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家人的关怀、回家的幸福、满满的思念……
里面装着这些
南京晨报2月4日讯 还有三天就到猴年春节了,在外忙碌了一年的人们,是时候回家过年了。昨日晨报记者来到火车站、汽车站,走到了返乡的人群中,记录他们的心情,打开他们的行囊,看看里面装了什么年货回老家。虽然东西不多,可装满了对家人的爱。
省吃俭用,给孙女买了生日礼物
1
昨天下午在南京长途汽车站的广场上,河南商丘的农民工顾春秋跟几位工友,坐在太阳底下眉头紧锁,身边堆放着几个包袱,里面塞的是被褥跟衣服。顾春秋今年65岁了,在句容一家建筑工地拖板车,每天的工资是85元,一年干到底除了预支的生活费,应该能够拿到2万元,可如今老板只给了他们每人600元钱。“过年了,家里事情比较多,我们先回老家,有老乡继续在工地上等钱。”提到回家过年,老顾紧锁的眉头才稍微舒展开来。
因为都没有拿到工钱,大家也就没有准备什么年货,基本上都是带了一包被褥和衣服回家。老顾有自己的想法,因为孙女过年就满10岁了,老家的规矩要在过年的时候摆生日酒,做爷爷的怎么能不准备礼物?而且这个孙女跟自己又特别亲,回到家肯定会围着自己要礼物的。说到自己的孙女,老顾心情顿时好了起来,时不时还发出了笑声。虽然拿到手的600元钱买了车票后剩不了多少,他省吃俭用到商场里买了一个小金锁,“还是希望孙女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老顾说。孙女的礼物搞定了,钱也就花得差不多了,家里其他人,特别是老伴都无法准备礼物了,老顾这时又为被拖欠的工资发起愁来,还不知道最后能不能拿得到。说起老伴,老顾不免心存感激,他不在家的日子里,都是她一个人忙前忙后地辛苦着,而且还要照看孙女,真是不容易。“我们四十年的夫妻了,不需要什么礼物,真买礼物回去了,肯定会说我乱花钱的。”老顾说着说着,质朴的脸上绽开了笑容。
东北小伙 去年刚来南京
带回盐水鸭,分享南京味道
2
“一会就要上车了,明年见了!”昨天下午在铁路南京站候车大厅,东北小伙陈磊头低着,正给家人发着短信报平安。在他的脚边上,放着盒装老年人吃的奶粉,随身携带的箱子里还有盐水鸭。这新年礼物带得还挺多,上车的时候估计两只手也就勉勉强强够拎这些东西。看到身边不停走过的其他旅客,二十多岁的小陈还挺细心,生怕别人踩到他带回家的礼物,很快就把东西往自己的腿边又靠了靠。“这会人比较多,不小心把礼物踩脏踩坏就不好了!”
小陈介绍,他是辽宁葫芦岛人,去年才来到江苏,后来又去了南京江宁的一家电子原件企业做了流水工,虽说工作比较辛苦,但这一年里小陈交了不少天南海北的朋友,也是蛮开心的。“要说一个人在外面打工,最难的是什么?就是见不到父母亲人的面,只是时常在梦里能见到他们!”小陈笑称。
在小陈的行李中,记者发现了老年人奶粉等营养品。据他介绍,随身携带的箱子里还放了两只南京特产盐水鸭,要说送给父母、亲戚的礼物还真是不少。“父母岁数都不小了,买点老年人奶粉过年给他们补一补钙,略补这一年来不能陪伴在他们身边的遗憾!”
“这次我还特地带了两只盐水鸭,都说南京的鸭子最有名,所以回家前我就去了趟超市,选了两只比较大的真空盐水鸭,带回去给父母、亲戚朋友一道品尝,让他们也尝尝南京味道!”
