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 (记者王梦遥)昨日,记者从国家禁毒委了解到,我国吸毒人员呈低龄化,35岁以下吸毒人员超过半数,吸毒群体逐渐向企业事业职工、自由职业者、演艺界人士等人群扩散。
趋势
吸毒人员呈低龄化
据公安部禁毒局处长吴鑫介绍,2015年,全国累计发现登记18岁以下吸毒人员3.8万名,18岁至35岁吸毒人员188.7万名,35岁以下青少年占在册吸毒人员数量的58.4%。他说,在2015年上半年新发现的26.5万名吸毒人员中,35岁以下青少年占四分之三。
而根据今年6月发布的《2014年中国毒品形势报告》,截至当年年底,35岁以下青少年占在册吸毒人员总数的57.1%,其中全国累计发现登记18岁以下吸毒人员2.9万名、18岁到35岁吸毒人员165.9万名。
对于这一现象,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侦查学院副教授张黎表示,吸毒人员呈低龄化,一方面是因为年轻人易因为好奇、刺激、受引诱、寻求解脱等原因而对毒品滥用,此外,吸毒从某种程度上转变成了一种时髦的交际工具,这是非常危险的。
针对吸毒人员低龄化趋势,张黎建议,今后在进行毒品形势统计时还可以加入吸毒人员初次涉毒年龄、何时彻底依赖上毒品等因素,多维度地参照可以更好地制定干预手段。
扩散
向三类行业人群扩散
与此同时,吸毒群体逐渐向企业事业职工、自由职业者、演艺界人士等人群扩散。
记者梳理发现,今年演艺界曝出的吸毒人员已为数众多。11月12日,歌手尹相杰因吸毒“二进宫”,而今年更早前,已有房祖名、柯震东等吸毒被抓。演艺界人士吸毒案频发,引发公众强烈关注,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对于这种趋势,张黎表示,根据此前调查,传统上吸毒人员主要是社会闲散人员及无固定职业者、外出务工人员等,虽然包括一些高收入者,但多数人经济收入处于中低下水平。现在吸毒群体向包括演艺界在内的三类行业人员扩散,并不意味着在吸毒者中这三类人员成了重点,而是“逐渐扩散”的趋势,这表示在这些行业中,吸毒人员从过去的少数到现在不断增多,也意味着吸毒人员正在向各个阶层和行业渗透。
措施
加强立法及日常防控
如何应对这种变化?
11月18日,上海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对《上海市禁毒条例(草案)》进行了二审。《条例(草案)》明确,因吸毒行为被公安机关查处未满三年或尚未戒除毒瘾的人员作为主创人员的影视剧、文艺演出和广告等将禁入文化市场。
《条例(草案)》还对邮政、物流寄递企业禁毒管理方面提出了系列要求。而早在今年7月,广东省政府就提请审议了《广东省禁毒条例(草案)》,明确规定“物流企业运毒,最高可罚50万元”。
张黎告诉新京报记者,毒品运输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人货同行,二是人货分离,其中人货分离往往是通过快递、物流等方式进行的,速度很快同时成本极低,在过往案例中也常常发现有通过此种方式进行毒品贩卖和运输的,而进行实名制则可以在这方面减少漏洞、加大监控。
此外,要“治疗”当前毒品蔓延的态势,在“禁”的同时还要“防”。张黎举例称,美国实行吸毒普测制度,对车辆驾驶员尤其是校车司机等人员要定期进行吸毒检测。他建议,我国也应在打击的同时加强日常防控。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