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邹春霞 孟亚旭 赵萌
GDP增速、财政赤字率是外界对政府工作报告最关注的两个指标性数据,也是观察中国经济最准确的数据参照。两会召开前夕,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穆迪日前发布报告,将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从“稳定”下调至“负面”。中国经济到底会不会“硬着陆”?到底是不是失速?来听听李克强总理的权威解读和答案。
1
2015年GDP增速“破七”怎么看?
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7.7万亿元,增长6.9%。这个数据一经国家统计局发布,外界都用“破七”来形容中国2015年的经济成绩单。
首先,这份成绩单到底怎么样?
“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位居前列”,李克强在工作报告中,只是用了这样一个简单的表述。
政知局(微信ID:bqzhengzhiju)可以跟大家再多列几个数据:2015年,中国经济增速是美国增速的一倍多。在金砖国家中,俄罗斯联邦统计局2月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GDP增速为-3.7%;巴西地理统计局3月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GDP也是负增长3.8%,创1990年以来最差表现,已经被称为“没落金砖”。
印度中央统计局今年2月曾公布数据显示,2015年第四季度,印度GDP同比增长7.3%,领跑全球。截至今年3月底的财政年度,统计局预计印度年度GDP增长将达到7.6%,创五年以来最高水平。
《金融时报》和路透社都曾指出,来自印度官方的较高增长数据是一系列调整的结果,包括将基准年从2004-2005年切换至2011-2012年。这些变化将2013-2014年GDP增速从4.7%推高至6.9%,而上一年的增速从4.5%上升至5.1%。除调整基准年外,印度以市场价格而非要素成本计算GDP,将商品及服务的增加值和间接税考虑在内,这无疑拉高了GDP。
其次,来看看完成这份成绩单有多难?
这份成绩单在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成员、国务院研究室综合二司司长向东看来,“来之不易”。
有多难?总理其实自己倒是说得言简易赅。
在向全国人大代表报告政府工作时,李克强表示,以上成绩是在极为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以及国内深层次矛盾凸显、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取得的。
国际环境有多复杂严峻?李克强用事实给大家呈现了这样一个宏观背景:去年世界经济增速为6年来最低,国际贸易增速更低,大宗商品价格深度下跌,国际金融市场震荡加剧,对我国经济造成直接冲击和影响。
国内深层次矛盾又怎样?
李克强表示,国内环境方面,中国现在面对“三期叠加”的局面,经济工作遇到不少两难甚至多难问题,需要远近结合,趋利避害,有效应对。
这份成绩单的份量和含金量如何?
此外,李克强还解释,现在国内生产总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的增量,相当于5年前1.5个百分点、10年前2.5个百分点的增量。也就是说,在高总量的前提下,中国经济增速的“含金量”增加了。
要知道,这样的增速是在我国经济总量超过60万亿元,也就是连续两年超10万亿美元的高基数上取得的。
目前,全球GDP总量超过10万亿美元的国家,只有美国和中国。而美国从GDP1万亿美元发展到10万亿美元用了31年,而中国仅用了14年。
政知局(微信ID:bqzhengzhiju)再给大家列一组数据,大家可能更好理解。中国2015年的GDP总量相当于日本和法国、英国3个国家相加的总和还要多。
而单从经济增量而言,2015年中国4万亿元人民币的经济增量,接近5000亿美元,这个增量相当于一个瑞典,或是一个阿根廷的经济总量。
就中国经济的健康程度问题,李克强还给了另外4个观察指标——
指标1: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是本届政府一直强调的目标。2014年3月5日,李克强在作就任总理以来的第一次政府工作报告时,就已经完整阐述了“合理区间”论。除了经济增速指标,其核心要义,就是守住稳增长、保就业的下限和防通胀的上限。
2015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也就是CPI,全年涨幅为1.4%,当时政知局(微信ID:bqzhengzhiju)在国统局的发布现场,对这个创6年来新低的数据印象非常深刻。至于就业,城镇新增就业1312万人的成绩单,超过全年预期目标逾30%,总理自己都肯定这是“经济运行的一大亮点”。
要知道,李克强一再强调,“我们发展经济,最基本的还是保障就业。有就业就会有收入,老百姓就能实实在在享受到经济发展的好处。”
指标2:经济贡献率
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上升到50.5%,首次占据“半壁江山”。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6.4%。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速快于一般工业。这3个上扬的指标,是李克强乐见其成的。
指标3:发展新动能
新旧动能转换是决定中国经济发展后劲的一次极为关键的结构性调整。新动能有多重要,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新经济”就可见一斑。
2月4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上首谈“新经济”这一概念。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在总结2015年工作时也披露,中国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推进的情况下,互联网与各行业加速融合,新兴产业快速增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全年新登记注册企业增长21.6%,平均每天新增1.2万户。新动能对稳就业、促升级发挥了突出作用,正在推动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革。
指标4:是否能让人民有获得感
是否让人民群众有获得感,是检验改革是否成功的一大标准,也是检验中国经济健康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去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4%,快于经济增速,也就是说居民收入增长终于跑赢了GDP增速。
2
2016年GDP增速目标为何定在6.5%-7%?
