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张 雯 每日经济新闻编辑 贾运可
2月5日,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文件题为《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新世纪以来连续第14年一号文件聚焦“三农”。《意见》强调,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长期过程,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协调好各方面利益,面临许多重大考验。《意见》提出,将进一步优化农业区域布局,科学合理划定稻谷、小麦、玉米粮食生产功能区和大豆、棉花、油菜籽、糖料蔗、天然橡胶等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自提出以来,始终在政策层面获得高度关注。在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即被列为2017年的四大重点工作之一,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也强调了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意义。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主线
《意见》指出,当前农业的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为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
“近几年我国在农业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虽然开了头、有进展,但需要在发展目标上再聚焦,在工作路数上再理清,在政策举措上再加力。”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央农办主任唐仁健表示,“只有牢牢把握住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为整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好先锋、提供支撑,才能开辟出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境界。”
《意见》指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变化,以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为主要目标,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根本途径,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
在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原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陈锡文看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坦率地说不是为了多和少的问题,其内在的要求是提高质量、确保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但更重要的是从整体上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整体上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去年我们粮食缺口500亿斤,但却进口了2500亿斤,这是为什么?”陈锡文指出,这表明我国的粮食供给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市场需要的产品产不出来;二是农业的总体效益比较低,价格上缺乏竞争力,产得出来未必卖得出去。现在的问题不是总量不足,而是品种、质量、效益的结构性问题。
针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的种种问题,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主要着力点要定位在优化农业生产,加大力度推进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和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收储制度改革,深化涉农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更多地依赖社会化服务发展来解决农业化学投入物滥用和过量使用难题,针对农业农村发展的突出瓶颈和限制因素设计新机制、实施新政策。”
将划定重要农产品保护区
《意见》指出,优化产品产业结构,着力推进农业提质增效。将进一步优化农业区域布局,以主体功能区规划和优势农产品布局规划为依托,科学合理划定稻谷、小麦、玉米粮食生产功能区和大豆、棉花、油菜籽、糖料蔗、天然橡胶等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并对功能区和保护区内地块全部建档立册、上图入库,实现信息化精准化管理。值得一提的是,在此前的中央农村工作会上,亦提出要立足比较优势,优化区域结构,重点建设好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设立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的信息,对我国的大豆、蔗糖、棉花等重要农产品无疑是一个重大利好。
在进口大豆连年“攻城略地”的压力下,中国大豆种植面积连年萎缩。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2015年我国大豆种植面积和总产量进一步萎缩,大豆总产量降至1100万吨左右,创近22年新低。大豆之外,棉花和糖料蔗也各有各的难处:棉花产能、植棉意向、纺织用棉三者都在减少,而进口棉在国内长驱直入;糖料蔗,种植成本上升、种植面积下滑,“甜蜜事业”收购价逐年下跌。
而在建设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的政策引导下,粮棉油糖等重要战略农产品将获得产区比较优势。
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此前就表示,“划定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要顺应区域产业转移、产业升级的大趋势,放眼今后10年甚至更长时期,突出生产条件、生产成本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区,突出保护东北大豆、新疆棉花、长江流域油菜籽、广西和云南糖料蔗等重点产区,发挥比较优势。”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