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调 > 民调资讯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军事 | 评论

沟通不足!不足两成初中生愿和父母分享心事

来源:澎湃新闻

  超过三成初中生认为父母关系不太融洽

  愿和父母分享心事的 不足两成

  中年“危机”下的家庭教育真实状态如何?近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发布的《初中生家庭教育现状调查》敲响了警钟!

  父母呈现的工作状态直接影响子女

  中国教科院相关课题组在北京、山东、广东、江西等六省一市进行了初中生家庭教育现状调查,共发放28000套问卷,回收率为81.70%。

  调查发现,步入中年后,多数家长都会面临来自生理、工作、婚姻、子女和社会支持等方面的困境,家庭教育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这些“危机”的干扰,并最终影响其家庭教育的开展。

  在对家长“工作与家庭生活是否存在冲突”的调查中,仅有25.21%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工作和家庭“没什么矛盾”。换言之,接近八成的家长不同程度地存在工作与家庭生活的冲突。从职业分布来看,服务业人员和个体职业者所面临的这一困惑尤为突出,均超过23%。

  从家庭教育角度来看,子女所感受到的父母工作状态,对于子女的影响更为直接。65.86%的学生认为家长工作状态一般;2.88%认为家长工作状态不太好;子女对家长工作状态评价积极,认为父母工作状态很好的仅为31.25%。不难看出,在子女眼中,多数父母的工作处于一种非积极状态。

  子女对父母工作状态的评价越积极,对父母家庭教育的整体评价也越积极。以父亲为例,当子女认为父亲工作状态很好时,接近八成的子女觉得父亲“非常合格”;反之,当子女认为父亲工作状态“不太好”时,认为父亲家庭教育“很不合格”的比例为26.26%,母亲的情况也是如此。可见,父母呈现在子女面前的工作状态,不仅能让子女获取能量,对于其自身形象塑造也十分重要。

  夫妻共同教育子女的家庭不到一半

  调查显示,有超过三成的学生认为父母关系“不太融洽”甚至“很糟糕”,而仅有7.54%的学生认为父母关系很亲密。尽管这种主观判断有失客观性,但子女的直观感受更能直接反映父母关系状况及其对家庭氛围的影响。

  对夫妻双方凝聚力的考察,主要通过家庭教育协作来反映。调查显示,夫妻共同教育子女的仅为43.02%。由母亲主要承担教子责任的则高达40.70%。可见,在初中生家庭中,接近一半的夫妻,家庭教育协作情况不容乐观,缺乏应有的凝聚力。

  从学生角度来看,父母教育行为是否一致能客观反映夫妻双方的一致性。当问及学生“父母在教育你时,通常会怎么样”时,认为父母总能意见一致的仅为52.39%,接近一半的家长在教子问题上存在不一致的情况,其中,“总各执己见”的高达27.49%。

  14.53%的家庭很少聊天

  从亲子沟通的时间来看,“与家人聊天”是家长除看电视以外选择最多的娱乐方式,占40.77%。与此同时,在问学生“你和父母沟通中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时,选择“父母没时间”和“我没时间”的比例仅分别为6.23%、2.60%,可见,亲子沟通具备一定的时间保证。

  通常,亲子沟通的内容可以包含三类,即事务型沟通、消遣型沟通和情感型沟通。对初中生而言,情感型沟通至关重要,是化解家长心理“危机”和初中生青春期焦虑的关键。但从沟通内容来看,呈现出沟通单一、泛化的问题。初中生家长与子女的话题多集中在“学习”和“学校”两方面,二者合计接近五成,这类沟通多为事务型沟通,且沟通方式也多为单一的“家长询问,子女回答”的模式。而沟通话题相对开放,“什么都聊”的家庭为36.33%,很少聊天的家庭为14.53%。

  另外,情感型沟通在初中生亲子间也远远不足,当初中生有心事时,愿意和家长分享的比例仅为17.87%,远远低于愿意与朋友同学分享心事的比例(55.54%);同样,父母心情不好时,向子女倾诉的比例也仅为4.10%。

  课题组负责人、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科技研发中心主任张敬培分析认为,当前,中年家长与初中生子女在亲子关系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有效、深入的沟通不足。正因如此,在对亲子关系的调查中发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学习、交友、生活习惯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矛盾。

  据澎湃新闻

news.sohu.com true 澎湃新闻 https://news.sohu.com/20160102/n433270269.shtml report 1894 超过三成初中生认为父母关系不太融洽愿和父母分享心事的不足两成中年“危机”下的家庭教育真实状态如何?近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发布的《初中生家庭教育现状调查》敲响了
(责任编辑:徐志文 UN643)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