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要闻 > 时事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军事 | 评论

美国华人挺梁大游行:一次参政实践

来源:搜狐网 作者:张亚利 张梦圆
原标题:美国华人挺梁大游行:一次参政实践

  

示威现场
示威现场


      一颗子弹划过纽约布鲁克林公屋漆黑的走廊,撞向墙壁,反弹飞击,夺走28岁的黑人青年戈里(Akai Gurley)的生命。也造成了同样28岁的华裔警员梁彼得(Peter Liang)的人生反转。

  这是发生在2014年11月20日的悲剧。

  2016年2月11日,时隔一年多,布鲁克林法庭判决梁彼得过失杀人等五项控罪全部成立,他将面临最高15年的徒刑,成为美国十多年来同类警民冲突中,唯一被定重罪的警察。

  裁决结果一出,引发全美华人社区强烈不满,认为梁彼得成为近年美国警察对非裔滥用暴力的替罪羊。“一起悲剧,两个受害者。”

  一周后,当地时间2月20日,美国超过40座城市发起史上罕见的大规模华人“挺梁”示威游行,近3万人参加,其中不少华人是首次走上街头。

  “抗议活动已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改写了华人移民史,”游行之后,华人依然沸腾。“逆来顺受”的华裔无疑经历了“划时代”的一天。

  而上街之后,还有更多的路要走。

 

梁彼得在法庭掩面痛哭
得知宣判结果,梁彼得在法庭掩面痛哭


“不做替罪羊”

  喊了一天,四十多岁的亚裔维权联盟成员吴一平嗓子都哑了。

  作为纽约声援梁彼得游行的集结人之一,吴一平在几万人现场从头站到尾,组织团队、发表演讲,直到最终,看到义工们将现场清理得比示威前还干净,他感到有些骄傲,“我们华人展现了自己最美好的一面。”

  “为了下一代”,吴一平谈到游行的出发点,“梁彼得是第二代移民,不公平判决出来对我们整个社区震撼相当大。”

  从事金融业、住在富裕的长岛区,在美国打拼20多年的吴一平原本并不热衷参与政治。改变源自对梁彼得案件的关注。

  从2015年3月起,部分华人就开始反对起诉梁彼得,呼吁误杀是意外不是犯罪。去年3月8日,吴一平就曾组织纽约华人游行。4月26日再次组织了跨越布鲁克林桥的活动。从筛选陪审团到庭审过程,吴一平也均有参与。

  审判从中国农历年大年初一开始,这令吴一平感到受伤,他带头发起了陪“梁警官过年”的活动。正月初四(2月11日),梁彼得被判有罪,吴一平和华人朋友都大为震惊,感觉像被打了一巴掌。“双重标准”是他的第一反应。

  “作为一个警员和为社区服务的人,他哪里有出发点在上班时间射杀民众?你也知道Pink House(梁案事发公屋,以高犯罪率闻名)的混乱情况。以前误杀非裔的白人警员都没有被起诉,为什么单独起诉梁彼得,而且还放在布鲁克林?我们怀疑他们的动机,觉得华人是替罪羔羊。”

  起诉梁彼得的地方检察长汤普森(Kenneth P. Thompson)是该地区历史上第一位非裔检察长,他出生于纽约警察单亲家庭,在公屋长大。他在大游行前接受华语媒体采访时表示,警察的族裔与起诉无关,一个无辜的平民被杀,夺走他生命的警察就要承担责任。

  而陪审团关注的焦点也在于梁彼得作为一个警察做了什么,而非他的肤色。梁彼得的不专业、冷漠以及不坦诚的态度给陪审团留下了极差的印象。

  他在进入事发住宅楼楼梯前就将配枪格洛克G19握在手中,并将手指放在扳机上。枪支分析警探作证,扣动扳机需要11.5磅(约5.23公斤)的力度,直接反驳了梁“枪支走火”的辩词。而在跳弹击中戈里后,另一巡查的同事作证,梁彼得的第一反应是去找子弹外壳,说“我会被开掉”,并在射击6分钟后才回应警局呼叫。戈里的女友也称,戈里中弹后她大声呼喊求助,梁和同事不可能没听到,相反,他们走过倒在血泊中的戈里,没有对他进行心肺复苏术,因为“他们不可能比戈里的女友做得更好”。

