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要闻 > 海外博览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军事 | 评论

把怪建筑种在地球上的“火星人”

来源: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把怪建筑种在地球上的“火星人”

  在亲近的人看来,同著名的建筑师扎哈·哈迪德女士打交道,就像对付一座随时可能爆发的活火山,一点不会让人沉闷,因为“她经常像个疯子一样”,发出“怪物一般的尖叫和怒吼”。

  她曾毫不留情地砸碎下属精心做好的建筑模型;在办公室里隔空扔手机打人;打发助理专程从伦敦跑到威尼斯取一双鞋;面对任何要求她做一点妥协的客户,都像块又臭又硬的石头。

  她那我行我素、突破传统的建筑风格在业界一次次引发如火山爆发般的震动,怒火中烧批评她的人也不少。面对质疑,哈迪德的回答同样犀利:“如果你旁边有一堆屎,你也会去效仿它,就因为你想跟它和谐?”

  2个月前,哈迪德成为首位获得英国皇家建筑师学院金牌的女建筑师。当时,英国建筑师彼得·库克说了这样一句话:“我们文化中的谨慎、谦虚和稳重在她身上很难找到,她是温和的对立面。这让一些建筑师感到不舒服,也许他们暗自嫉妒她无可挑剔的才华。”

  就在3月31日,愚人节的前一天,没有告别,没有喧嚣,这座“随时可能爆发的活火山”静悄悄地熄灭了,没给世界留下只言片语。65岁的哈迪德因心脏病突发在美国迈阿密一家医院去世。当这个消息在网上流传时,许多人怀疑这是个恶作剧。也有人听闻噩耗后悲痛到“那一瞬间简直无法呼吸,心脏都停了一拍”。

  她在这个地球上留下的痕迹很多,尤其在中国。无处不在的柔和曲线层层勾连,让北京东二环的银河SOHO看起来层次丰富撩人,像流水般横冲直撞的斜坡汇聚起来,却有种出人意料的稳定感。

  坐落在珠江畔的广州歌剧院宛如两块被江水冲刷过的灵石,流动感的玻璃结构让光涌入,数千盏灯亮起时又如星河般壮丽。长沙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则被设计成了一朵朵绽放的芙蓉花,曲颈天歌。

  “中国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哈迪德说。当保守的英国社会批评哈迪德的作品不切实际、放纵、轻率时,中国成了这个从不让步的女人大展拳脚的最好市场。在她看来,这个国家的民众拥有足够的建筑热情,对新鲜事物异常包容又独具欣赏眼光。

  为了缅怀这位设计者,广州大剧院免费向人们开放参观。一位建筑学专业的研究生在歌剧院哈迪德纪念碑前献花时,还留下了一封手写的书信,“以表达对她的感谢和敬意”。

  凭借遍布世界各地的地标性建筑,哈迪德获奖无数。英国文化大臣在推特上称赞她“为当代建筑作出了巨大贡献”,该国最权威的建筑师则感慨建筑界失去了一位“鼓舞人心的女性”。

  在惊人的才华被世人认可之前,这座“火山”沉寂多年,悄然无声。在那段出不了头的日子里,哈迪德夜以继日地工作,笔尖就像不可阻挡的洪水一样流淌在一张张图纸上,仿佛故乡的河流以某种神秘的方式蜿蜒而至。

  “我不是个浪漫主义者,但只要是和水有关,我一定会产生共鸣。”哈迪德说。在她的记忆中,无论是开罗还是巴格达,那里的城市总有一条宁静的河流。

  年少时,她时常静静地坐在河畔。“你会觉得,这条河已经流淌了数千年。”说起故乡,这个高傲尖锐的女人难得地表现出一丝惆怅。她一生没有结婚生子,在某种程度上,那个年少时远离的故乡是她精神世界的唯一救赎。

  “我想念那些在阿拉伯世界的日子,在这些地方有神奇的时刻。”哈迪德说。她出生于伊拉克巴格达一个富裕显赫的家庭。她的父母和巴格达许多上层社会家庭一样,将女儿送到天主教学校读书。哈迪德立下从事建筑事业的理想是在11岁的时候。她父亲一个世交的儿子是名出色的建筑师,此人对年幼的哈迪德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从此,哈迪德闯入了一个男性主导的行业。她始终相信,1994年在威尔士卡迪夫湾歌剧院设计方案竞标中折戟,是自己人生最大的转折点。

  当时,这个女建筑师已年过不惑,还蜗居在一所学校的空房间里做着“纸上建筑师”。她费了大力气在这个项目中得了第一,满心期待一举成名天下知,她的努力却在当地人的强烈反对中付诸东流。当时的舆论是,没有人愿意让一个口音浓重、深色皮肤的移民做这件大事。

  此后6年多的时间里,哈迪德仍然相信自己一定会成功。但令她愤懑的是,旁人“像对待麻风病人”般对她避之唯恐不及,事务所接不到任何工作,“所有钱都是我教学和作演讲挣来的”。

  “我不会再让这种事发生了。”哈迪德发誓。她的侄子帕伦博认为是这个挫折让姑母变成了坚韧不拔的“铁姑娘”。《纽约客》杂志的一篇文章则提醒,哈迪德这个名字在阿拉伯语中,本来就是“铁”的意思。

