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2月24日报道外媒称,华盛顿—自称是“白人至上主义者” 的印第安纳州男子戴纳·埃里克森用斧头砍伤中国女学生张悦(音译),星期一他被正式指控犯有谋杀未遂、袭击和重伤他人三项罪名。
据美国之音电台网站2月24日报道,埃里克森做了无罪申辩。
报道称,事件2月18日发生在印第安纳小镇纳什维尔。在布朗郡高中上学的18岁中国交换学生张悦在为一个学校作业拍照片时,埃里克森一边喊叫:“我要杀了你!”,一边向她背部砍下去,幸好她身上穿着厚大衣,才没有造成致命伤。
59岁的埃里克森迅速被警方逮捕。他承认自己是白人至上主义者,袭击张悦是因为她的种族背景,但他不承认自己犯罪而且说他的行为是进行“种族清洗”。
埃里克森有犯罪前科以及精神病史。
报道称,这个小镇只有不到1000人口,当地人对这一事件感到震惊。
“对穆斯林的仇视已成美国主流”
就在美国媒体和民权组织积极向民众普及锡克教教徒常识的同时,人们也不禁发问,如果枪击不是发生在锡克教寺庙,而是在清真寺,又当如何?如果锡克教教徒是因为身份误判而被“冤枉”、被牵连,难道针对穆斯林的歧视乃至仇视就更“合情合理”?
不知是否出于巧合,威斯康星州枪击案次日,美国密苏里州一座清真寺在大火中夷为平地,可能是有人故意纵火,所幸无人受伤。建成5年来,这座清真寺就屡遭“黑手”,就在今年7月还曾遭人投掷汽油弹。
归根结底,针对锡克教教徒的歧视和袭击背后,昭然若揭的是一股更大范围、更强情绪的敌意,对象是生活在美国的穆斯林,一枚隐形的等号将“穆斯林”和“恐怖主义”连接在了一起。
据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的数据,尽管“9·11”事件已过去近11年了,针对穆斯林的歧视犯罪或仇视犯罪又见抬头。
用伊朗裔美国作家及学者礼萨·阿斯兰的话说,“对穆斯林的仇视已经成为美国的主流,美国人已经习惯针对穆斯林的暴力现象——虽然不会为这种现象变化,但至少对其见怪不怪。究其原因,这种仇视穆斯林的现象犹如一个产业,促使美国人总是认为身旁就有敌人存在。”
而这种仇视现象最具讽刺意味的例证莫过于现任总统奥巴马所遭遇过的“身份门”。2008年竞选期间,有关奥巴马其实是穆斯林的谣传几乎闹得尽人皆知,以至于奥巴马竞选团队不得不开设网站专门辟谣。
“白人至上主义”逆流而上
在锡克教寺庙枪击案办案人员公布信息的基础上,经由各路媒体搜集的各类信息,这次事件犯罪嫌疑人的一些过往也逐渐浮出水面。
韦德·迈克尔·佩奇是一名40岁的退伍军人,但真正令人关注的是他的“白人至上主义”背景。他曾是深受“白人至上主义”影响的重金属乐队成员,歌词里充斥着有种族歧视色彩的暴力内容,还与美国一度最成气候的新纳粹组织有过联系。在一个时常光顾的极端组织网站,他曾以“88”为结尾发文——这个数字可不是中国网友熟悉的“再见”之意,而是光头党们再熟悉不过的“是,希特勒!”的代号。
正因如上种种,十来年前他就已经进入民间监控组织的视线。然而,由于没有犯案兆头和确凿证据等原因,监控组织无法将所搜集到的有关佩奇的信息移交给执法部门。
“他只是数以千计这类人物中的一个,我们只能对他加以关注,”南方贫困法律中心的马克·波托克说。南方贫困法律中心对美国境内的部分极端组织展开监控已有30余载。据该组织今年3月发布的报告,信奉“白人至上主义”的“仇恨组织”自千禧年来呈现增势。去年,美国境内经该组织确认的仇恨组织达1080个,比2000年602个的数目几乎翻倍。他们的仇视目标涉及种族、信仰、性别、性取向等多个层面,差异即成理由。
另据美国司法部的数据,在奥巴马上台的前3年中,司法部加大了对仇恨犯罪的执法力度,案件数目增加了35%。
为什么在过去十余年来,“仇视现象”有所抬头?分析人士指出,“9·11”恐怖袭击带来的偏见和歧视,奥巴马作为首位非洲裔总统登台引发的敌意,美国少数族裔不断增长所带来的人口变化,以及国际金融危机和美国经济不振之下日益凸显的贫富差距——如上种种成为一个又一个理由,都令曾在历史上夺人耳目的“白人至上主义”思潮在网络时代有了新的土壤,在几乎以种族融合史写就的美国历史中继续逆流而行。
(2012-08-17 17:17:42)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