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要闻 > 时事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军事 | 评论

蓝皮书:财政作为土地整治资金来源不可持续

来源:一财网
  •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蓝皮书:财政作为土地整治资金来源不可持续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土地整治蓝皮书”课题组15日表示,目前由政府财政作为土地整治资金的主要来源显然不可持续。

  该课题组认为,在新时期的土地整治应探索由政府、企业、个人等多元主体形成的外包式、股份式、私营式等不同结构的PPP资金支撑模式。

  课题组称,在此模式下,政府和私人部门(企业或个人)可以依据项目特征、资金现状和发展预期设计融资方案,可以由政府全额出资企业承包部分工程(外包式),也可以制定各方资金比例和分配预期收益(股份式),或者由私人部门全额负责(私营式),从多种渠道满足土地整治资金需求,从而多元共投,保障整治工作持续有序地推进。

  土地整治蓝皮书是全面反映2015年中国土地整治发展实践、综合成效、探索创新的年度性研究报告。

  蓝皮书课题组成员、中国人民大学严金明教授表示,未来中国土地整治定位要从“土地本身”到“高位统筹”,从“注重数量”到“四位一体”,从“以地为本”到“以人为本”,从“粮食生产”到“永续发展”,从“保护耕地”到“优化三生”,从“单项推进”到“要素综合”,从“项目承载”到“全域协同”,从“同质同化”到“差别整治”,从“自上而下”到“上下结合”,从“财政负担”到“多元共投”。

  严金明解释说,土地整治应总体定位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抓手,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平台,实现生态文明的建设路径,提升民生福祉的发展动力,加强政府治理的突破窗口,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工具。

  他说,“十三五”土地整治转型理念应融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理念,以环境污染治理与景观生态质量提升为土地整治核心导向,以改善民生条件、实施精准扶贫和维护乡土文化为土地整治根本核心,以统筹保障“一带一路”等国际国内重大战略的落地实施为土地整治重要任务。

  此外,土地整治应兼顾保障粮食供给安全、城市发展安全、生态环境安全,通过在空间划定“耕地保护红线”作为“生产线”,划定“城市发展边界”作为“生活线”,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作为“生态线”,实现在生产上进一步严格保护耕地,提升耕地质量,适度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

  严金明说,土地整治应在生活上进一步优化空间形态与建设用地结构,提升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城乡生活“人物”并进。在生态上要破解城乡生态空间萎缩、污染问题突出与景观破碎化的问题,通过建设绿色基础设施,强化生态化土地整治技术的应用,最终实现整个区域生态、生产和生活的同步重构。

  严金明认为,土地整治的对象不应禁锢于耕地、集体建设用地等单个要素,要实现“山、水、田、路、林、村、城”七要素综合整治,即在整治区域中综合国土、农委、林业、水利、环保等各个部门合力,同步推进山体、水体、农田、道路、森林和城乡居民点、工矿用地等多种类型的整治,实现生产集约、生活提质、生态改善的“三生”目标。

  “应转变以具体单个项目为整治范畴的固化思维,转向全域规划、全域设计和全域整治。”严金明说,土地整治的模式设计要摆脱千篇一律、城乡雷同的同质化趋势,必须转向差别化保护城乡景观特色和传承乡土文明。高度重视保护历史沿革、民俗风情、古建遗存、村规民约、家族族谱、传统技艺、古树名木等诸多方面的乡土文化,大力鼓励土地整治以保护乡土文明为前提,创新性构建独特模式,构建具有地域特征的自然风貌、建筑民居和传统文化,留住以土地为载体的“乡愁”。

news.sohu.com false 一财网 https://www.yicai.com/news/5043998.html report 1591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土地整治蓝皮书”课题组15日表示,目前由政府财政作为土地整治资金的主要来源显然不可持续。该课题组认为,在新时期的土地整治应探索由政府、企
(责任编辑:窦远行 UN833)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