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3月8日消息(记者 张雷)“河北当地老龄化的趋势非常严重,全省老年人口已经达到1400万人,而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则达到140万。”昨天(7日)下午,河北省民政厅厅长赵风楼给出的一组数据,令人担忧。
“这些老人急需养老机构为他们服务,但目前养老产业的发展和政府补贴规模,却远不能满足这些老人的需求。”作为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河北代表团代表的赵风楼在接受央广网记者专访时表示。而他也把“政府加大对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等老人护理补贴和民办养老机构建设补贴投入”作为自己的建议,提交全国人大。
发展养老产业就是解放生产力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上,赵风楼用了“非常严峻”四个字来表述。“数据显示,全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超过2.2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6%以上,而其中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接近4000万。”
近年来,我国政府通过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城乡低保等社会保障制度,解决了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问题。但养老产业的发展,却远远无法满足目前的社会需求。
“1978年我国开始实施‘计划生育’,39年过去了,我国家庭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421’家庭(4位老人,1对夫妻,1个孩子的家庭构架)大量增加。”在赵风楼看来,一个失能老人的出现,也许会让整个家庭面临艰难选择。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劳动强度增强,一对夫妻既要工作,还要照顾未成年子女,并抽出时间照顾和陪伴老人。“一旦老人失能,亲人子女要么格守孝道,牺牲事业,照料老人,要么背负不孝之名,继续投入工作。发展养老产业,政府加大对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半失能老人护理补贴投入,既可以解民生之忧,也能让更多人从沉重的家庭负担中解放出来。”赵风楼说。
2017年失能半失能老人补贴标准翻倍
赵风楼表示,2017年河北省将继续完善养老政策,“对于入住养老机构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河北省将加大护理补贴投入,2017年争取翻一番,从原来的100元提升至200元。”
“不仅仅是地方财政要加大补贴力度,国家层面也应建立统一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补贴机制,及时调整补贴标准。”赵风楼建议说。
“一方面,要坚持城乡一致。破除地域、城乡二元结构,统筹考虑城乡养老需求。另一方面也要实施分类保障,建议对失能老人按照《老年人能力评估》评估后,根据轻度失能、中度失能、重度失能三个等次给予不同档次的护理补贴。”赵风楼告诉记者,“在补贴机制中,还应考虑却别困难家庭和一般家庭,以及东、中、西部省份的财力状况。”
民办、公办养老机构要一视同仁
“养老产业如果只靠政府一家,肯定办不好,要把社会资本引进来。”赵风楼认为,目前大量的社会资本已经把目光对准了养老产业,但因为早期投入大,收益见效慢等因素一直处于观望状态。
“因此,政府一方面应该加大对养老机构的政策和资金支持,而另一方面,也应该对公办、民办养老机构做到一视同仁。无论是土地政策还是准入机制,公办和民办都应该处于同一个起跑线上,解除民间资本的后顾之忧。”赵风楼表示。
而针对前期高额投入的问题,赵风楼建议国家财政每年安排一定数额的资金,重点支持养老机构,对东、中、西部省份分别按照每建成一张床位给予5万、7万、9万元标准的建设补贴。
环京津将建成21个医养结合型示范基地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战略对于河北养老产业来说是一个机遇,河北要有所作为。”
采访中,赵风楼不止一次提到了京津冀协同发展。在他看来,河北承担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任务,北京高昂的生活成本和拥挤的生活环境,也会使得一部分老人想要到环境更舒适的地方养老,而河北无疑是首选之地。
“在十三五期间,河北规划在环京津的21个县,每一个县都要打造一个医养结合型的示范基地。比如保定涞水,承德滦平,张家口怀来等等。”赵风楼说:“因为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有些县甚至已经和北京通了公交车,建成了半小时交通圈。这也使得这些地方养老产业发展迅速。”
记者了解到,去年河北省社会资本投入养老机构建设的资金已经达到60个亿,并保持迅猛的增长势头。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