  “Guilty(有罪)。”陪审团宣布判决结果后,梁彼得当庭掩面痛哭。而法庭外的寂静则让吴一平更加难受。

  他听说当晚,纽约市警已做了充分的准备,如果梁彼得被判无罪,将随时应对非裔社区的抗议。但梁彼得被定罪的消息传出后,法庭外却是一片寂静,那一刻,吴一平感到了华裔声音的弱小。

  不到一周的时间,吴一平就和陈善庄、赵文笙、任柏年、李万龙等华裔社区代表一同发起了这次全美游行。人们响应的热情和最终呈现的规模之大让吴一平都意想不到。吴一平在微信上召集了十个五百人群,每一个都是满员。

  纽约作为整个事件的中心,吸引到了最多的示威者。几万人聚集在布鲁克林的卡德曼公园,在这个美国曾经的暴力街区和事件的发生地,他们举着美国国旗、高唱美国国歌,喊着“Minority NOT Scapegoat”(少数族裔不是替罪羊)、“Tragedy Not Crime”(是悲剧不是犯罪)、“Justice for ALL”(人人享有公正)等口号。

  包括国会众议员孟昭文、纽约州参议员寇顿、纽约州众议员金兑锡、纽约市前主计长刘醇逸等在内的多位联邦、州、市各级议员、民选官员及华裔社区人士加入示威队伍,声援梁彼得。

  

吴一平在纽约示威现场讲话(图片来源:侨报)

游行组织者之一吴一平在纽约示威现场讲话(图片来源:侨报)

一次参政实践  

      “挺梁”全美大游行不但是华人维护权利的历史时刻,也是学习民主的难得契机。

  “梁警官事件再一次提醒我们,民主与法治并非免费的午餐,她需要每一位华人,每一位公民的积极参与来培育和维护,”美国华人全国委员会在其《就梁警官事件告华人同胞书》(下简称《吿书》)中说,“因此,捍卫和完善美国的法治才是对美国华人安身立命的最可靠和最终保障。”

  吴一平介绍,到场者多为第一代移民,“为了孩子”,也有不少年轻人和留学生积极参与,年龄最大的有93岁,还有人特地带孩子到现场,“体验通过民主方式争取权益的氛围,同时也希望他们能感受到华人凝聚的力量。”

  纽约示威现场虽然人数众多但很有组织性,媒体团、义工团、社区联络团,负责不同的串联工作。义工团发放标语,组织大家在给法官的请愿书上签名,还有人协助警察维持秩序,最后清理现场。“不是一盘散沙。”

  而为了鼓励华裔参政的热情,主讲台外还设置了可以进行选民注册登记的蓝色台子,号召大家通过选举、参政维护权益。

  吴一平介绍,华裔参政意识以往确实较为淡薄,梁彼得案对华人群体是一次刺激,在今年的美国大选年中,有越来越多的华裔表达了参政的热情。

  华人社区也对华裔民选政客们在梁彼得案中的表现十分关注。“我们希望能推选出代表自己的官员,把不支持我们的代表选下去。学会用投票方式‘秋后算账’。”吴一平说。由于2014年12月时,华裔纽约市议员陈倩雯(Margaret Chin)表达了支持起诉梁彼得的立场,引发社区声讨,甚至有人在网上贴出她的联系方式,号召人们给她写信施压。

  整体平稳的纽约现场也遭遇了少数非裔的抗议,高举“Jail Killer Cop”(关押杀人警察)等反对标语,与华裔抗议者在现场短暂对峙,互喊口号。纽约警方出面维持秩序,逮捕了其中两名抗议者。

  留美博士左微在西雅图示威现场担任主持人。她介绍,华人演讲者和非裔抗议者也之间发生了冲突,但“和平”解决了。

  在活动开始之前,高喊“Black lives matter”(黑人生命也重要)的非裔人士就跟主办方说要上台演讲,主办方同意将其排在第5位。但第一位华人代表讲话时就有非裔人士冲上台振臂高呼,双方僵持不下。经过协商,主办方最终给了他们10分钟时间表达诉求。

  在示威游行活动发起前,组织者之间也就是否团结非裔群体抗议进行过争论。“这次游行示威不是亚裔与非裔的决裂或争夺,主办方在活动开始之前多次在微信群里提醒大家:我们今天争取的是华人自己的权益,抗议的是对梁警官的不公平和双重标准的司法审判,不涉及任何国家民族性。泄愤不是目的,我们的目的是发出我们的声音:为梁彼得争公平,为孩子们争未来。”左微说。

