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为体现大价值 让座日传递爱心
原标题:小行为体现大价值 让座日传递爱心
(编者:原文时间:2013-03-22)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蔺博)也许您还记得,不久前,郑州一名网友在微博上上传了一段视频,说的是在挤满乘客的公交车上,一位年轻女孩因为没有给一名60岁左右老人让座,结果被老人拽住头发暴打,最终被其他乘客分开才作罢。这一事件,再次引发人们对让座问题的关注。今天(3月22日)恰逢由北京市交通委、市运输局等单位联合发起的“让座日”,下面我们就特别关注一下让座这个话题。
如果您选择公共交通上下班,您为需要帮助的乘客让座了吗?北京市交通委从2008年2月开始发起让座日活动,即每月22日在公交和地铁开展宣传活动,以引领文明交通,让“让座”成为一种时尚,一种人们自觉的活动。
应该说,绝大多数人都认同乘坐公交出行时,应该为老、弱、病、残、孕乘客主动让座的观点。不过,随着时代的变迁,这种观点也在发生着变化。
在以前,年轻人为老人让座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但现在的一些年轻人有着不同的看法。在外企工作的皮先生就认为,让座的对象应该因人而异。
“比如说老大爷、老大妈站在我身边了,他们确实是因为车走来走去站不住,我可能就会从潜意识里给他们让座,但一些活蹦乱跳的小孩儿、包括一些看着年龄没有那么大、腿脚也挺利落,比如说四、五十岁的大爷大妈,我觉得也就这么两站地的事儿。大家都是坐车,既然你出来了,那肯定不会说你不坐着就怎么样了,乘坐交通工具就应该首先要想到可能会没有座儿。”
既然有年轻人不想让座,相应的,一些认为自己应该受到照顾的人就可能不满意。媒体就曾多次曝光批评拒绝为老、弱、病、残、孕乘客让座的乘客,更极端的事件是有人为了一个座位大打出手,致使该不该让座成为当下社会上的一个热点话题。
对于目前这种现象,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肖鹰表示,让座问题虽小,但体现的是社会价值的取向问题,这个问题目前之所以突出,是因为如今把道义看作利益的社会意识还很淡薄。
“在一个文明的社会中,我们利和义都需要,但是我认为在让座和不让座这个行为上,我主张:当一个有能力、有体力承受站着乘车,而面对一个没有能力或者是有危险站着乘车的人来说,我认为他是应该让座的。让座虽然是牺牲了个人的利益,但它传达了、表现了一种社会价值,就是社会当中的人和人之间一种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因为一个健康的社会、一个安全的社会、一个有意义的社会应该以义为一个价值选择的基础来建立的,所以让座虽然是一个小的行为,它实际上是透现了我们这个社会究竟是以利为价值选择的基础还是以义为价值选择的基础,小行为它实际上是反映了社会的价值选择趋向问题。所以现在我们社会让座问题为什么这么突出,并不是因为更多的人工作辛苦了,并不是因为我们的座位少了,我认为还是我们这种选择以义为这种人生价值的社会意识现在还很淡薄。”
不过,我们也发现,随着现代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加,老年人似乎也越来越可以理解年轻人在公共交通上不让座的行为。王先生已经进入耄耋之年,他告诉记者:“没有强求人家(让座)的意思,这个(让座)主要是靠人家的自愿,现在年轻人确实是压力很大,工作也很忙,如果说咱们岁数还不是十分大,还能承受,咱们也就让年轻人在车上多休息一会儿,人家不让的话咱也别强求人家;如果真正(遇到)上80岁的(老人),我认为从咱们年轻的角度上还是应该让一让。”
其实,因座位产生的公共矛盾可以通过其他的途径来解决。在北京客运公司工作的杨女士就建议,老年人可以选择不同的时间段来乘坐公共交通。
“我觉得人身都有父母,我也特别希望他们来回出去走走玩玩儿,年轻人现在社会压力也挺大,也挺不容易的。我们也觉得这一小时,有时候堵车两小时,我们从心里上也觉得让他们让座特别的不舒服,就觉得呼吁老年朋友们在孩子们上班的时候适当的给他们一点儿宽松的时间。咱们尽量能做到都平衡一点儿,让社会都和谐一点儿。”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