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石油大臣纳伊米(中)接受媒体记者采访。(图片来源:新华/路透) |
(从左往右)委内瑞拉石油部长德尔皮诺、沙特石油大臣纳伊米、卡塔尔能源大臣萨达、俄罗斯能源部长诺瓦克出席联合新闻会。(图片来源:新华/路透) |
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万科尔油田。(图片来源:新华/路透) |
石油美元。(图片来源:互联网) |
沙特阿拉伯、俄罗斯、委内瑞拉和卡塔尔16日宣布,四国达成"有条件"共识,同意将各自石油产量"冻结"在今年1月份水平,以求稳定国际油价。不过,这一共识需要得到其他产油国的响应才会生效,不免让外界对限产前景产生怀疑。
【共识有前提 需"小伙伴"跟进】
沙特、俄罗斯、委内瑞拉和卡塔尔四国分管石油的部长16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没有事先公布的闭门会议后宣布这一成果。这也是产油国数月来为解决石油供过于求、稳定油价而举行的最高级别会议。
俄罗斯能源部长亚历山大·诺瓦克说,"如果其他产油国加入这一倡议",四国愿意将石油产量"冻结"在今年1月份水平。
沙特石油和矿产资源大臣阿里·本·易卜拉欣·纳伊米说,"冻结"产量是"恰当"举措,希望其他产油国也采纳这一方案。
委内瑞拉石油部长欧洛希奥·德尔皮诺说,发起这一倡议的产油国方面17日将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与伊朗和伊拉克官员商讨限产方案。
"我们同意冻结产量的理由很简单:我们今后几个月会评估并决定是否采取更多措施稳定和改善(石油)市场,而现在只是这一进程的开始,"纳伊米说,"我们不期望(石油)价格出现大幅反弹,不希望减少供应,我们希望满足市场需求,希望一个稳定的油价,我们必须一步一步来。"
【各有小算盘 说"团结"不容易】
尽管多个产油大国向外界展示稳定油价的决心,但外界对限产能否最终付诸实施有疑虑,其中最大的不确定因素就是伊朗是否响应。
今年1月,西方国家因国际原子能机构确认伊朗履行伊核问题全面协议相关承诺而解除对其经济制裁。作为全球第四大储油国,伊朗如今的原油日产量超过100万桶原油,仍低于其自身产能和经济制裁前水平。为谋求重夺原油市场份额,伊朗近期称将在数月内大幅增产。
反观提出限产倡议的产油国,沙特和俄罗斯位居全球最大产油国和出口国之列,今年1月份的产油量达到或接近历史最高纪录。
一些市场分析师认为,沙特和伊朗在叙利亚冲突和也门冲突中积怨已深,如今沙特在自身产油量接近纪录的情况下要求刚刚准备"大展身手"的伊朗同时"冻结"产量,前景不容乐观。
即使是在此次提出倡议的产油国内部,对于限产问题也并非团结一致。
路透社报道,沙特一直坚持,只有在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和非欧佩克成员国都同意的情况下,沙特才愿意减产;作为第二大石油出口国的俄罗斯此前并不愿意响应减产号召,理由是西伯利亚油田运营的实际情况与欧佩克成员国油田不同。
国际油价上月20日创出十多年来低点后,这些产油国才开始放下分歧,商讨限产可能。而即使是在与欧佩克成员国讨论可能合作的同时,俄罗斯仍将今年1月的产油量提升至历史最高水平。
"即使它们最终将产油量冻结在1月份水平,全球原油储备仍在那里,会对油价产生压力,"能源视线咨询公司分析师多米尼奇·海伍德说,"因此,尽管这是积极举措,我不认为它会对供需平衡产生巨大影响,因为1月份(的产油量)已经供过于求。"(记者徐超,编辑李宏,新华国际客户端报道)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