  芝加哥游行现场还请黑人市民布朗(Richard Brown)发表讲话,他表示所有的少数族裔都应团结起来,反抗体制化的歧视。一些游行队伍中还打出马丁·路德·金的头像和口号,吸引了过路非裔的注意。

  此外,不同代际的华裔示威者也在现场形成了反差。年轻一代带领大家一起唱美国国歌,中年人上台演讲时被要求“speak English”。一位83岁的老翁专门赶早班机抵达波士顿游行现场,迎来热烈掌声,但当他开始组织大家唱起《团结就是力量》时,气氛有些尴尬。

  游行示威结束,吴一平还有些兴奋,一边看电视新闻,一边接受媒体采访,直到深夜。“这次基本是史无前例的。真正感到华人不能再沉默了。我们自己做好了,孩子就会跟着我们学。华人的利益必须自己争取,在美国不争取,没有人会给你。”

  而微信群里的年轻人们依然沸腾,称“抗议活动已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改写了华人移民史”,并号召在推特(Twitter)等社交网络上继续传播《纽约时报》等美国主流媒体对游行活动的报道,希望能够进入美国大众的视野,“至少需要一百万条相关的推文”。

  

华人带孩子到现场体验
华人带孩子到现场体验(图片由现场者提供)

上街之后

  接下来,吴一平介绍,华人联盟会支持梁彼得上诉,组织捐款,希望为他们找到最好的律师团队,争取对梁彼得轻判。

  4月14日,韩裔法官郑丹尼(Danny Chun)将会宣布对梁彼得的量刑结果。“上诉并不乐观,美国司法独立,华人进行的一系列白宫情愿、抗议、捐款都难影响判决结果。而且在美国如果被陪审团定罪,上诉成功的机会很小。”关注此案的美国刑事律师C. Aaron分析。

  为了声援梁彼得,在美华人曾多次在白宫请愿网“We the People”(我们人民)上发表请愿书,最近一次发生在2月11日宣判之后,12.4万民众签字要求检察官撤销对梁彼得的起诉。按照规定,在请愿发出30天内达到10万人签名的请愿,可得到白宫回复。

  白宫在答复中称:“白宫不能插手决定州检察官或者地区检察官是否对某人提出起诉,纽约市警察局和地区检察官才是此案更多信息的最佳来源。”不过回信同时也承认全美爆发了太多有色种族和执法机构的冲突。

  但“挺梁”游行发出的史无前例的声音也在碰撞着美国少数族裔的维权行迹。美国马里兰大学亚裔研究项目主任品川教授(Larry Shinagawa)参加了华盛顿特区的挺梁游行,作为一个日裔,他在自己的Facebook主页上说:“我对亚裔和华裔社区感到骄傲!”

  美国华人全国委员会名誉主席薛海培在游行前接受《侨报》采访表示,华人应当认识到,这次游行是为梁彼得警员从司法角度争取最大的利益和最好的结果。而以财务援助、公共关系等角度为梁彼得争取更好的司法判决,到更多参与公共事务、做出更大贡献、扩大影响力,华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因此,华人社区也在寻求一个更具可持续性的方案。美国华人全国委员会在《吿书》中提出一个中长期动议,设立一个由各界有公信力人士组成的美国华人法律支援和教育基金,来帮助像梁彼得、陈果仁、郗小星等蒙受不公正对待的美国华人,为他们赢得应有的尊严和公平。

  梳理在美华人历史一书——《走向自由的坎坷路》的作者董洁林,在接受搜狐采访时则更直白地表达了反思,梁案背后暴露出华人群体缺少对美国社会的奉献和参与。“(华人)做过陪审团吗?做过义工吗?捐过款吗?如果觉得做几天草莽英雄会赢得别人的尊重,不可能。”董洁林说。

  “把自己当主人而不是客人,”董洁林说,“积极参与陪审团工作、参与社区义务活动,下一个层次就是多多参与美国政治活动,关心议题,支持候选人,不仅支持与自己利益相关的,也力所能及地支持与其他族裔利益共同的东西。要鼓励不要阻止第二代去从事政府职务,包括做警察,让孩子们能够在美国生活生根发芽。”

栏目主编:王辰

作者:张亚利 张梦圆

news.sohu.com true 搜狐网 https://news.sohu.com/20160222/n438103061.shtml report 6785 示威现场   一颗子弹划过纽约布鲁克林公屋漆黑的走廊,撞向墙壁,反弹飞击,夺走28岁的黑人青年戈里(AkaiGurley)的生命。
(责任编辑:张亚利 UN869)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