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则反应儿童就医难问题的报道见诸各大媒体,随着气温的大幅波动,各地儿童专科医院的门急诊量急剧盘升,一个普通感冒门诊从挂号到就诊一般都要5、6小时,患儿及其家属疲惫焦虑,而医院医生更是加班加点不胜负荷。儿科医疗服务供应不足、儿童看病难的问题浮出水面。
对此,政协委员郭广昌的提案主要聚焦在儿童专科服务医疗体系和互联网医院方面。目前,我国儿童看病难主要集中在三大方面:一是儿童就诊需求持续增长,特别“二孩政策”的全面实施,自然带来儿童数量和就诊需求的增加。二是我国儿科医生的数量却出现总体下滑趋势,每千名0至14岁儿童儿科执业(助理)医师数为0.53人,每个儿科执业(助理)医师日均承担的门诊人次数约为17人次。三是儿科服务由于各种困难,在综合医院被边缘化。
综合以上突出矛盾,在《关于建立多层次的儿童专科医疗服务体系的提案》中,郭广昌建议要彻底解决儿童看病难问题,还得从加大医疗服务供应入手,在体制机制上破题。 对此他提出了以下建议:1,政府提供针对性保障措施,保证综合医院儿科门急诊服务。依托各级儿童专科医院和优势综合医院,横向建立儿科医疗联合体;放开儿科医生多点执业;积极鼓励吸纳民营医疗机构加入儿科医联体,并在儿科医疗服务能力上给与支撑。早日构建全域性、广覆盖、到基层的立体化分级儿科医疗服务体系。2,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方式提供儿科医疗服务,包括开办以儿科为主要服务诊所、儿科医院、与公立医疗机构合作举办儿童专科医院等,简化此类机构设置审批程序,简化儿科医生执业注册程序,适当放宽区域规划的儿科医疗机构床位限制;保证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给与支付定点。3,全面发挥互联网功能,高效发挥儿科医疗服务体系综合功能,探索设立儿科互联网诊所/医院。目前0至14岁儿童的家长主要是70-90年代人,也是对互联网接受度最高的人群,完全可以普及儿童就医网上预约,甚至可通过大数据系统分析实现网络首诊,有效利用医联体充分发挥分级诊疗机制,使儿童就医更高效、更便捷。
而在《关于以“互联网医院”模式推进国内分级诊疗的提案》中,郭广昌认为在国家全面推进“互联网+”战略背景下,如何借助互联网推动“分级诊疗制度”的实现,是必不可忽视的一种潮流与机遇。目前,国内也已有不少互联网+医疗的创新举措,比如曾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提到的“乌镇互联网医院”模式。乌镇互联网医院模式相当于在空中架起来“一张网”,这张网与现有的医疗资源、医药资源、未来包括医保资源和检查等资源对接,形成线上协作与线下工作密切结合的模式。事实还表明,这个平台让患者和医生之间实现了更加便捷的连接,医生的价值也得到了更阳光的体现方式,还把久推不动的多点执业政策带“活”了,诸多难题也得到了初步的解决。
郭广昌建议在已有案例的基础上,相关部门加大对“互联网医院”模式的调研、支持和推广。他具体给出三项具体办法建议:
1,加快在条件成熟地区推广“乌镇互联网医院”的经验。既然乌镇互联网医院在乌镇互联网创新发展试验区得到了政策的特殊审批,并已尝试在“在线诊疗”、“在线处方”等一系列行业问题上进行突破。因此这一平台利用和复制的价值就显得高了,可以尝试这一模式和更多条件成熟地区的医院合作,把更多的医院、医生连到线上,实现在线诊疗的规模化,推动分级诊疗真正落地。
2,当前互联网医疗异常火爆但很多老百姓使用兴致不高,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医保尚未对互联网医疗服务进行覆盖。针对此问题,围绕未来的互联网医院模式,建议相关部门统筹安排,进一步在在线医保服务、在线医药服务(医保药品在线报销)等方面进行开拓性的尝试。
3,在互联网医院的基础上,建议相关部门整合社会优势资源,建立“统一标准的精准医疗大数据库平台”,推动精准医疗的快速实践并早日惠及大众,为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诊疗服务和分级诊疗指导,藉此提高医疗的均等性、可及性和先进性,降低重大疾病发病率、病死率和医疗费用。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