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大家愿不愿接受,“黑色星期一”依然在真实地上演。
1月11日,星期一,A股市场没能延续上周五的反弹走势,又一次向下展开深度调整。
沪深股指早盘跳空低开后,虽然一度试图向上反弹,但无奈跟风买盘屈指可数,表现出明显的反弹乏力走势。眼看市场反弹无果,市场各方参与者最终选择了离场观望,而这进一步加大了市场的调整压力,最终上证指数、深成指和创业板指数在收盘时的跌幅均超过5%,上证指数的3000点整数大关面临严峻考验。盘面上,题材股重挫,板块集体沦陷,两市逾2446股飘绿。
到全天收盘时止,上证指数收于3016.70点,跌幅为5.33%,再现千股跌停;深成指收于10212.46点,跌幅为6.21%;创业板指数收于2106.36点,跌幅为6.34%。
熔断机制如果没暂停将怎样?
“虽然预料到了今天会下跌,但没想到跌幅这么大。假如熔断机制没有取消,那市场即有可能在14时30分之后就触发熔断,且极有可能因全天触发两次熔断而暂停交易。”国都证券投资顾问孙祥臣告诉新文化记者。
周一上午,沪深300指数虽然出现了下跌,但整体表现还算平稳,即便在11时之后一度小幅跳水,跌幅仍然控制在2%以下。午后开盘,由于市场人气涣散,投资者无心恋战,导致市场继续出现调整。14时15分之后,大盘加速下行,至14时30分,沪深300指数的跌幅已经达到3%。
“根据1月4日和7日的经验,当沪深300指数的跌幅达到3%,就会引发市场更大的抛售,并且沪深300指数的跌幅很快就会达到5%,触发第一次熔断。”孙祥臣说,一旦沪深300指数触发了第一次熔断,在临时停盘15分钟之后,受到“磁吸效应”的影响,市场将会在短短几分钟内触发第二次熔断,并导致全天暂停交易。
如果熔断机制没有被暂停,那将会看到这样的情景:在新年的前6个交易日当中,股指将有三个交易日是因为触发熔断机制而暂停交易的。那样一来,大家更会将矛头指向熔断机制。不过,在熔断机制被暂停的背景下,市场在周一仍然出现了大幅下跌,这在某种程度上也证实了熔断机制并非是市场下跌的最直接因素。
市场又遭遇了哪些利空?
在谈及“黑色星期一”出现的原因时,东北证券投资顾问迟伟欣分析说,第一,外围股市在近期呈现出持续下跌的走势,这对于A股市场形成了较大负面心理影响;第二,已经公布的宏观经济数据依然难以令人乐观,虽然这令年内降准和降息的预期有所增强,但也加大了投资者对今年宏观经济的担忧;第三,在经历了上周的大幅下跌之后,市场短期内已经形成了向下的运行趋势,增加了市场的调整压力;第四,市场中热点涣散,缺乏足够的赚钱效应,这令投资者进一步看淡后市。
孙祥臣说,现阶段的A股市场已经处于比较弱势状态,对于负面因素往往放大处理,对于利多因素则会淡化处理。在市场和投资者的预期没有发生改变之前,这样的状态很难得到真正改观。
“周一黑”会不会“一周黑”
由于本周第一个交易日就“黑色”,很多投资者对本周市场走势产生了比较悲观的看法,真的是“周一黑、一周黑”吗?昨日,新文化记者对2015年6月1日以来历次跌幅超过3%的“黑色星期一”进行了梳理,结果发现:上证指数在当周的表现的确与“黑色星期一”有着微妙的关系。
但唯一的例外发生在2015年10月19日,当天上证指数跌幅为4.65%,但当周却出现了0.62%的涨幅。
“周一的市场走势往往会对投资者起到一种心理暗示作用,特别是在周一的市场出现较大波动时,通常会影响到各方对于短线行情的判断。”孙祥臣告诉新文化记者。
本周或是探底过程
对于具体的市场走势,国泰君安投资顾问孙颖表示,A股已成惊弓之鸟,市场的信心已经产生了显著的动摇。货币政策有空间可为,但近阶段央行行为却慎之又慎,投资者对其不要抱有太强的预期。
“熔断制度的缺陷只是放大了市场波动的幅度,但却不是市场波动的根源。当市场慢慢体会到这一点,可能会对行情产生更强烈的、情绪上的失望。”孙颖说,而在这段时间内,这种情绪可能会笼罩在A股走势之上。本周的市场在震荡之中,有一个寻底或确认底部的过程。
华融证券投资顾问李泽文表示,当前市场的下跌趋势已经被确立,即使证监会暂停了熔断机制并推出了规范大股东减持的新规也影响有限,市场的主要矛盾已经从多重利空因素的压制转变为更加直接和严峻的流动性危机。稍有不慎,逼近平仓线的杠杆型资金和面临赎回、止损压力的公募、私募基金产品将引发又一轮踩踏。
大盘股指想要在后市有所企稳还依赖于有关部门能联合发声、“真金白银”地大力救市,并积极出台相关政策的“组合拳”。
释疑
减持新规为何反遭质疑?
