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016年8月2日,巴西里约热内卢,奥都德罗莫村两家“钉子户”的房子正在被拆除。他们已迁入了专门为他们修建的安置房中居住。
在里约奥运村附近的一座教堂内,奥都德罗莫村(Vila Autodromo)的村民手拉着手,正为庆祝胜利而感恩祈祷。只是,他们庆祝的不是获得某场竞赛的冠军,而是成功地保卫了家园。当地时间2016年7月31日,巴西里约奥都德罗莫村,一座尚未整修完毕的教堂内,牧师正带领十几个村民进行弥撒仪式。这是该贫民窟唯一没有被拆除的建筑。
对于这些村民而言,这场所谓的“胜利”却也是悲欣交集。奥都德罗莫村一度因为渔业而繁荣,曾有600户人家在此居住。然而,为了配合奥运会项目的建设,这些房子被推土机夷为平地,改建为停车场和通往奥林匹克公园的公路等。
并不是所有的原住民都同意了拆迁方案,政府的施压并未对20家“钉子户”起作用,他们拒绝搬到附近的塔楼居住,或是领取一定的补偿款。因此,在新铺设的柏油公路两侧,当地政府为“钉子户”们新建了一批安置房。当地时间2016年7月16日,巴西里约,20座安置房的鸟瞰图。
居民Denise在离开教堂后说,“这不是一场简单的抗争,我觉得是神帮助了我们”。一天前,这位66岁的老妇人目睹了她曾经住了26年的家,在挖掘机挖斗的工作下迅速消失。当地时间2016年2月25日,巴西里约奥都德罗莫村,部分房屋已被拆除。
Denise说,“新的安置房很棒,老房子已经摇摇欲坠了,但是充满了回忆”。谈及里约市长Eduardo Paes,Denise表示她并没有什么客气话可以说。在Paes的主持下,作为2016年奥运东道主的里约变成了“大工地”,上万里约市民因此搬迁。
尽管没有正规的卫生机构,奥都德罗莫村并没有像其他贫民窟那样,饱受毒品泛滥和治安问题的困扰。里约热内卢共有600万人口,其中的五分之一都生活在贫民窟。建设前后的对比图。上图摄于2014年6月27日,图片中下方即为奥都德罗莫村所在地。下图摄于2016年7月16日,奥运场馆已经建立好,中下方两排白色建筑即为安置房。
当地政府为承办里约奥运会所筹的120亿美元资金中,绝大多数都属于私人投资,并以土地和物产的开发权为代价。在奥运会结束后,附近的奥运村将会变成豪宅销售。
2009年,当里约赢得了奥运会的举办权后,奥都德罗莫村的村民被告知他们的住所被规划为停车场、道路或是景观公园。政府为他们提供了两种补偿方案,一是几公里外的公寓,而是直接的经济补偿。当地时间2016年7月29日,巴西里约,儿童在奥都德罗莫村玩耍,不远处就是新建的奥林匹克公园。
居民Maria Adriana站在她新家的草坪前说, “这对于我们而言并不容易,所以我们对自己的据理力争感到骄傲,我们唯一的诉求就是继续住在这里”。
然而,并非所有的事情都那么完满。离新居几米远的地方,有一条布满垃圾的臭水沟,河道附近蚊虫肆虐。水污染依旧是困扰里约奥运的大问题。当地时间2016年3月8日,巴西里约奥都德罗莫村,当地警卫在拆迁现场维持秩序。
当局部署了数百警卫推进奥都德罗莫村的重建,这种对原住民的驱逐,也招致了民众对政府的批评,认为里约奥运的筹备方式过于简单粗暴。当地时间2016年8月2日,巴西里约,居民Carlos Augusto(左)在拆迁现场情绪激动。
今年53岁的Carlos Augosto已满头白发,他推车独轮车,把微波炉从旧居搬到新家。他说,“我们对事情处理的方式表示愤怒,这太过残酷了”。他走过自家绘有巴西国旗的墙,墙上还写着一句标语“回忆永远不会褪色”。Carlos认为过去村子的繁荣景象已一去不复返,因为规模大大缩小了,“所幸的是,我们这些斗士还在”。当地时间2016年1月28日,巴西里约,57岁的Marcia Lemos站在自家院子的游泳池边,后方正在进行奥林匹克工程的建设。
经商的Marcia Lemos是最后一位没有与当局达成协议的居民,她拒绝了赔偿报价,认为报价还不及自己家所值的一半。她在湖边有一套房产,里面有游泳池和水果树,但在政府切断了水电后,她被迫在里约西部租了一套小公寓,与母亲和三个孩子住在一起。Marcia Lemos说,“我会继续斗争的,如果我死了,我的子孙也会斗争到底”。当地时间2012年4月19日,巴西里约,拆迁之前的奥都德罗莫村,一名男子骑着自行车路过,墙上涂鸦所绘的是巴西足球运动员罗纳尔迪尼奥。
当地时间2016年8月2日,巴西里约,居民Wanderson Augusto带着他的两只猫搬迁至新居。
当地时间2016年7月31日,巴西里约,65岁的Jose Gomes在新居的前院打盹。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