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要闻 > 时事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军事 | 评论

上海开展“带案”信访督查 解决群众诉“落地”问题

来源:解放网 作者:毛锦伟

  本报记者 毛锦伟

  一个噪声扰民的问题,经多次信访投诉和转办,仍然未能彻底解决;一座违法建筑,搭建之初就被举报,但直到搭完,处置部门连搭建面积究竟多大,也说不出来……

  这些并不复杂的投诉和求助,反映至有关部门后,为何会如石沉大海般,迟迟等不到解决的结果?原因究竟是贯彻执行信访工作机制“不到位”,还是相关职能部门“请不动”?

  今年10月中旬起,市信访办在全市范围开展“带案实地督查”,为的就是弄清楚信访工作机制运作中还存在哪些问题。

  执法受阻 应寻求“合力”解决

  “‘12345’的转办单,结果都写着‘结案’,你们有没有调查过,案子真的结了吗?”在宝山区的信访督查现场,面对督查人员的质询,相关部门哑口无言。

  去年9月,市民杨先生向信访部门和“12345”反映,他居住的宝山区某镇村里,一块高压线下方的闲置地块,竟被村委会出租给了一家石料加工厂。粉碎石料带来了巨大的粉尘和噪声污染,搅得北侧不远处的杨先生一家不得安宁。很快,区信访部门回复,信访件已转至宝山区环保局处理。环保局迅速行动,和城管部门一同前往现场执法,要求该石料厂在3个月内进行整改。

  本以为扰民的噪声该歇歇了,但直至今年五六月,粉尘和噪声污染仍时有时无。其间,杨先生又给“12345”打过电话、并且去过市信访办上访。这次,市信访办明确将此案作为第一批实地督查案件。在市、区两级信访部门强力督办下,镇里出面协调,石料厂停工。10月中旬,督查组实地查看时,现场石料已基本清运结束。

  为什么多次投诉的问题,非要经过信访督办才能解决?督查中,市信访办发现,信访人几乎所有的投诉件都转至了区环保部门。尽管区环保部门多次勒令该石料厂停工,并处以5.5万元的行政处罚。

  但由于缺少强制手段,对石料厂少有触动。在这样的情况下,职能部门虽然行动比较迅速,工作程序到位了,但基层“条”和“块”之间沟通衔接还差了口气,没有形成“合力”,导致问题处理拖泥带水,群众自然不满意。

  面对督查人员,宝山区有关部门坦陈:“主动跨前一步的意识差了。接下来要抓紧建章立制,统筹协调,主动出击,解决好居民的民生诉求。”

  拆除违建 为何没有见“真招”

  在对青浦区的信访督查中,督查组选择了一例违法建筑的信访件。相比宝山区的碎石厂噪声一案,李先生的这次信访经历更为“坎坷”。在拆违的高压态势下,虽经过不懈反映,但还是未能阻拦邻居建起违法建筑。

  青浦区某镇村民李先生发现,邻居的自建房屋在建到第二层时,四周向外扩出,超过了批准的90平方米。李先生随即向镇里反映此事。作为农村建房审批主体的镇政府,随即要求被投诉人停工整改,但对方置若罔闻。随后,李先生至青浦区反映该事宜,青浦区信访办再次交办给镇里,镇里回复称“正采取有效措施,纠正其违规建房”。

  在反复的“反映”和“纠正”中,违法搭建仍在继续搭建第三层,李先生只能再次投诉到市信访办。市信访办随即交办,区信访办一方面督促协调区拆违办介入,另一方面将相关情况向分管副区长汇报。区领导批示,“不能如此了事”“要让当事人和管理者感受到压力”。但是,由于镇属地部门处置乏力,违法搭建的处理依然“原地踏步”。

  督查整个信访件的处理过程,督查组认为镇属地部门下达停工整改意见书后,后续措施落实乏力,没有及时组织力量对在建违建进行拆除。而且,属地部门在提供给信访部门的回复中,总是强调已协调拆除违建者建造的18平方米辅助房,甚至不清楚主体房屋的违建面积究竟是多大。

  青浦区有关部门表示,将明确责任妥善处理,同时对面上情况开展自查自纠,举一反三,形成长效工作机制。

  落实整改“阳光督查”成常态

  今年是上海首次开展大规模的信访督查。市信访办成立了3个督查组,督查采取“阳光督查”的方式,邀请了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以及新闻媒体参与,全面公开信访督查过程和督查结果。除了宝山区和青浦区外,黄浦区、普陀区、长宁区、闵行区都在督查之列,共涉及6个典型信访案例。督查包括现场查看、约谈信访人、听取责任单位意见、查阅资料、集体会商、当场反馈等一系列程序。参加督查的市政协常委吴玉华告诉记者,这次督查,行前有培训,过程全体验,行后有建言,收获很大。

  据市信访办主任王剑华介绍,信访督查并不意味着这些地方工作不到位,而是随着“法治信访”、“责任信访”、“阳光信访”的大力推进,对信访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督查工作、加大督查力度、邀请社会第三方参与将成为信访工作常态。

  之所以加强信访督查,市信访办表示,目的就是为了以点带面,举一反三,摸清基层职能部门在处理信访事项中的薄弱环节,以此来加强信访工作机制建设,进一步提高信访工作的有效性。针对各个区县在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市信访办都出具了书面的“反馈意见”,列出区县矛盾处置和信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根据督查要求,区县要在一周内提交报告,加速推进整改落实,确保民生诉求“落地见效”。

  从督查的个案中发现,在信访事项处理时工作程序不健全和实体办理不到位,正是群众诉求不能及时就地解决的主要原因。职能部门在面对信访投诉时,如果能勇于担当、主动对接,跨前一步、弥补“缝隙”,形成合力,那么群众的急难愁问题自然迎刃而解。市信访办表示,明年将进一步推进“阳光督查”“联合督查”和“实地督查”,不断创新督查工作方法,推动有权处理部门按照“案清事明”的标准,依法、及时、有效地处理每一件信访事项,真正把群众的诉求落实到位。

news.sohu.com false 解放网 https://newspaper.jfdaily.com/jfrb/html/2015-11/23/content_150494.htm report 2649 本报记者毛锦伟一个噪声扰民的问题,经多次信访投诉和转办,仍然未能彻底解决;一座违法建筑,搭建之初就被举报,但直到搭完,处置部门连搭建面积究竟多大,也说不出来&h
(责任编辑:UN652) 原标题:解决群众诉求没“落地”,卡在哪里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