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全国两会 > 2016两会提案议案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军事 | 评论

朱正栩建议修订《法官法》加强对法官从业保障

来源:综合 作者:北京青年报
原标题:恶意威胁诽谤法官仍缺惩戒机制
两会声音 司法改革
两会声音 司法改革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平顶山宝丰县人民法院副院长兼闹店法庭庭长朱正栩昨天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专访。

  谈起前不久遇害的女法官马彩云,朱正栩除了为同行的遭遇痛心之外,她更伤心于事后网络上出现的那些谩骂、抹黑法官的言论。

  今年参会的朱正栩,希望就法官的职业保障问题提出建议,一是建议全国人大修订《法官法》,从立法层面加强对法官从业保障。

  对于法官人才流失的问题,她还希望将法官级别与行政管理脱钩,从而保证收入和职业上升空间。

  谈法官保护

  “曾被当事人威胁在网上抹黑”

  北青报:关于加强对法官保护的建议由何而来?

  朱正栩:最直接的原因,是去年我所在法庭一名同事的遭遇。一名当事人觉得自己要败诉,每天都背着残疾的妻子到同事家门口坐着。报警后,也没法对这名被告做出什么处理,只能在民警见证下带着家里人到亲戚家居住。

  最近听说马彩云法官的事情,第一感觉就是非常震惊,经历上我们有很多相似之处,现在想起来她的遭遇心里依然难受。但更让我伤心的是,这件事发生后,网上出现的那些谩骂、抹黑法官的评论。有些人可能是对法官工作的不了解,但有些言论完全就是恶意的。而我们现在的制度,缺少对这种恶意诽谤法官的打击机制。

  北青报:您是否也有过类似这样被威胁的经历?

  朱正栩:一年多前,一位败诉的当事人当面很直白地说要在网上发帖子,要“抹黑”我。还有一位女性当事人,每天半夜1点钟给我打来“诉苦”电话,而我们法官的工作性质特殊,是不能关机的,挂了电话之后她还会接着打来。

  北青报:哪方面的欠缺造成现在这种情况?

  朱正栩:我认为缺少的是法律上的依据,现在除了扰乱法庭秩序的行为被入罪,其他并没有太多对法官的保护,包括在侮辱、诽谤和人身伤害这些方面,都是和普通公民没有区别的。这在现行法律上是要看结果的,通常要造成既定事实的伤害才会被处理。

  但法官的职业很特殊,一些人对法官的威胁是希望影响到判决结果,这是会对司法公正产生影响的。我也在基层做过调查,很多法官敢保证不会被金钱或领导干预影响,但如果面对当事人的威胁或纠缠,很多法官的回答是可能会妥协的,这是会干扰到司法公正的。

  谈人员流失

  “希望将法官级别与行政管理脱钩”

  北青报:目前法官人才流失的情况非常严重,您所在的法院是否也有类似的情况?

  朱正栩:我们确实也面临同样的问题,这几年招来的年轻法官辞职了很多,现在还有已经提出申请,还没正式离开。2015年,我们院里还有一位研究生离开。包括一些中层领导干部,也选择了离开。

  北青报:很多人把法官人才的流失,归结于收入和付出不成正比,从您个人的情况来看,是否认同这种说法?

  朱正栩:确实有这方面的原因,和律师、法务这些工作相比,法官收入是比较低的。另一方面的原因,目前很多法官觉得在职业建设方面没有上升空间。就以我自己的情况而言,我30多岁时在我们县法院级别、职务、待遇上就已经没有上升空间了,30多岁已经到顶了。按照现在框架,已经很难再有正常的提拔途径了。还有的同行,提拔到副院长后,已经在这个位置干了20多年了。

  北青报:在您看来,怎样才能改变现在这种局面?

  朱正栩:我希望能建立职业化的法官队伍,将法官级别和行政管理脱钩。比如在我们一个县级法院,从行政级别来看院长是副处,其他人的行政级别也不可能更高。按现在框架,法官评级是和行政级别挂钩的,但基层法院也是需要高级法官的。其实法院基层工作是很重要的,80%的案件要在基层院办理,这就需要建立一个职业化的法官队伍,这其中人的因素是很重要的。最好法官职务能够施行单独序列,并且收入与单独序列相对应。比如我是学法学的,理想就是成为一个优秀的大法官,不管在宝丰、平顶山还是北京,我都能实现这个目标。

  谈反腐工作

  “各种形式的暗访已经成为常态”

  北青报:从您自己的办案情况来看,近几年的反腐工作对法院办案是否有改变?

  朱正栩:我已经做了20多年法官,能感觉到确实各种对办案的干预在明显减少,这也与反腐工作有不小的关系。过去那些年代,有打招呼、说人情的情况存在,是一个很大的干扰,包括我自己也因为拒绝请客吃饭这种事得罪了很多人。现在因为中央八项规定和各种对行为上的约束,使大家的工作常态化了。对于领导过问案件的行为,重视程度已经上升到了很高的层级,像我们河南,前不久又刚出台了在这方面追究责任的具体实施办法。

  北青报:在反腐方面,法院自我监察是否也有了明显的变化呢?

  朱正栩:现在对我们来说各种形式的暗访已经是常态了,其中包括省市各级法院、政法委的暗访,对这种监察力度,现在已经习以为常了,密度可以说是三天两头的。一种形式是,固定的工作人员随机下来检查、旁听等。

  还有,聘请社会监督员,这里面也包括律师,那更没法察觉,他可能就是来办事的,这些都不会亮明身份,事后会看每过一段时间的情况通报,才可能知道已经被暗访过了。大家有心理准备也能接受,对我自己来说,法院工作有特殊性,多少年来一直处于公众关注的状态,一言一行都要注意。

news.sohu.com false 综合 https://epaper.ynet.com/html/2016-03/04/content_185670.htm?div=-1 report 2755 两会声音司法改革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平顶山宝丰县人民法院副院长兼闹店法庭庭长朱正栩昨天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专访。谈起前不久遇害的女法官马彩云,朱正栩除了为同行的遭遇
(责任编辑:郭彪 UN832)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