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军事 | 评论

鲁迅长孙:鲁迅等先贤被恶搞令人愤怒 我们应鞠躬

来源:澎湃
  •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鲁迅长孙:鲁迅等先贤被恶搞令人愤怒,我们应鞠躬敬礼

  9月23日,纪念鲁迅诞辰135周年暨逝世80周年的2016鲁迅文化论坛在京召开。鲁迅长孙、鲁迅文化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周令飞在“在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主题演讲中表示,鲁迅文化正面临两极化:一方面“鲁迅”变成了一个高高在上的学术符号,令普通人望而生畏;另一方面,它又变成了一些人戏谑的话题,被不断地拿来质疑、恶搞,甚至被年轻人视为老掉牙。

  结合雷锋、狼牙山五壮士、刘胡兰等伟人先烈近些年被人恶搞抹黑的现象,周令飞表示愤怒和难过。他以托尔斯泰等为例,指出在外国,民众对先贤是绝对的尊重和发自内心的热爱。周令飞认为,改变这种局面需要使用更加平易近人更接地气的传播方式,让人们与这些伟人先贤距离更近一些。鲁迅文化不仅需要“鲁研”,更需要“鲁普”。

2016鲁迅文化论坛在北京召开。 国际在线图
2016鲁迅文化论坛在北京召开。 国际在线图

  以下是演讲实录:

  今年是鲁迅诞辰135周年、逝世80周年,在这样一个值得纪念的时刻,我们的目光聚焦到了鲁迅的身上。我们特别邀请了国内和国际鲁迅研究的资深专家、青年学者,以及社会各界人士,一起探讨鲁迅的思想精神对中国、对世界、对现实、对未来的意义。今天的主题是“在过去和未来之间”,我谨代表鲁迅文化基金会、鲁迅家属,作一个简短的发言,抛砖引玉。

  很多年里,有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我心头,那就是鲁迅对于当代中国人而言,究竟具有怎样的意义?我们应该如何与他沟通对话,如何面对他留下来的丰厚的文化遗产?而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先回顾鲁迅过去为我们做了些什么。

  在文学上,鲁迅毫无疑问是中国20世纪最有代表性的作家,他为我们留下了一千多万字的著述,首开白话小说创作的先河,译介了许多国外经典,撰写了大量的杂感文章,在当时乃至现在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思想上,他揭露社会的黑暗腐朽,批判国民的劣根性;他大声疾呼精神界战士,建立“人国”;他是中国人精神上的良医,每当我们感受到这样那样的社会病痛,寻求破解良方的时候, 都能从先生那里获得启示。

  那么在鲁迅走之后的这么多年,我们为鲁迅,做了些什么呢?诚然,这里有着对他的文学作品的研究,有着对鲁迅精神的纪念与追怀,然而鲁迅在国人心目中的形象,却渐渐走向了两个极端:一方面“鲁迅”变成了一个高高在上的学术符号,令普通人望而生畏;另一方面,它又变成了一些人戏谑的话题,被不断地拿来质疑、恶搞,甚至被年轻人视为老掉牙。

我在去年的论坛上,讲到一些微信公众号打着鲁迅的名号发一些恶俗的文章,这令我很愤怒,也非常难过。事实上近年来,不止鲁迅,中国许多的英雄人物、伟人先贤们,都陷入了被人恶意扭曲、不断抹黑的窘境,有人嘲笑雷锋是傻大冒,污蔑刘胡兰和狼牙山五壮士,仿佛抹黑他们,能成就自己的时尚与高大,以至于人大代表提案,要立法制约这种现象。

  我想,究竟怎样,才是我们与英雄和先贤们的正确的对话方式?究竟怎么做才是对他们最好的纪念呢?最近几年,我走访了不少国家,想了解他们是如何纪念自己国家的先贤,他们如何处理历史上的伟人与当代人之间的关系。我考察了雨果的故乡,参观了“维克多 雨果之家”;我到访了巴黎著名的“先贤祠”;我也造访了俄罗斯托尔斯泰的故乡,拜谒了托尔斯泰墓……

  在这些地方,我非常惊奇地发现,当地的民众,对于他们的先贤,是绝对的尊重,更有着发自内心的热爱,那些伟大的先人,并非课本或纪念馆里抽象的符号,而是与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比如法国文化部曾将雨果诞辰200周年的那一年定为“雨果年”,专门成立了全国纪念委员会,在近300个城市举办600多项雨果纪念活动;考察托尔斯泰庄园时,我第一次了解到这个占地338公顷的巨大庄园,完全按照托尔斯泰的愿望,保持原样,即便从沙皇时代到现在历经了几代政权的交替,俄国人也坚决不侵占庄园的寸土面积,或损毁其设施,人们像几百年前一样在此工作和生活,每个人都能讲出他心中有关托尔斯泰的历史;而当我行走在莫斯科红场的无名烈士墓前时,看到一对对穿着婚纱的新人们约定俗成地在此致敬献花,他们认为,没有这些英雄,就没有他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正如墓前刻着的一行文字:“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绩永世长存。”……在这些地方,伟人英雄与民众之间的距离是如此之近,对民众而言,他们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存在于人们的心间,如此“接地气”的敬意,体现了人们对先辈们由衷的崇拜和感激;与此同时,先辈们智慧与精神,也得以一代代地传承,成为这个民族前进的最强大的动力之源。
鲁迅长孙周令飞在“在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主题演讲中。 国际在线图
鲁迅长孙周令飞在“在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主题演讲中。 国际在线图