中学教师 来宁一干八九年
给父母买手机,给老婆直接发红包
3
“这个星期五终于可以回家了!”杨老师在南京一所民办中学教书,今年恰好带高三年级班主任。学校里杨老师是个出了名的好老师,从他手上考上本科的毕业生一大把,可是他却不是一个称职的老公和爸爸。杨老师原来在苏北一所中学教语文,在当地也是小有名气,几乎每年的当地状元都出自杨老师担任班主任的班级,后来他应聘到南京一所热门的民办中学,一干就是八九年,也和妻子、孩子过了八九年的两地生活。“刚到南京的时候,孩子刚刚出生,我几乎每个双休日都去长途汽车站坐车回老家看孩子,那班车的司机全都认识我,后来孩子渐渐大了,我们就换成上网聊QQ,通过视频看看儿子,他经常伸着小手朝电脑上抓,想把爸爸揪出来。”杨老师也想过在南京买房子,一家人在一起,但是后来又打消了念头。“南京房子比较贵,我们还是负担不起,而且我爱人老家的工作比较稳定,如果到南京来比较可惜,两边老人都在老家,也要她照顾。”
虽然放寒假了,但是因为杨老师带的是毕业班,给孩子个别辅导的任务比较重,一直要到这个星期五才能结束。在南京八九年,杨老师每年过年回家都要背着丰富的行囊,这些年,他的年货目录也不断变化。“刚开始回家,孩子还小,基本上就是给他买玩具,记得曾经买过十多个陀螺,后来他长大了,放假也会到南京来玩,我陪他逛书店买书,基本上送他的礼物就是以书为主了。”杨老师给两边老人的礼物也发生着变化。“前两年会给老爷子带酒回去,现在老人年纪大了,就不买了,今年准备给他们买新手机。”前两年杨老师会给妻子买化妆品、衣服,现在直接发微信红包。“省得我买的她瞧不上,让她自己去挑,我埋单。”
公司经理 努力成功创业
带了不少文具,送给山里孩子
4
“我今年的年货主要还是带上和善园包子回家乡,盐水鸭、小吃糕点也带了些。还有给父母、长辈买的新衣服。”南京和善园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伯敏向记者展示了自己的行囊。
来自甘肃陇西的28岁小伙刘伯敏在南京卖包子营业额过亿赚千万的故事,南京很多市民都听说过,甚至被中央电视台都报道过。4年前,这个从贫瘠山村里走出来的农村娃,靠着改变命运的决心,组建团队注册公司在南京卖起包子。从南京到陇西县全程约1600公里,由于回家乡要带的东西多,他准备自驾回家。
记者翻了翻他的行李,发现里面还有几十份巧克力、作业本等文具,不禁奇怪,“我父亲是代课老师,每个月薪水200元。我考上南京的大学学费5000多元,3000元是自己打工攒的,其余2000元都是乡亲们10元20元凑出来的。”他回忆说,“这些文具、巧克力都是带给山里娃娃的,有一部分已经寄回去了,这是准备给大年初一拜年的孩子奖励的。”他觉得,大山里的孩子要走出来非常不容易,自己不仅要把外面精彩的世界带回去,也要帮助山里娃娃走出来,这些年货小礼物只是自己所做的一小部分。就在过年前,他发起助学活动,募集了7万元现金、230套衣裤、250双雨鞋、500册图书、50套文具、3台电脑送往家乡甘肃陇西。“年货是对家人的美好祝福,我希望自己的家乡越变越好。”
剧院员工 离宁回乡工作
给父母最大的礼物 就是留在他们身边
5
90后的田鹏是南京保利大剧院的一名工作人员,在南京工作了一年半之后,这个春节前,他辞去了保利大剧院的工作,选择了回到老家山东潍坊,“可能我是个是比较恋家的孩子,再加上父母也希望我能回到身边,早点结婚生子,安定下来。所以思前想后,我选择了回到父母身边。”回到家乡工作,这大概是这个春节,他献给父母最大的“礼物”了。
当初来南京的时候,田鹏刚刚大学毕业,那个时候他一直想从事剧院方面的工作,正好赶上保利大剧院招聘,就从老家坐高铁来到了南京,“冥冥之中我和南京还是有缘分的,我的网名一直叫做梧桐树,而南京最多的便是满街的梧桐,我非常喜欢。”在保利工作的一年半里,田鹏参与了很多演出的策划宣传工作,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是从零开始,学到了很多的经验。”因为之前在南京的工作经验,他在年前也顺利应聘到了潍坊保利大剧院的工作。
1月31日,田鹏在朋友圈晒出了一张南京到潍坊的高铁票,并写道:明天是在南京的最后一天,大家且看且珍惜。“回来前一天,我一个人坐上剧院门口的公交车,漫无目的地在南京城里转了一圈,希望再好好看看南京的风景。”他说自己特别喜欢春天时候玄武湖的樱花,只可惜在春天到来之前,他却要离开了。
去年过年,田鹏带回了八只南京盐水鸭送给亲朋好友,这次过年回家,田鹏依旧买了几只南京盐水鸭送给父母,“我想来想去,觉得父母好像什么都不缺,只要我回来过年,他们就已经很开心了。”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