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微信在网友中走红,以“朋友圈”为对象设计的各种诈骗手法也先后出现。北京110为大家总结微信常见的几大诈骗手段,希望大家可以慧眼明辨,不再上当。
1.代购商品
随着微商的不断涌现,我们的朋友圈里也出现许多卖鞋、卖化妆品、卖名牌包包的。瞬间朋友圈就变成了“菜市场”,随便逛一逛都能淘到些心仪物品。诈骗者声称价格非常优惠,以此为诱饵打折代购,网友付款后,骗子以商品被海关扣下,要加缴关税等理由,让网友加付关税,等网友付钱后,骗子消失了,钱、货也没了。
9月17日,北京市公安局110报警服务台接到了一位房山区阎村吴先生的报警,称自己在朋友圈中看到有人能在外国代购名牌包,想让其帮忙代购2个总共价值21000元的包,吴先生先付了5000元押金后,这位“朋友”便信息不回,电话关机,无法联系上。
2.“画皮”诈骗
不法分子下载你的微信头像,把昵称改成你的名字,再屏蔽朋友圈不让你看见,然后冒充你向你的朋友行骗,其他人无从分辩。
还有更直接的手法,通过盗取微信号、绑定微信的QQ号码以及手机号码等方式,获取微信用户的个人信息,再冒充微信号主人与其家人、朋友联系,并以各种理由要钱。
9月18日,家住丰台区的张先生拨打了110报警电话,称其朋友的账号被盗了,骗他给其充400元话费。以为是朋友就没多想,帮忙充完话费后,被朋友告知才知道被骗了。
3.各种诱人链接
骗子以商品为诱饵,给你返利或者便宜,再发送商品二维码或是木马红包,哄骗消费者按其指示操作获利,实则是藏有木马病毒。一旦安装,木马就会盗取银行账号、密码等个人隐私信息,随后转走钱财。
4.假冒公众账号
如今一些冒充商家的公众号制作得很“真”,用具有官方口吻的宣传语、显眼的企业LOGO来迷惑网民,让人误以为这是官方帐号。骗子打着“赠送礼品”的幌子,首先是让你提交微信号、手机号、家庭住址等完整个人信息,并且需要告知其收到的“手机验证码”才能最终获得礼品,若事主将验证码发过去,用户微信钱包的钱就会被立即转走。
5.身份伪装
不法分子伪装成高富帅或者白富美先是骗取信任,进而以借钱、商业资金紧张、手术等为由骗取钱财。
警方提示:
1.买东西尤其是贵重物品以及和保健产品时一定要到正规网站上购买。不要只顾捡便宜,实体店更有保障一些。
2. 遇到熟人冒充类的诈骗一定要先与好友电话联系,核对真假,勿急于汇款;及时为微信好友添加备注名能避免被骗,还可以仔细核对好友的微信号,因为微信号是无法改变的。
3.不要登陆来源不明的wifi,在公共场所时要主动向店家讯问无线的名称及密码,并在电脑或智能手机中安装安全防范软件以作提防,同时关闭自动连接,减少误连流氓有病毒网站的几率。
4. 对于各类公众账号要提高警惕,可与该账号官方联系求证,不要随意进行交易。
5. 微信朋友圈本应是一个私密的社交圈子,无论通过什么途径认识的朋友,都要牢记交友需谨慎。
(更多警务知识请到搜狐新闻客户端:北京110查阅)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