  我由此深深地感觉到:重要的不仅仅是我们应该对自己民族的伟人先贤们心怀敬意,重要的还有我们如何去纪念,如何让更多人了解像鲁迅这样的先辈们的事迹和成就,并将他们的精神传承发扬下去,让他们都能成为我们生活上的伙伴,精神上的向导。这并非一朝一夕的工作,而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并非某个家族的事业,而是每个人都应该肩负起来使命。习近平总书记说:“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 鲁迅曾经站在时代的转折点,引领着中国人的精神从古旧走到新生;现在的我们,更应该继承他的理想和信念,去开辟更多的可能。

  因此,站在历史与未来之间,在鲁迅诞辰135周年逝世80周年纪念年之际,我认为,当下最重要的工作,是应该让我们的心目中的鲁迅形象回归他的“本色”:一位才华横溢的作家,精神上的导师,生活中的朋友,敢爱敢憎,敢说敢言,风趣幽默,个性鲜明。我们对鲁迅的解读也不仅要有“鲁研”,更要有“鲁普”,即鲁迅的普及,就是以一种更为平易近人的方式,向广大人民传播鲁迅的精神人格和智慧,引起他们的兴趣与注意,从而促进鲁迅精神的传承。这正是我和我的父亲创立上海鲁迅文化发展中心以及鲁迅文化基金会时所抱有的心愿。最近几年,我们开展了许多文化普及活动:开讲座,办展览,举行大师对话,发起文化论坛,今年十月我们还将举办四个城市的文化长跑,十二月将在国家大剧院奏响鲁迅交响乐组曲。我想,通过这些普及活动,才能让大家由接触到理解,由理解到敬重,由敬重到发扬,这才是我们今天与鲁迅对话的最好的方式,才能使鲁迅以及其他像鲁迅一样的伟大先人留下来的宝贵遗产得到最好的继承与传播。为此,我有几点建议,供大家一起探讨:

  1、充分利用新媒体在新时代做好鲁迅的普及工作,在海内外讲好鲁迅故事。我时常在想,科学家们在做科研的同时,也会写一些科普读物,鲁研学者们是否可以考虑在写论文的同时,针对年轻人的阅读习惯写一些“鲁普”读物呢?

  2、全国高中新课改之后,针对语文课本中的鲁迅教学也应该发生相应的变化,比如从以往的注重知识传授,转变为更注重培养兴趣,让学生们主动参与到鲁迅阅读中。期待各位一线教育工作者能在这方面做出更多努力。

  3、引导社会舆论重点关注鲁迅的“立人为本、独立思考、拿来主义、韧性坚守”精神,在“十三五”期间,在创新中国的历史时刻,充分发挥鲁迅思想精神的引领作用。

  4、讲好中华故事,拓展大师对话范围,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大思路下,做好鲁迅思想文化的国际传播,加强文学领域的相互交流借鉴。

  5、鲁迅文化基金会力图打造一个跨界平台,让学术界和企业界联手,发挥各自优势,一起去创造新的文化成果。我们近期正在编辑出版《世界鲁迅研究丛书》,建设左翼文献数据库,也是采用了这样的思路。我们希望充分发挥这个平台的优势,做好文化的普及与传播工作。
位于上海鲁迅公园的鲁迅先生雕像。 视觉中国图
位于上海鲁迅公园的鲁迅先生雕像。 视觉中国图

  鲁迅是属于已经过去的那个时代的一员,但鲁迅也是属于现在的,是我们理应铭记和尊崇的对象,鲁迅更是属于将来的,他恰似一道不灭的火炬,在不断的传递中照亮未来的路途。

  最后,让我们站在这过去与未来之间,向着那些伟大的先贤和英雄们,鞠个躬、敬个礼,大声地说一句,在我心中,永远有您!

news.sohu.com false 澎湃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533556 report 4272 9月23日,纪念鲁迅诞辰135周年暨逝世80周年的2016鲁迅文化论坛在京召开。鲁迅长孙、鲁迅文化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周令飞在“在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主题演讲中
(责任编辑:刘盛钱 UN649)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