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受诟病的香港高房价近期终于有松动趋势,特首梁振英正抓紧给市民“打气”。在昨天的2016年施政报告中,梁振英强调,政府没有责任保证楼价只升不跌,楼价也不应靠人为的短缺维持高企。梁振英表示未来数年将继续大幅扩大房屋供应,不能半途而废。
在过去12年中,香港房价上涨了4倍,但从去年第三季度起,住宅价格与成交量双双下跌,外界预测今年香港房价还将下降10%。
新增房屋供应将创新高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梁振英于1月13日发表任内第四份施政报告,提出未来数年香港政府计划大幅增加房屋和土地供应,从而达到抑制房价的作用。
未来5年,由香港房屋委员会及香港房屋协会兴建的公营房屋单位预计约为9.71万个,当中公屋单位约为7.67万个,资助出售单位约为2.04万个。房委会和房协今年计划预售共约3700个单位,2017年预售合共约2600个单位。同时,私营房屋方面,预计未来三四年一手住宅市场的供应量约为8.7万个单位,这是自2004年9月起政府按季度公布供应数字以来的新高。
施政报告指出,政府在2015-16年度制定的卖地计划已售或将出售合共16幅住宅用地,加上其他私人房屋土地,预计大约可兴建.03万个单位,超出原先1.9万个单位的供应目标,是自2010年以来的第二高。
新华社报道称,梁振英在施政报告中表示,政府有责任供应土地和公营房屋,满足市民的住屋需要,没有责任保证楼价只升不跌,楼价也不应靠人为的短缺维持高企。我们对解决房屋问题必须继续坚持,不能半途而废。
梁振英表示,住屋仍然是香港最大的民生问题。楼价高、租金贵、居住面积狭窄、劏房蔓延、轮候公屋的申请个案创新高,这些事实充分说明我们必须有坚定和坚持解决房屋问题的决心。
楼价持续“回软” 预测还会再降
据《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香港差饷物业估价署最新数据显示,香港私人住宅楼价指数在连续两个月下跌后,去年11月落于293.4的低位,按月下跌3%,创去年3月以来新低。
美联物业首席分析师刘嘉辉指出,11月楼价按月下跌3%,是2008年11月单月下跌8%后的最大单月跌幅。暂时来说,股市调整等影响楼价向下的负面因素仍然存在,预计2016年香港楼价有机会进一步调整,而调整幅度大约为10%。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香港从去年第三季度起楼市气氛转淡,住宅价格与成交量双双下跌,二手房交易量更是连续多月在低位徘徊。香港城市大学建筑科技学部高级讲师潘永祥认为,相对股票而言,房屋始终是一项风险较低的投资,因此即使现在楼价明显下跌,仍有不少港人会将资金投放楼市。
据他推测,今年楼价或下调10%至20%。而楼市不明朗因素太多,比如美国加息造成的游资流走等,所以预计住宅市场在未来几个月内,仍会维持“一手旺、二手淡”的局面。
外界对此显然没那么乐观,一时间“泡沫化”、“唱衰说”的论调纷起。瑞士银行就曾预测,香港楼价将在2016年下跌10%至15%,到2017年底更有可能累计下跌30%。
面对有关香港楼市的诸多猜测,李嘉诚称,今年香港经济转差,目前香港的进出口行业、零售业、酒店收入均走弱。而房价取决于愿意买房者的数量和建房数量,要做出平衡。有需求,楼市自然上升;经济转差,需求减少,楼价自然会降低,“这很平常”。
楼市调控显成效 市民信心仍不足
香港楼市开始“降价调整”为时不久,人们更熟悉的是此前新闻报道中的“涨涨涨”。据《南华早报》报道,香港楼市经历12年牛市,2003年至今房价上涨超过3.6倍。
为冷却楼市,2012年起,香港特区政府出台新政,除强化额外印花税外,另推出“买家印花税”增加置业成本,以遏制炒房之风。相应举措未有效牵制房价,特区政府转而主攻土地供应,以缓解房屋需求。
香港地政总署披露,2015年新申请预售商品房项目共有16392个住宅单位,按年大增超过四成,更逼近2012年的历史高位。业界估计,随着新供应趋增,新申请预售商品房数量今年有望创12年新高。
去年10月底,香港特首梁振英称,香港一二手楼价已经回落,特区政府此前抑制房屋价格的措施正在显效。梁振英说,近几年本届政府增加土地供应的努力,开始形成较大量的新住宅供应。市场数据显示,一手和二手住宅的价格开始回落,未来政府将继续大力开辟和供应土地,并推动大型基建。
房价长期居高不下,曾令不少港民“望房兴叹”,如今价格终于应声而落,要不要安家置业?据近日公布的两岸四地消费者信心指数调查,香港市民购买房屋信心在各项统计指标中垫底,在四地中同样排在末位。
该项调查结果显示,去年第四季度港民购房信心虽较上一季度上升两成,但仍属于“信心不足”的水平。学者认为,虽然楼价呈现跌势,相应指数回升,但仍反映港人最缺乏买房信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