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战友王裕田书信的陈以修和老伴马玉兰很开心。 张颖 摄
中新网沈阳8月16日电 (张颖)看着手中的一张黑白结婚照片和一封发黄了的书信复印件,现居沈阳的93岁驻印远征军老兵陈以修很感慨。这封信来自他的战友王裕田,发信时间是1948年,距今已经迟到了68年。
照片上,新郎王裕田和新娘笑意盈盈,像羊皮卷般发黄的纸张上,毛笔字整齐而庄重,王裕田在信中告诉同为新一军50师第149团的战友陈以修,正在长春被围的自己和一位护士姑娘结婚了。
这封信是吉林省档案局的王满、张帆8月16日送到陈以修手中的,他们专程从长春赶到沈阳。吉林省档案局去年开始发起“家书回家”活动,为抗战老兵寻找当年失落的家书。其中“寻访1948长春家书”活动,是将在1948年解放战争时期由于长春城被围困五个月而未能送达的家书送给它的主人。这些没有寄出的家书中,主人在辽宁的有298封,其中包括沈阳235封、锦州24封、抚顺14封、葫芦岛11封。据王满介绍,由于线索比较少,在辽宁能寻找到的家书主人只有两三位。
在接到吉林省档案局的电话之前,陈以修压根不知道这封信的存在。当天,收到家书的他很激动,“这是一段历史啊,都过去这么多年了!”
陈以修和王裕田是湖南老乡,共事6年。1944年,两人一起从云南奔赴印缅战场抗日,陈以修是军医官,王裕田是卫生兵。他们共同参加了孟拱河谷战役、密支那战役和西堡战役。1945年日本投降后,两人随部队驻扎在广州,1946年2月,部队乘艇北上抵达秦皇岛,又被火车运到东北,卷入了内战。1947年底,陈以修被部队调回沈阳,但怀孕的妻子马玉兰作为军人家属被命令留在长春,直到长春城被围困,同样被围的还有战友王裕田。
“他在家书里说他结婚了,给我讲了长春被围的情况。”陈以修说。在长春铁路医院任护师的妻子马玉兰后来带着刚刚出生的儿子,买通了一位在红旗街赶大车的车夫,偷偷离开了长春城,86岁的马玉兰回忆,自己当年哭着走了好几天,“我就抱着孩子,拿着暖壶和一个洗脸盆走的。”
陈以修猜测,王裕田写的信可能还没有寄出来,就被截获,最后被吉林省档案局保存至今。从长春出来之后,两人再也没有联系过。有人说,王裕田去了天津,那是他妻子的娘家。上世纪90年代末,陈以修和马玉兰特意去天津和北京寻访过战友,但杳无音讯,最后他们听说,王裕田“已经没有了”。
吉林省档案局的王满告诉记者,寻找老兵的家书活动是从2015年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和网络合作的,主旨是为了关爱抗战老兵,实际上寻找活动已经进行了多年,但由于媒体不发达,能找到的家书主人非常少。“家书应该回到本人的手里,虽然原件已纳入档案,但我们把复印件送到老兵的手里,也是对他们当年与亲人、好友、战友之间感情的一份慰藉。”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