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新闻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军事 | 评论

政协委员应做“扩音器”与“共鸣箱”

来源:综合
  •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政协委员应做“扩音器”与“共鸣箱”

  做一名合格的政协委员的基本要求,就是成为民声的“扩音器”,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政协委员,还应该成为民心民意、民声民调的“共鸣箱”。

  星期四,两会的第一天。

  我提出,做一名合格的政协委员的基本要求,就是成为民声的“扩音器”,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政协委员,还应该成为民心民意、民声民调的“共鸣箱”。前者是指政协委员应该像一位走街串巷、腰间挂着一个小喇叭的小商贩那样,把自己视为民声的扩音器,一方面迈开腿到老百姓中去,了解疾苦;一方面张开嘴,把弱者的声音放大,把智者的声音远播。后者是指政协委员不能简单收录某一种声音,而应该倾听关于同一问题不同侧面的多种声音,要调研、辨析,善于从个体的、局部的、碎片化的民声中,找到同频共振的地方,积极找寻、提供智慧的可行的解决方案。这样声音才能产生最大共鸣,政协委员的作用与价值由此才能更好体现。

  9点准时参加民进中央宣传部安排的集体采访活动。新华社等十余家媒体就党派重点提案进行专场采访,主题是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问题。我提出:非遗保护说到底是对传承制度、传承环境和传承人的保护,其核心应该是对传承人的抢救和保护。这些年来已经做了很多工作,但非遗传承人的生存困境与发展问题依然值得重视,需要构建完善的传承人认定机制,着力抢救性保护传承人的影像资料,促进职业传承与人人传承的融合。

  两个多小时的集体采访结束以后,还有几位记者希望“开小灶”。于是又用了半个多小时,就留守儿童、慈善文化进校园、青少年的国家认同、政协委员在协商民主中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进一步交流。其实,媒体也是思想与建议的“扩音器”和“共鸣箱”。

  中午午餐时,罗富和常务副主席与新疆师范大学副校长牛汝极等讨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等问题。两会期间,委员从天南地北赶来见面,但是,无论是朋友叙旧还是偶遇闲聊,提案建议经常都成为中心议题。

  餐后是惯例的读报时间。不知不觉就快一点了。稍事休息,随车队去大会堂。下午3:00,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准时开幕。审议通过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议程后,首先听取俞正声主席作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报告总结了过去一年来在四个方面的重点工作,对新一年的主要任务进行了梳理和部署,听着报告,过去一年调研、协商等诸多工作也在心中逐一浮现。今年报告第三部分的内容特别精彩,对人民政协的作用进行了新的阐述,如何形成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不断巩固已有共识,凝聚新的共识,的确是值得我们去思考和实践的大问题。

  接着陈晓光副主席作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介绍一年中提交提案6012件,经审查立案5027件。下午4:40,参加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委员小组召集人会议,围绕如何精心组织好会议,确保会议风清气正,提出了详细要求。

  以前我曾经说过,时间抓紧了就是黄金,抓不紧就是流水,在两会期间,这种感觉尤为明显。

  □朱永新(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

news.sohu.com false 综合 https://epaper.bjnews.com.cn/html/2016-03/04/content_624881.htm?div=-1 report 1435 做一名合格的政协委员的基本要求,就是成为民声的“扩音器”,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政协委员,还应该成为民心民意、民声民调的“共鸣箱”。星期四,两会的第一天。我提出,做一
(责任编辑:隗俊 UN810)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