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清清 王尔德 北京报道
如果说,2015年是中国能源市场化改革破题之年,那么,2016年将成为攻坚之年。电力改革和油气改革是两大核心。
12月29日,全国能源工作会议落下帷幕。国家能源局局长努尔·白克力在会上指出,要落实电力体制改革指导意见,尽快出台和实施油气体制改革方案,把电网、油气管网打造成公平服务于上下游产业、优化资源配置的公共平台。
回望2015年,体制革命成为能源结构变革的重点,其中以电力体制改革尤甚。电改9号文及配套文件悉数下发,将在中长期内重构国内电力生产链。
对此,国家能源局提出,“十三五”期间将全面实施电力体制改革方案,贯彻电改9号文件精神,统筹推进配售电业务放开、电力市场建设、电力交易机构组建、推动输配电价改革,有序放开发用电量计划,建设有效竞争的电力市场体系。完善煤电、气电价格联动机制,落实已出台的降低电价方案。
“实际上,地方政府可以转变思路,将电力改革视为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中国社科院能源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冯永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直言,“可持续的发展机制远胜于单纯的保增长。”
21世纪经济报道还获悉,国家能源在“十三五”期间推进能源立法体系建设。推进《能源法》和《电力法》的立法和修法工作,力争明年完成。研究起草《能源监管条例》、《国家石油储备管理条例》,抓紧上报国务院,继续做好《海洋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条例》、《核电管理条例》立法审查和修改工作,推动条例尽快出台。出台《可再生能源全额保障性收购管理办法》,建立适应新能源消纳的电力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电改有待落地
在回顾2015年能源工作时,努尔·白克力指出,今年我国全年能源供应总体平稳,能源供需较为宽松。电力方面,预计全年电力装机达到14.7亿千瓦,同比增长7.5%;全社会用电5.55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5%,成为自1974年以来我国全年全社会用电量的最低水平。
电力消费与供给之间严重不平衡的背景下,通过电力体制改革创造新的生产力、化解过剩电力、调整电力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成为业内翘首以待之事。
事实上,此前发布的电改配套文件被认为力度“超预期”。多位电力改革研究人士向记者表示,电力体制改革就是建立电力市场,还原电力的商品属性。通过聚焦输配电价改革、电力市场建设、组建相对独立的交易机构、推进售电侧改革等,一定程度上将有助于电力市场化的实现。一旦电力成为真正的商品,在目前电力供大于求的背景下,电价下调将成为改革的直接体现。
然而,尽管电改配套文件发布之际引发热议,但在发布月余之后,除去售电侧市场方面,有部分电力企业继续成立售电公司,在电力市场建设、交易机构组建和规范运行、发用电放开、输配电价改革、规范燃煤自备电厂监督管理方面,还尚未有明确音讯。
“目前我国6个电改配套文件已经发布了,但还需要落地。”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王仲颖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
地方电改动力不足
2015年,国内改革发展任务繁重。日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提出2016年我国经济工作的五大任务为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在降成本方面,下调国家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减轻企业负担,促进结构优化成为一项重要举措。国家发改委价格司有关负责人就此表示,这次将一般工商业销售电价每千瓦时降低3分钱,预计将为相关用电企业减负200多亿元。
“电力体制改革涉及的问题复杂,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冯永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直言。在电力供应宽松、偏于过剩的情况下推动市场化改革,本身便会引导价格下调。然而目前,全国范围的电价下调政策得以推出,地方政府进行电力改革的动力便可能不足。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目前报批的全国电力改革试点区域仅云南、贵州两地。山西省已提交电改方案,有待审核。与此前电改配套文件公布后引发的狂热气氛相比,如今电改试点区域的报批,确显得有些冷清。
“9号文和电改配套文件出台后,在落实方面,地方政府需要承受更大的压力,但地方政府目前的精力都放在保增长上。”冯永晟直言。电力改革情况复杂,涉及到中央与地方、地方利益集团之间等方方面面的关系,所以短期地方政府或许更愿意采取简单方式,在原有体系下实现电价下调。
但冯永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强调,电力改革才是未来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事实上,通过市场化将电价理顺,市场需求自然会提速。
“电力改革可以实现三重红利。第一是国有电力企业改革的红利,可以提高国企效益;第二是市场竞争的红利,可提升整个电力市场运行效率;第三是绿色红利,可以契合国家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目标,吸引新能源开发商和用户的介入。”冯永晟指出,“这是电力改革希望达到的目标。而2016年的电改攻坚,任重道远。”(编辑 谭翊飞)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