  这座坚硬的火山终于爆发。毁灭性的两伊战争黑云压城时,哈迪德在英国一所学校的空房间里开了自己的建筑师事务所;当祖国在战火中沦为一片焦土之际,她在异国他乡单枪匹马地闯天下;美国军队进入让伊拉克最高的标志性建筑轰然倒地时,她在世界各地建起了高大和宏伟的建筑。

  不同于性格的强硬,她的建筑风格显得极其柔和。水波般柔和的曲线,是哈迪德作品中最引人瞩目的特质。在她的建筑世界里,墙不与地面垂直,地板充满起伏变化,90度的直角几乎没有,各种曲线比比皆是,充满了流动、速度和自由的感觉。

  标志性的白色波浪形轮廓,让伦敦蛇形萨克勒画廊像一位“高雅亲切、曲线优美的女士,充满了呼之欲出的女性气质”。

  令人意外的是,哈迪德并不愿意接受“曲线女王”这个美誉,理由是“我是个建筑师,不是个女建筑师”。

  当被记者问到做一个成功的女建筑师是种什么样的感觉时,哈迪德回答说“我不知道”。

  “我一直是个女人,我不会每天去想自己作为一个女人是什么样子。”她讨厌被称为女建筑师,这令她感觉“就像男人们拍拍我的头,居高临下地说,作为一个女孩你已经很不错了”。

  “哈迪德最引人瞩目的,是从不允许自己或自己的作品,被她的背景或性别限制。”《纽约时报》评论说,“建筑只是建筑,它有自己的逻辑和轨迹。从某种程度上,她是个开拓者”。而在导师雷姆·库哈斯眼中,她是一颗“有自己独特轨道的星星”。

  一旦成为特立独行的星星,则意味着因为不趋同主流而饱受争议。2013年,哈迪德为2020年东京奥运会设计的主场馆,被日本设计师群起而攻之,说它“像一个随时等待沉入太平洋的大乌龟”或自行车头盔。再加上费用远超预算,这个被视为“日本未来几代人耻辱”的方案很快被否决。

  对此,哈迪德毫不客气地反驳说,后来负责的日本设计师抄袭了她的创意,对方是勾结政府撤销她项目的“伪君子”。

  在后来的一次采访中,哈迪德将当时的感受形容为“局外人”,罪魁祸首是她身份中的“三座大山”——女人、外国人和挑战传统者。她相信有一个世界,“女人无论多成功都无法走进去”。

  在伦敦,就算成为“建筑界的诺贝尔奖”普利兹克奖20多年来首位女性获奖者,即便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亲自将她封为爵士,哈迪德仍然觉得自己“被视为火星人”。

  生硬率直的说话风格,让哈迪德在保守的英国社会并不受欢迎。她出了名的暴躁和挑衅更是得罪了不少人。正如有媒体所说,她与世界沟通的方式很简单:如果你不喜欢我的设计,那就自己来吧。

  在熟悉的人看来,这座火山一旦爆发,喷薄而出的不仅是战斗的怒火,还有深藏的爱意。哈迪德从不吝于表露自己的感情,无论是好是坏。一位前员工透露,她有许多亲密的朋友,与下属关系温暖友好,经常称呼员工“孩子们”,像母亲一样鼓励他们。她会是朋友生病或伤心时,第一个出现并无条件帮助他们的人。

  “每个人都知道她是个强大的女人,但她的强硬是出于职业需求。”美国建筑师托姆·梅恩说,“实际上她很有幽默感且母爱泛滥,是个非常有趣、忠诚、善良、慷慨的甜心宝贝,只不过世界上大多数人看不到这一点。”

  在耶鲁大学建筑学院院长罗伯特·斯特恩眼里,跟这个多才多艺又风趣机智的女人共进晚餐绝对是种享受,“她就像太阳,热情、慷慨、光芒四射”。

  当许多顶尖建筑师理性到被认为变得像机器人的时候,哈迪德坦白直率和无所畏惧地表达情绪,令很多人认为她 “像个真正的人”。

  面对这座随时可能爆发的火山,外界充满好奇却又时刻保持警惕。去年5月,《华盛顿邮报》刊登一篇报道,声称哈迪德设计的体育馆在修建过程中导致卡塔尔上千名工人死亡。她当机立断地把造谣者告上了法庭,强迫他收回这种污蔑之辞。不过,她为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设计的体育场,仍被谴责与女性隐秘部位过于神似。

  她的怪脾气依旧像火山一样毫无预兆地喷发。每次犯了失眠症,她就靠香烟和咖啡度过一整夜。她喜欢阿黛尔的《Someone Like You》(《像你一样的人》),曾在某一个夜晚一遍又一遍地回放。她习惯用漫不经心的大嗓门布置工作,经常把下属吓一大跳,还让他们工作到深夜甚至通宵加班。

  忙着工作,忙着和批评者斗智斗勇,哈迪德从来没停下过脚步,更没时间去度假。不久前接受采访时,她承认“也许有一天我会感觉精疲力尽,只想平静下来,什么也不做”,但只要健康状况良好就不会停下来。去世前一天,她还从病床上爬起来看设计稿。

  “这是件有趣的事。”她发出独有的尖利笑声。

  这一次,她不需要再和谁争辩了。

news.sohu.com false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https://zqb.cyol.com/html/2016-04/06/nw.D110000zgqnb_20160406_1-10.htm report 4037 在亲近的人看来,同著名的建筑师扎哈·哈迪德女士打交道,就像对付一座随时可能爆发的活火山,一点不会让人沉闷,因为“她经常像个疯子一样”,发出“怪物一
(责任编辑:郝龙 UN654)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