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第五次综合交通调查结果发布 城区潮汐交通依然突出
昨日,市交通委发布了本市第五次综合交通调查结果。数据显示,2014年,六环内工作日常住人口出行总量、每天平均出门距离以及出行周转量均较2010年有所增加,不过,增速有所减缓。另外,值得关注的是,小汽车出行比例在历次综合调查中首次出现下降。城区潮汐交通依然突出,尤其二环内出行量发生强度和2010年持平。
购物外出就餐出行强度明显下降
昨日,市交通部门发布北京市第五次综合交通调查结果。涉及人员出行、车辆出行、公共交通运行、道路交通量、车辆保有分布等多个方面。北京晨报记者了解到,这样的调查在1986年、2000年、2005年和2010年北京共开展四次。为了在北京市“十三五”交通规划制定前期开展一次全面的综合交通调查,本次综合调查在2014年启动并完成。
调查显示,2014年,六环内工作日常住人口出行总量为4445万人次,出行周转量为每公里36005万人次,较2010年均有所增加,不过,从交通委发布的五次调查结果的对比柱状图可以看出,出行距离和出行周转量增速放缓了不少。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导致出行需求增速放缓原因有多个,首先是人口调控措施初步发挥作用,人口增速放缓。其次,互联网及现代通信技术改变社会生活方式,出行率略有下降。比如,随着近几年网络购物、约餐、送餐服务的兴起,购物及外出就餐出行强度比2010年明显下降。
另外,该业内人士认为,职住分离状况略有好转,也是出行距离增速放缓原因之一。据了解,2010年本市六环内平均职住比为0.53,2014年则升为0.55。
小汽车出租车出行比例首次下降
尽管大多数市民在开车出门时依旧常遇堵车,但调查结果还显示,2010年至2014年,小汽车以及出租车出行比例在历次调查中首次呈现下降趋势,轨道交通出行比例大幅提高。
市交通委表示,自2010年底北京市采取缓解交通拥堵综合措施以来,机动车使用呈现向好发展,在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加的背景下,出现出行比例降低,日均出车率下降,日均出行次数减少,日均行驶里程降低,短距离出行占比下降的“五降低”良好局面。
数据显示,2014年底全市私人小汽车保有量为419.7万辆,较2010年增长63万辆;2014年小汽车出行比例由2010年的33.6%下降为31.5%;日均出车率由2010年的68%下降为62%;日均出行次数由2010年的每日3.49次下降为每日3.43次;日均行驶里程为45公里,较2010年下降1公里;小汽车出行中5公里以内的短距离出行占比由2010年的44%下降为39.3%。
公共自行车每辆车日均周转3.1次
市交通委介绍,截至2014年底,全市范围内已建成公共自行车网点998个,运营车辆规模达到4.3万辆。公共自行车日均周转率达每车3.1次,平均租车时长15分钟,平均出行距离3.4公里,公共自行车发展良好。
的确,无论是北京城区还是通州、大兴等地,公租自行车已经成为很多市民日常短距离出行的首选。就北京晨报记者了解到,此前通州公共自行车车卡需要到指定地点排长队办理。直到去年,为方便市民办卡,相关部门启动网上办卡业务。不过,目前通州居民想要办卡,仍需提前在网上预约,且还要排队等待一段时间,才有可能拿到车卡。
此外,交通委表示,本次调查显示,在5公里以内适宜步行和自行车短距离出行中,2014年,步行比例为58%,自行车出行比例为15%,小汽车和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分别为12.4%和11%,其中,自行车出行比例有提高空间。
城区潮汐交通
依然突出
小汽车出行比例首次下降,但为何每天在市区开车还是经常被堵在路上呢?市交通委表示,数据显示,2014年二环内出行量发生强度达到每平方公里7.6万人次,和2010年持平,是六环内平均发生强度的3.6倍;出行量吸引强度达到每平方公里10.3万人次,每平方公里较2010年提高0.4万人次,是六环内平均吸引强度的4.9倍。
交通委称,早晚高峰进出城交通的不均衡性也依然十分明显,潮汐特征最为显著的是轨道交通,其次为常规公交和小汽车,进城与出城的最大差距分别达到4.4倍、3.1倍和1.5倍。
北京晨报记者 曹晶瑞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