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多究竟好不好呢?这个还真难说得清楚。
以前农村里很多家庭都很穷,一个原因就是人多,小孩一生好几个,做父母的要养活他们还真不容易。往往一件衣服老大穿不下了老二穿,老二穿不下了老三穿,依次相传,即便破旧邋遢也得忍着,没钱买新的。吃饭更是发愁的事儿,人口多了,粮食需求就大,过去偏偏没那么多粮食,只好去山上地头去找吃的。后来搞了承包制,忽然发现原先的人口劣势转化成了优势,有活干的时候,那才叫人多力量大。我们山区许多田地都没法机械化,只能通过人工耕种。家里人口多,即便是孩子,也能顶上用场。劳动力的数量优势在此时淋漓尽致地显现出来,一年下来,人多的家庭收成就多,自然生活改善的就快。像我们家人口少的就麻烦,农忙时不得不请人帮忙,人工成本就上去了,净收成自然就不如人口多的家庭。
人口的优势得看在什么场合。当劳动供给的激励不强时,自然人多就是种负担。实行公社制度的时候,不知道别的地方怎么样,至少在我所知的区域里,情况都差不多,社民的劳动积极性不能说差,但也谈不上好。反正差不多就行了。按照现在大家都已知的术语来说,就是不追求效率最大,只追求大家所认可的平均努力水平。这还真体现了中庸之道。加上一部分人出工不出力,搭便车动机严重,使得生产队的总体产出水平并不是很理想。当人口数量较多时,这种中庸的生产节奏自然难以负担。所以在当时公社里普遍存在一种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很多家庭一年干到头,年底算下来结果还倒欠生产队的。力气也没少出,为啥还入不敷出?其实道理很简单,一来公社总体产出水平没有达到最优,产出总体上不高;二来上缴公粮数量是硬杠杠。承包制后,即便上缴公粮水平不变,甚至稳中有升,但由于各个家庭都在努力追求最大产出,提高生产效率,生产队总体产出水平大幅度上升,从而人多的家庭日子就好过了。
可能这样说读者没啥感觉。一个间接的证据是,当时我们一个村一起上高中的小伙伴在高一上学期还有7个,到下学期就剩下我一个。其他6个都自动回家干农活去了。因为他们觉得干农活收益更直接。但你还不能说这就是短视。因为这是小伙伴们自我评估反复权衡的结果。可以视为一个理性决策。我坚持念书也不是自己多么爱读书,而仅仅是因为从小体弱多病,缺衣少粮,没力气干农活,自我评估在农活上的收益率太低,还不如念书。再后来发达地区的民营企业和乡镇企业崛起,小伙伴们觉得去工厂干活收益更大,于是纷纷流向江浙沪。这再一次显示出其决策的理性。人往高处走,就是一种理性。大陆制造业的崛起当然和我的小伙伴们一样的千千万万农村劳动力有关,如果我没考上学校,也同样是其中的一分子。大家打一份工,挣一份钱,努力改善生活。由于这一时期进入劳动市场的劳动力数量非常庞大,制造业借助低人工成本的优势迅速扩张,建立了一个个制造业领域中的企业奇迹。其实这和农村里改革之初承包制带来的效应是一个道理。后来的经济学家把这个效应总结为人口红利,以此来解释改革三十余年中国大陆经济的高增长现象。
不过事情总是会逐步变化的。当创造人口红利的劳动力逐渐步入中老年行列,回头猛一看,才发现接班的新劳动力数量显得那么少。新增劳动力数量的下降对宏观经济学家而言是极为震撼的,因为这可能直接导致人口红利的消失。的确,新增劳动力数量下降过快对经济的负面影响不仅仅在于劳动供给,而且还在于养老的压力。很多人都以日本为例,来说明人口红利的可怕。但我一直不太看得起宏观政策研究的这些说法,并不是因为宏观经济学本身毫无道理,而是做研究的人本身显得太教条了。说白了,就是一些做宏观研究的人习惯于闭门造车,并不深入了解社会经济的实际变化。开头我就说了,人口数量这个因素的利弊看怎么说。改革前人口数量多对家庭是一种负担,为何承包制以后就变成了收益增长的动力?其实道理很简单,激励改变了,人有事做,只要人和事是匹配的,人多就变成了优势。而人和事不匹配,人就显得多余。在任何一个单位里都如此。这是多么浅显的生活常识。
按照匹配原理,制造业的崛起也是因为中低端制造业的发展正好和当时的庞大的劳动力从农村流出相匹配。改革三十余年我们主要依赖中低端制造业,而不是高端制造业。中低端制造业发展的核心在于低人工成本,只要企业支付高于干农活的工资,农村劳动力就有动力流向企业。而当时干农活的收入又非常低。因为低人工成本让制造业企业实现了资本积累,而农村劳动力也获得了高于农活的收入,从而实现了双赢。但制造业企业要想赚更多的钱,就必须走高端路线,这就面临两个难题:一是过去的劳动力群体学历不高,很难适应高端制造业;二是就过去的劳动力群体的生产率而言,制造业企业也不愿意支付更高的报酬。这就导致了劳动市场上的两难境地,一方面,过去的劳动力群体因为宏观环境变化和自身经验提升,需要提高报酬;而另一方面制造业企业自身陷入低边际利润的困境,付不起高报酬,也不想付高报酬。因而,传统制造业和传统劳动市场群体之间就产生了不匹配。这意味着什么?即便没有新增劳动力下降的事实,人口红利也会逐步耗散!理由很简单,人和事不匹配了!
那么,假定制造业企业有动力转型,向高端发展,那么是不是会面临人口红利的困境,从而如现在一些宏观经济学家说的那样,经济前景很暗淡?我想在这里说的是,这是标准的闭门造车研究,而不是科学的研究。假如我们走到现实里,就会发现一个很明显的趋势,那就是大陆的劳动市场正在经历更新换代的过程。表面上看,新增劳动力数量远不如过去的劳动力数量,但劳动力仅仅是一个数量概念吗?宏观经济增长模型并不是这么认为的,劳动力不仅是一个数量问题,更是一个质量问题。一个常识是,新增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远高于过去的劳动力。说白了,现在的劳动力一个顶好几个。看似数量下降了,但质量的上升实际上可能反而改进了劳动供给!那么人口红利真的消失了吗?基于绝对数量概念的人口红利在我看来就是一个伪概念,因为完全忽略了人力资本。只有把人力资本纳入进来,才能够真正理解人口对经济的作用。然而,就这么一个简单的常识,一些研究者并不了解。假如我们从人力资本的视角看,而不是从绝对数量的角度看,那么假定我们在进行产业转型,同时发展新兴产业,那么这很可能就和新增劳动力匹配。这又意味着什么?当然前提是,我们的政策定位千万别忽略劳动市场更新换代这个事实。否则,如现在惊恐人口红利耗散的研究者所设想的,无非就是一个救助传统产业的目标,这岂不是非常可笑?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