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要闻 > 海外博览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军事 | 评论

美洲寨卡病毒蔓延:或致“新生儿小头畸形”增多

来源:澎湃
原标题:美洲寨卡病毒蔓延:或致“新生儿小头畸形”增多,欧洲现病例
世卫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与助理总干事艾尔沃德
世卫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与助理总干事艾尔沃德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官网上披露,2015年5月,巴西出现了第一个寨卡(Zika)病毒病例后,迅速蔓延至美洲地区的22个国家和地区。

  WHO于1月28日在其官网发布声明,宣布成立“国际卫生条例应急委员会”,对寨卡病毒及“神经系统疾病与新生儿畸形”病例的突然增加,展开调查。该委员会将于2月1日于日内瓦召开会议,商讨寨卡病毒是否构成“国际公共卫生紧急状况”。

  寨卡病毒此前在美洲极为罕见。

在以巴西为首的部分美洲国家,寨卡病毒与婴儿“小头畸形症”病例快速增长关系密切。在这种病症中,免疫系统攻击神经系统,有时造成瘫痪。目前,医学界对此种病症知之甚少。

  据路透社报道,截至27日,欧洲国家丹麦、德国、英国和瑞典已出现感染病例。

  巴西向病毒传播者“埃及蚊”宣战

  据《纽约时报》报道,寨卡病毒目前已蔓延至美洲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表示,她对“病毒的迅速传播表示严重关切”,鉴于传播该种病毒的蚊虫极其普遍,以及发展出免疫力的人口极其稀少,该病毒可能在国际上进一步传播。

  “对于此种病毒,我们的关注度很高,而不确定性也很大。”陈冯富珍表示,“有大量的问题尚未得到解答。我们要尽快找出答案。”

  泛美卫生组织官员塞尔维安·阿尔迪吉利(Sylvain Aldighieri)表示,在未来12个月内,感染寨卡病毒的人数可能会达到300万至400万。

  “事实上,实际情况可能还会糟得多。”阿尔迪吉利表示,“这些只是预估,只是数学计算。”

  27日,巴西卫生部称,自10月份以来,该国的“新生儿小头畸形症”案例已增至4180例,相比上周增长7%。在寨卡病毒爆发前,巴西每年记录到的小头畸形症仅有150例。

  研究人员指出,这一现象值得警觉,因为寨卡病毒最近刚传播到巴西,而与此同时,“新生儿小头畸形症”案例突然急剧增长,两者之间似乎存在某种联系。不过,巴西卫生部表示,其已对700多个案例进行检查,发现其中只有6名婴儿感染了寨卡病毒。

  感染病学专家指出,巴西的测试方法已经过时,因此漏过了很多寨卡病例。此外,在有些病例中,婴儿的母亲感染有寨卡病毒,导致婴儿罹患小头症,而婴儿体内并未发现此种病毒。

  英国《卫报》报道称,作为最先出现疫情的国家之一,巴西已向“寨卡”病毒“宣战”。由于目前该病毒还没有有效疫苗和治疗方式,控制、减少病毒的传播途径成为巴西的首要任务。巴西总统罗塞夫在官方推特上说:“我们向寨卡病毒的传播者——埃及伊蚊宣战……消灭蚊虫数量、控制蚊虫滋生。”

  美国发布“二级黄色旅行预警”
自10月份以来,巴西的“新生儿小头畸形症”案例已增至4180例
自10月份以来,巴西的“新生儿小头畸形症”案例已增至4180例

  寨卡病毒爆发后,巴西派遣了20万名军人挨家挨户宣传灭蚊知识。而在今年即将举办奥运会的地区,工人喷洒化学制剂,消灭蚊虫及虫卵。

  萨尔瓦多、哥伦比亚和牙买加官员建议妇女推迟怀孕。不过,这一建议遭到女权组织批评。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建议孕妇避免前往受到病毒影响的加勒比海及拉丁美洲14国,包括波多黎各、马提尼克、海地、萨尔瓦多、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巴拿马、巴西、哥伦比亚、法属圭亚那、巴拉圭、苏里南、委内瑞拉和墨西哥。

  WHO表示,他们正在帮助报告寨卡病毒、“小头畸形症”和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的国家升级、加强监控体系。此外,在可能受到病毒波及的国家,也加强了监控措施。在未来几周内,WHO将派遣专家宣传关于该病毒及其潜在影响的科学知识。

  WHO表示,其重点任务是开发疫苗和新的工具,来控制蚊虫繁殖,并改进诊断测试方法。据悉,CDC已针对受到影响的国家发布“二级黄色旅行预警”。
根据CDC发布的图片资料,报告寨卡病毒案例的国家绝大多数位于美洲。紫色区域代表受到寨卡病毒影响的国家。
根据CDC发布的图片资料,报告寨卡病毒案例的国家绝大多数位于美洲。紫色区域代表受到寨卡病毒影响的国家。

  远不能与埃博拉相提并论

  针对美洲的寨卡病毒爆发局势,WHO在邮件中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表示,寨卡病毒目前的形势较为平缓,其严重程度远不能与2014年的埃博拉病毒事件相提并论。此外,WHO目前不建议各国政府发布旅行限制令。WHO总干事陈冯富珍将于2月1日召开针对寨卡病毒的国际卫生条例紧急委员会会议,研究相关建议。

  此外,还有一些国家也认为“寨卡”病毒的危害性和埃博拉不可同日而语,但学界则认为“病毒总会带来各种意外”。

  寨卡病毒最早于1947年出现在乌干达,在非洲和亚洲较为常见,直到2015年5月才扩散到西半球,首宗病例发生在巴西。

  根据CDC资料显示,寨卡病毒的症状与登革热和齐昆古尼亚(chikungunya)热相似,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尤其是埃及伊蚊(Aedes aegypti)。在感染寨卡病毒的每5个人当中,有1个人会出现疾病症状,主要症状包括发烧、皮疹、关节疼痛和结膜炎。疾病症状一般较为温和,持续数天至1周。住院治疗的情况并不普遍,死亡案例较为罕见。

  目前,还没有针对寨卡病毒的疫苗或药物。CDC提议的治疗方式包括:充分休息、大量饮水、服用退烧止痛药物,并避免蚊虫叮咬,以免再次传染他人。

  不过,WHO官员表示,更为有效的诊断测试已经在研制中,而相关治疗方法和疫苗也在开发中,不过仍需数月才能问世。关键仍在于控制、消灭蚊虫。

news.sohu.com false 澎湃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426834 report 3415 世卫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与助理总干事艾尔沃德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官网上披露,2015年5月,巴西出现了第一个寨卡(Zika)病毒病例后,迅速蔓延至美洲地区的
(责任编辑:窦远行 UN833)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