2015年7月8日,证监会发布18号文,在当时救市或起到了一定维稳作用,但专家普遍认为,该政策实质上为下一次系统性风险埋下了隐患,一旦限售解禁,大量减持股票会短时间内蜂拥而出,造成市场大跌。
半年之后,市场人士的担忧得到了验证。早在2015年12月底开始,市场就因限售即将解禁而出现调整,进入新年,跌幅更是进一步加大。为了缓解市场压力,1月9日,沪深证券交易所发布关于落实《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相关事项的通知。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表示,去年年底市场看空、恐慌情绪明显加剧,股市已经出现下跌走势时,却未见出台相关政策;2016年1月初,由于熔断机制正式实施,四个交易日连续出现两次大跌引发熔断休市,证监会才缓缓推出该政策,其怠慢态度,不得不被广大投资者质疑。
“该政策在3天内便酝酿出台,此前从未在公开场合征求过市场专业人士意见,是否又是行政机关‘闭门造车’、‘不得不为’的应急举措?”宋清辉表示。
一位业内人士也对新文化记者表示,2015年6月,证监会在没有充分了解场外配资市场规模、未做任何预案的情况下,仓促出台清理场外配资的“一刀切”政策,虽然场外配资规模远小于场内“两融”规模,但由于政策不透明造成市场过度解读,引发投资者极度恐慌,成为诱发“股灾”的重要原因之一。2016年1月,在A股市场已经存在“T+1”和“涨跌停板”制度的环境下,证监会盲目推出熔断机制,造成4个交易日中的2个因大跌而休市。“两次股市大幅波动都有证监会制定不合理政策的因素,但证监会却未从重大过失中认真反思和吸取教训,也没有倾听市场真实声音和需求。”这位人士表示,《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的制定,并不符合市场客观规律,通过行政化手段过度干预市场,是对市场的破坏,将延缓市场回归正常。
肖钢辞职被证伪引大跌?
1月7日晚些时候,市场中就开始流传一则消息:“传证监会主席肖钢今日辞职,目前已不主持工作,周末宣布。”但随后,证监会以一则公告变相地辟了谣:“十三五时期,证监会将充分调动市场力量,多渠道、多方式支持精准扶贫。近日,证监会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进行了调整强化,由肖钢主席担任组长,直接抓扶贫开发工作。”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市场分析人士表示:“这显然是证监会观察到市场传言,才会在这个时间节点发布此消息。”
在消息被证伪、特别是A股市场在1月11日出现大幅下跌之后,更是有人将市场下跌的原因归结为肖钢辞职的预期落空。“很多市场参与者在上周末倾向于认为,从2015年夏天股灾爆发以来,证监会出台做出的一系列举措不是加剧了市场的震荡就是延误了最佳的救市时机,显然有失职之嫌,理当有人出来担责。”前述市场分析人士表示,目前A股市场之所以表现疲弱,呈现出牛短熊长的走势,很大程度是因为行政干预过多,市场化进展缓慢,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仅凭更换证监会主席也达不到解决市场顽疾的目的。
新文化记者 孙宪超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