高的大吊车已经开到楼前。第二天一早,一米见方的“鞋”“城”二字率先拆下,方仕国际鞋城正式关停。
大红门地区是长江以北最大的服装集散市场,最高峰时聚集了45家活跃市场,直接从业人员约5.7万余人,货物日平均吞吐量达2000余吨。然而,密集的人流让大红门地区的排水、道路等公共设施不堪重负,违法停车、黑摩的乱行等问题频发。
疏解迫在眉睫。
2014年2月,中央明确了北京作为国家政治、文化、国际交往、科技4大中心的城市定位。除此之外的城市功能即被列为“非首都功能”。同年5月,以北京凌云建材化工有限公司成为首家外迁企业并落户邯郸为标志,北京开始了功能疏解的尝试。
今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在7月召开的北京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上,确定了“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中之重。市委书记郭金龙指出,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一场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大考”,全市各级部门要以“不待扬鞭自奋蹄”的责任感、使命感,全力打好这场攻坚战。
有序疏解的“减法”成为这则四则运算中的首发一炮,疏解的“主动仗”在重点领域接连打响——
前三季度全市撤并升级清退90家低端市场,腾退营业面积约44万平方米,摊位1.2万个;
截至10月底,关停退出一半制造业和315家污染企业,提前完成年度淘汰任务;
北京向河北疏解转移的工业项目超过80个,总投资超过1200亿元……
除 划定发展边界
大红门的问题,也是动批、天意等批发市场的通病。2013年,“动批”缴纳税费1327万元,“官批”缴纳税费268万元,但北京为此付出的城市管理公共服务成本却远远超出收益20多倍。
资源投入是分母、是除数,价值产出是分子、是被除数。如何做好除法,以最小资源投入,创造出尽可能多的价值,考验着执政者的智慧。
大名鼎鼎的“动批”因有9大市场、30多万平方米经营面积、3万多名从业人员,而被称为“市场群”。在“动批”疏解过程中,与其有关的低端产业链条也随之粉碎。违法建设、黑物流、非法出租房、知识产权侵害、偷税漏税、非法用工……一处处痼疾在阳光下无处遁形。一个个等待疏解的痛点,像扎在北京版图上的一颗颗“大钉子”。拔掉钉子的同时,被它固定住的整张庞杂的网络,也就一同被掀了起来。
存量要减,增量也要控。本市先后出台了两个版本的《北京市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全市禁限新增产业占全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比例从32%提高到了55%,城六区禁限比例统一提高到79%。短期看,是大把的投资扔掉不要;长远看,是砍掉首都发展的累赘和负担。
“除法”的效益使得北京的发展边界更加清晰。西城区叫停金开利德市场、天和白马二期等楼宇,由服装销售转为金融中心;丰台区引导原计划做箱包服装批发的宝苑国际、鑫褐海大厦,调整为展示、体验零售、餐饮娱乐等综合商务,叫停了京港城服装电商基地、方仕电商创业广场和诚盛德电商大厦等市场的摊位招商……
来自市发改委的数据显示,2014年版禁限目录发布以来,全市不予办理的工商登记业务累计达到10800多件,其中今年前10个月不予办理的共7500件,新版目录发布2个月以来不予办理的3200件,增量控制效果明显。
加 强化核心功能
京津城际铁路与东五环交会处的绿地,去年栽上的小树已经扎根。没有了熙来攘往的人流,没有了穿梭拥堵的货车,也没有了漫天飞舞的粉尘,曾经名噪一时的西直河石材市场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连绵的绿化隔离带。(下转第四版)
(上接第一版)半个月前,西外交通大队的交警苏欣和同事在西外南路抓“黑摩的”,蹲了一个小时竟然没发现一辆。“要是在过去,半小时就得抓十几辆。”曾经不分早晚高峰,全天都是重度拥堵的西外南路,现在重归洁净,让人们重新感受到了出行的畅快。
站在海龙大厦对面,蓝色背景的“中关村智能制造创新中心”的海报清晰可见。楼门口曾经熙熙攘攘的停车场变成了花园广场,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正围着有两三人高的大黄蜂机器人合影。
推门而进,一个未来感十足的智能产品展区跃然眼前。就在两个月前,这里还是有名的中发电子城,布满几平方米一个的小店面,一进门就如菜市场般人潮涌动。
斥资数千万元,市场主办方中发集团完成了整体的装修改造。与之同步的还有多个曾经的电子大卖场,都启动了向创新创业主题楼宇的转型之路。根据今年10月发布的“中关村大街发展规划”,36座写字楼、68.5万平方米的办公空间将根据既有产业禀赋转向服务创业创新。
以中关村为代表的科技创新,对北京产业升级和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风头正劲。
今年前三季度,本市高技术制造业逆势增长8.6%,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2.6%,对规模以上工业的贡献率超过100%。高速增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对“高精尖”经济结构的构建起到了巨大支撑作用。
科技创新的“加法”抵消了疏解给经济发展带来的压力,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的深入实施,使北京向着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目标大步迈进。这一过程中,首都核心功能正不断得到强化。
乘 发挥带动作用
走进会场,软通动力公司副董事长冯嵱发现自己的名字牌摆在正中央,当地政府部门领导则站在会场后排。
这一幕,发生在今年4月28日“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的揭幕仪式上。
揭牌仪式前一天,中关村的“紧急通知”改变了保定会务组的布置。“起初会场只设了两排领导席。但中关村坚决要把与会高新企业安排到前排,还一定要标明公司名称。”保定高新区管委会副调研员孙婧回忆,中关村对企业创新的重视,对保定人触动很大。“中关村带来的不仅有资源,还有观念。”
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是一盘大棋,不仅惠及北京城六区以外的新城和小城镇,更在河北、天津发挥了巨大的带动作用。疏解出京的产业并非没有含金量,只是不适合继续在首都发展。这些产业到了天津、河北,就立刻变成了“香饽饽”,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插上了加速力十足的“乘法”翅膀。
北汽黄骅生产基地甫一开工就被当作“一号项目”。当地老牌汽车改装企业昌骅公司主动对接,根据北汽车型研发生产重型卡车的改装制造;黄骅荣昌汽车部件公司投入6.9亿元,专门为北汽提供配套产品;泰模具公司高薪聘请了技术人员,为对接北汽做好准备……一个基地带活了整个城市。
北汽黄骅基地只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个缩影。今年4月,北京现代四工厂河北沧州工厂已开工建设,预计明年建成整车年产能30万台、发动机年产能20万台的大型工厂;
北京22家生物制药企业集中签约落户渤海新区生物医药园,入区项目总投资达61亿元;
中关村与河北合作建设的石家庄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产业基地初步完成产业规划,总投资46.4亿元的张北县庙滩产业园IDC项目已正式开工建设;
位于河北新乐的三元工业园项目将打造年产4万吨婴幼儿配方乳粉、25万吨液态奶的产销一体化的现代化乳品加工厂……
疏解非首都功能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更是一项全无前路可循的全新工作。“一个浮肿的巨人,必然步履艰难,很难走远。”在今年4月29日的市委常委会上,市委书记郭金龙坚定地说,京津冀发展能不能协同起来,就看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得怎么样。北京要有更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挑起这个担子。疏解非首都功能,我们没有退路!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