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海南省中北部的定安县是一个农业大县,作为省级贫困县,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一直是定安县经济发展的重头戏。然而,记者近日调查发现,这个省级贫困县自2012年以来,仅农业部门就沉积了约1.19亿元支农惠农资金,占全部支农资金的66%之多。问题到底出在哪?
大量支农惠农资金趴窝
记者日前从定安县农业局提供的一份表格上看到,自2012年至2015年10月30日,该县93个支农惠农项目1.79亿元资金,余额高达约1.19亿元,占比高达66%之多,不少项目分文未动。
例如:2014年500万元预冷库建设补贴、2014年中央财政170万元农技推广项目、黄秋葵项目资金100万元、2013年中央财政180万元农民专业合作社补贴资金、2014年中部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竹产业县级配套资金172万元……尽管有些项目资金正在使用或即将使用,然而,大量资金趴窝已是不争事实。
近年来,定安大力发展畜牧业、养殖业、林下经济,在海南中部市县农民增收三年行动计划中成绩突出,但如何更好地使用大量支农惠农资金,为农民提供更多产业扶持,依然是摆在这个省级贫困县面前的一大难题。
定安县龙河镇农民邱育彬说,他和村里人希望政府能多扶持几个项目,包装本土品牌,提升农产品价值,也希望大力扶持合作社,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然而,分析定安县近4年的支农资金使用情况发现,不仅大棚补贴、冷库建设、田洋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没用出去,麻竹、黄秋葵等很多产业补贴资金的支出也寥寥无几,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资金7笔共1037万元,仅2012年花出去120万元,90%趴窝在账户上。
多重因素致资金沉积
一些农业部门的干部告诉记者,支农惠农资金“趴窝”在海南并非个案,是多种因素造成的。
一些支农项目本身设计不科学。一位县农业局干部告诉记者,以瓜菜大棚为例,海南并不真正适合发展普通大棚设施农业,建设瓜菜大棚的初衷是解决夏秋两季高温多雨季节种菜难问题,大棚设施虽能挡住雨水,但解决不了高温。如今海口、澄迈等地大量大棚设施搁置。
基层管理财政资金项目的能力较弱。海南省农业厅在书面答复中称,省厅借鉴农业部和兄弟省份的经验,在制定项目实施总体方案时没有做过细的规定,只对项目资金的使用方向、基本原则和底线要求作出规定,这就要求市县切实提高管理财政资金项目的能力。然而,目前不少市县对这方面法律法规、管理制度学习理解不够,甚至“缺乏常识”,在方案制订、资金拨付、项目验收等方面不会作为、不敢作为,明显能力不足。
扶持对象达不到资金使用要求。一些基层干部说,以农民专业合作社补贴资金为例,不少合作社实际是个人或家庭经营,按照财政资金项目要求,合作社要得到财政扶持必须要规范运营,要有明细的财会账目,由于达标合作社少之又少,大量扶持资金便用不下去。
此外,随着财政资金管理日益严格,一些干部也出现“为了不出事,宁可不干事”的思想,遇到矛盾、困难就躲、拖,不愿开动脑筋解决问题。
支农资金到底该怎么用
支农资金到底该怎么管如何用,基层有识之士指出,这有待制度创新和手段跟进。
首先,项目下达应科学试验和评估,充分听取地方意见。一些农民和农业干部指出,每个地方的土壤、气候不同,种植习惯也不同,是否适合推广某一项目需要科学试验和评估,否则不但不能助农增收,还可能造成资源浪费或滞销伤农的情况。
其次,鼓励基层创新支农惠农资金使用方式。基层干部建议,可在进一步加强资金使用培训的同时,鼓励基层创新操作方式,例如针对种苗补贴基准价难确定的问题,可将价格确定工作交由专业的物价部门负责,或由财政、纪检、物价等多部门参与实施,提高资金使用的科学性。
海南澄迈果菜运销协会秘书长许泉则表示,帮扶方式不能僵化,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不一定是给现金,不少合作社恰恰急需政府提供可靠的技术培训和管理培训,帮助他们逐渐更加规范。
再次,整合支农资金和使用环节,赋予基层更多自主权。记者采访发现,市县大农口、小农口各单位往往各管一块,每个部门都有支农资金,互相很难协调配合,支农资金难以发挥最大效应。而最了解基层情况的乡镇只有落实各部门项目的任务,却没有资金调配的权力,建议以市县为资金使用整合单位,实现“一个漏斗向下”,避免政出多门,同时赋予乡镇更大自主权。(半月谈记者 赵叶苹)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