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长期以来的户籍二元体制得以终结。
昨日,北京市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出台,《意见》明确,北京将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
而随着北京的户籍制度改革方案姗姗来迟,截至目前,全国已经有30个省份出台户籍制度改革方案。据《新京报》统计,具体为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江西、湖南、湖北、广东、广西、黑龙江、吉林、辽宁、重庆、云南、甘肃、青海、福建、江苏、安徽、贵州、四川、新疆、宁夏、浙江、海南、内蒙古、天津、上海、北京,各地普遍提出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
户籍制度一直被认为是社会不公的主要表现之一。自上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实行以来,农民被长期限制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许多农民工及其后代在一个城市生活多年,却因没有户口而无法享有和城镇居民相同的教育、就业、医疗、养老权利。
在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看来,“城乡一体化”的户口登记制度在本轮户籍制度改革中意义非常大。
“这结束了中国自上世纪50年代起的户籍二元体制,这不仅是相关部门工作内容上的合并,更是常年来固化在不同户口上的利益的重新调整、分配。”他指出。
实际上,早在2014年,国务院出台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就提出,中国将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在城镇化成为中国最重要的战略之一之后,高层希望借此将中国经济由依靠出口向依靠内需转变。
去年11月,在中共中央发布的“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成为关注重点。这项改革要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并与城镇居民有同等权利和义务。
2016年4月,国家发改委规划司司长徐林曾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开表态称,今年首要任务,是使所有的地方都能够出台具体落实国务院户籍制度改革的做法和政策。
按照国家版的户籍改革意见,要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
实际上,各地在落实国务院文件上对于开放户籍制度都有各自的小算盘,这也使得政策总体进展稍显缓慢。人们担心的是,农村城镇化可能导致的农民“失地”问题,还有分析人士认为,中国的户籍制度改革使得农民向城市转移,将提振二三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外界也担心,三、四线城市可能会有大量人口进入,而这会推高城市的房价。
但是专家也表示,没有必要对上述问题过度担心。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居民制度不是剥夺农民的财产,而是给予农民平等的身份,平等的待遇。“居民户口既不是变成非农户口,也是过去概念的城市户口,而是强调在国土范围内,都是平等的身份。”
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陆杰华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他指出,户籍改革有不同的路径,即使放弃土地,也不应该像过去那样简单给予现金补偿,肯定要在社保、基本公共服务上拉近和城里居民的差距,否则仅仅给房子、给钱,福利待遇却没有跟上,农民也不会愿意。
而对于农民向城市转移会推高房地产,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王太元认为,一些城市不大可能因为农民进城导致房价大涨,相反却可能促进小城市政府保障房的发展。
在专家看来,户籍制度改革的核心是建立与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相适应的一系列制度保障,因为这些才是捆绑在户籍上的利益。北京最新公布的《意见》就提出,下一步将建立与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相适应的教育、卫生计生、就业、社保、住房、土地及人口统计制度。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的《意见》还提出,要严守人口总量红线,积极推动“人随功能走、人随产业走”,不断降低中心城区人口密度。《意见》称,到2020年,北京全市常住人口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城六区常住人口在2014年基础上下降15个百分点左右。
在中国,日益增加的人口压力已经成为了施压特大城市的一把“利剑”。
《关于北京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上半年执行情况的报告》指出,尽管北京市2016年上半年常住人口增量、增速较上年同期均有所降低,但总量仍持续增加。从布局看,上半年北京城六区人口减量占全年任务的比重较低,年底实现城六区人口由增转降、完成全年的调控目标,任务十分艰巨。
毫无疑问,决策者希望中国特大城市的人口调控应通过优化人口空间布局,改善人口结构,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匹配平衡。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