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渭南11月21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我急人家不急,本该早就建好的公租房,人家就敢一停工好几年。”说这话的是陕西渭南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私企白领李晓静(化名),2年前(2014年)她开始申请单位附近的“滨河新城”公租房,谁知道本应在2013年6月建好的项目,却在2014年底停工了,李晓静多次找开发区管委会,得到的答复都是“等”。据了解,这个总投资高达1.86亿元的保障房项目,开工已经五年,因“政府当初的相关承诺未能兑现的问题,和代建方产生‘经济纠纷’”,导致项目多次停工。昨天(20号),开发区管委会回应“将努力沟通协调,争取早日复工”。
纵横点评:虽说住房消费已经进入了市场化时代,但住房,特别是保障性住房仍然具有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的性质,让群众“居者有其屋”,政府责无旁贷。实际上,在这个问题上,也不能说渭南经济技术开始区不重视,就在今年9个月前,渭南经济技术开发区列出的2016年10项重点工作中的第四项中,还说要“推进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房建设……建成滨河新城、医院和学校3个保障房项目,解决辖区企业、学校、医院职工及外来务工人员住房难问题。”但所谓重视,也有两种,一种是挂在口头上、写在报告里,资金筹集不力,干起来拖拖拉拉。另一种是既有承诺,又有雷厉风行的行动。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