政知局(微信ID:bqzhengzhiju)之所以用了很长的篇幅来讲过去,其实就是因为,讲清楚中国经济的这几项指标,就比较容易理解2016年的预期目标。
首先,还是要看外部和内部环境。简单的说,今年会更难,而总理的原话是“今年我国发展面临的困难将更多更大、挑战更为严峻”,他还明确强调,“
我们要做打硬仗的充分准备”。
先来看看国际环境,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复苏乏力,国际贸易增长低迷,金融和大宗商品市场波动不定,地缘政治风险上升,外部环境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这些因素对我国发展的影响不可低估”。
再来看看国内情况,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风险进一步显现,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阵痛、新旧动能转换相互交织,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但李克强强调,“困难和挑战并不可怕”。
中国的发展从来都是在应对挑战中前进的,没有过不去的坎。说这些话的底气来自于,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物质基础雄厚,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大,改革开放不断注入新动力,创新宏观调控积累了丰富经验,“只要我们万众一心,共克时艰,就一定能够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其次,6.5%-7%的增速仍是位于合理区间之内。
将增长目标定在这一区间,有两个考虑,用李克强的原话来说,就是“考虑了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衔接,考虑了推进结构性改革的需要,也有利于稳定和引导市场预期”。
政知局(微信ID:bqzhengzhiju)可以给大家解释得再明确一些。想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翻一番”的目标,经过测算,6.5%的经济增速是底线。而稳增长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就业、惠民生,有6.5%-7%的增速就能够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今年,就业的预期目标仍然与去年一样,被设定为1000万人。
3
财政赤字率今年为何大幅增加到3%?
3月4日,李克强在全国人代会开幕之前,出席经济、农业界的联组讨论。席间,李克强“提前”披露,今年将加大积极财政政策的办度,财政赤字将有“比较大幅度的提高”。
这个幅度到底有多大?答案在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揭晓——今年拟安排财政赤字2.18万亿元,比去年增加5600亿元,赤字率提高到3%。
政知局(微信ID:bqzhengzhiju)注意到,这个赤字率已经创了历史新高。要知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赤字率始终保持在3%以下,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的1998年财政赤字960亿元,赤字率首次突破1%。此后几年财政赤字一直高位运行,2000年赤字率曾达到2.9%。2012年至2015年,中国财政赤字率则分别为1.5%、2.1%、2.1%和2.4%。
3%一直被欧盟等经济体视为衡量一国财政风险的警戒线之一。3%的赤字率是否意味着财政风险?提高赤字后,政府的钱要花到哪里去?
面对今年赤字率提高到3%的新情况,李克强表示,我国财政赤字率和政府负债率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相对较低,这样的安排是必要的、可行的,也是安全的。
近年来受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影响,主要发达国家的赤字率经常突破3%。据欧盟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4年欧盟12个成员国政府赤字率超过3%,其中,西班牙为5.8%,英国为5.7%,葡萄牙为4.5%,法国为4%。
其实,在全国两会召开之前,财政赤字率将提高的消息已经传出。就在人代会开幕前一天的联组会议上,李克强已经明确透露了扩大财政赤字率的考虑。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他进一步详细阐释了“适度扩大财政赤字”的原因:主要用于减税降费,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和加大对民生等薄弱环节的支持。
报告中明确,在给企业减负方面,今年政府将采取3项举措:
一是全面实施营改增,从5月1日起,将试点范围扩大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并将所有企业新增不动产所含增值税纳入抵扣范围,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
二是取消违规设立的政府性基金,停征和归并一批政府性基金,扩大水利建设基金等免征范围。
三是将18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的免征范围,从小微企业扩大到所有企业和个人。实施上述政策,今年将比改革前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5000多亿元。
政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黄守宏也在3月5日下午国新办举行的吹风会上明确否认提高赤字率是“强刺激”,他也透露,扩大的赤字率主要用于减税减费,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这就是很重要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措施”。
在保障民生支出方面,适当增加必要的财政支出和政府投资,加大对民生等薄弱环节的支持。
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今年中央财政赤字1.4万亿元,地方财政赤字7800亿元。此外还将安排地方专项债券4000亿元,继续发行地方政府置换债券。但总理也强调了,增加财政赤字并不意味着财政支出普涨,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李克强明确提出了“创新财政支出方式,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要求,“该保的一定要保住,该减的一定要减下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