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短缺一直是制约内蒙古自治区发展的瓶颈,特别是高耗能、高耗水的煤化工,缺水已成这一产业的瓶颈。如今,耗资近240亿元的蒙东地区的引水工程被环保部拒批,这意味着蒙东地区更多的煤化工项目将会搁浅。但是,对于多煤但缺水的蒙东地区究竟是否需要大力发展煤化工,业内一直争议不断。
近日,在环保部例行公布的建设项目环评批复中,对于“引绰济辽”工程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给予了不予批准的决定。
“引绰济辽”工程指的是,自绰尔河引水至西辽河,向沿线城市和工业园区供水,结合灌溉,兼顾发电等综合利用。实际上是从嫩江流域的绰尔河上兴修水库,再向南引水约390公里到西辽河,年均引水5.65亿立方米,总投资237.5亿元。
绰尔河。
之所以要进行远地调水,是因为受水区内蒙古通辽市和兴安盟水资源严重匮乏,从根本上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通过“引绰济辽”工程可基本解决区内城区生活和工业缺水的问题。比如,通辽市位于科尔沁沙地腹地,人均占有水资源量分别是内蒙古地区、东北地区和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45%、51%和44%。其中,2012年总用水量已超过了多年平均水资源用量,地表水已达到开发利用上限,西辽河长年断流,地下水严重超采,超采范围达到2905平方公里。
该项目的环评报告显示,“引绰济辽”已成为蒙东最重要的水资源配置工程。据内蒙古水利厅网站,“引绰济辽”工程是国家确定的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也是内蒙古自治区列入国家规划的12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环评报告中还提到,该项目拟定于2016年6月完成各项审批程序,并于2016年开工建设的20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
实际上,水资源并非富裕的绰尔河河水,并非是用来恢复受水地区的植被,或是让西辽河复流。相反,该工程的首要任务之一是为蒙东地区发展煤化工提供水资源的保障。
“十三五”期间,内蒙古确定了加快蒙东地区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褐煤深加工等升级示范项目建设的计划。“引绰济辽”的环评文件也显示,2010年内蒙古区委提出在兴安盟打造新型煤化工基地,目前已建立5个经济开发区。通辽市也规划了依托霍林河的煤炭资源,打造国家新型煤化工等基地,目前已建立6个自治区级经济开发区。
而“引绰济辽”工程将会为兴安盟地区提供工业用水量2.12亿立方米,占该地区调入水量的87.6%。“引绰济辽”工程将会为通辽市提供工业用水量2.48亿立方米,占该市调入水量的82.4%。这似乎意味着,通过“引绰济辽”工程调入两地区的水更多的会用于煤化工行业,而生活用水仅占一小部分。
如今,环保部这一批复,使得蒙东地区正在筹建的煤化项目有了更多不确定因素。内蒙古经济信息中心研究员李强在接受中国化工报采访时称,如果“引绰济辽”工程不能实施,其受水范围内通辽市、兴安盟所在地7个旗(县)区,以及通辽经济开发区、乌兰浩特工业开发区等十多个工业园区规划的众多煤化工项目可能受到影响。尤其对该区域内正在筹建的300万吨尿素、40万吨聚氯乙烯、60万吨电石、5600万吨褐煤低温热解及产业链延伸加工、200万吨清洁煤、40亿立方米煤制气、40万吨煤气化—乙二醇及下游等项目冲击最大。
但不得不问的是,这个如此缺水且环境容量基本已到极限的地方究竟是否该大力发展煤化工呢?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煤化工研究分院洁净煤所所长吴立新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称,其曾参加过多个内蒙煤化工项目的评审,量水而行也一直是缺水地区煤化工的发展原则。总不能说因为这些地方缺水就不发展化工了,只要水资源以及环评的可行性论证都能通过,这些项目还是可以适当发展的。但也不排除地方政府过度上项目的情况,导致超过水资源以及环境承受的力度。
一位内蒙古某大型煤化工公司的负责人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表示,其曾参与过《现代煤化工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条件(试行)》(下称“准入条件”)的讨论会,其中会上就有提出过蒙东地区可能并不适合发展煤化工一事。而且已颁布的准入条件中也提到,现代煤化工项目应布局在优化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优先选择在水资源相对丰富、环境容量较好的地区布局,并符合环境保护规划。其中,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缺水地区严格控制新建现代煤化工项目。
上述人士表示,此次环保部拒批“引绰济辽”工程,其实也是从这个角度考虑的。环保部在批复意见中指出,工程实施将造成水源下游河段生态系统发生明显退化;水源水库淹没面积大,对重点保护植物影响较大;此外,受水区水资源过度开发,流域内河道断流和水环境问题已经十分突出等。
该人士也称,虽然蒙东地区缺水,并不具备大力发展煤化工的条件。但对当地政府来说,能拿得出手资源也就是煤矿了,而现在煤炭行情不济的情况下,煤化工势必是地方政府首选的发展行业。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