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新闻 > 砥砺奋进的五年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军事 | 评论

奋进的五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不让一个人掉队

来源:人民网 作者:光明日报
  •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砥砺奋进的五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不让一个人掉队

  开栏的话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开辟了治国理政的新境界,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中国社会面貌和中国人民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今天起,本报开设《砥砺奋进的五年》专栏,推出系列报道,全景展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生动实践和伟大成就,充分展现人民群众生活的新变化和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深入挖掘在攻坚克难、改革发展中涌现出来的典型经验和先进人物。

  4335万人,是2016年底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数量,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难啃的“硬骨头”。

  “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农历猴年春节即将来临时,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省井冈山市茅坪乡神山村,用这样一句庄严承诺给贫困群众带来满满的希望。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让一个人掉队。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各地瞄准贫困人口,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末的9899万人锐减到2016年末的4335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末的10.2%降到2016年末的4.5%,减贫成效举世瞩目。

  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动员令已经下达。在脱贫攻坚的理念创新和模式创新中,我国脱贫攻坚的顶层设计日益清晰;在因地制宜、精准“滴灌”的部署和举措中,一份份满载牵挂的援助,正翻山越岭,风雨兼程。

  理念创新、模式创新:

  脱贫攻坚顶层设计日益清晰

  5月的河南省新县周河乡西河村凉风习习,空气中夹杂着青草的气息。新县位于大别山腹地,是全国贫困县,长期的封闭让西河村成为贫困村。

  3年前,在发展全域旅游,打造旅游经济带动下,西河村成为全县重点规划的26个村落之一。在政府和合作社的引导下,村民陆续开始开办农家乐和民宿,西河村民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今村里的路平整宽阔了,管网都铺到地下,合作社修建了特色大食堂,开了咖啡厅,酒店也对外营业了。”受益于乡村旅游的村民刘玉梅满面笑容。

  西河村的变化源自中央确定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源自不断进行的扶贫理念创新和模式创新。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中央把扶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实际、最重要的工作来抓,政治上高位推动,在世界上很少有国家能够做到。”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接受采访时说。

  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到贵州考察并召开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他在会上强调,“十三五”时期是我们确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节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握时间节点,努力补齐短板,科学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2015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重申了这一目标。

  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央不断创新机制,加强顶层设计。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重要政策措施分工方案、《关于建立贫困退出机制的意见》、《脱贫攻坚督查巡查工作办法》、《省级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办法》;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建立重大涉贫事件处置反馈机制的意见》;中组部和国务院扶贫办部署加强基层党建促脱贫,联合下发《关于脱贫攻坚期内保持贫困县党政正职稳定的通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脱贫攻坚的责任体系、政策体系、投入体系、监督体系、考核评估体系逐步确立,脱贫攻坚的顶层设计日益完善。随着建档立卡、驻村帮扶、资金监管的深入,脱贫攻坚“四梁八柱”的制度框架已经确立。

  对症下药、精准滴灌:

  因地制宜找准发展路子

  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也在精准。

  “十三五”期间,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成为扶贫工作的战略部署,也成为推进整体脱贫目标完成的重要保障。

  区别于之前的“大水漫灌”式的扶贫方式,精准扶贫通过精准聚焦、精准发力,实现了落实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等目标,提高了扶贫实效。宁夏盐池县麻黄山乡就从中受益。

  作为盐池县唯一的纯山区乡镇,麻黄山乡没有一寸水浇地,村民的生计完全要看老天爷的脸色。这里地广人稀,在脱贫攻坚战中,当地瞄准本地资源优势做文章,在大片的山地上发展生态养殖,帮助村民走上脱贫致富路。

  “这叫乌骨鸡,是新良种,小鸡苗6.8元一只,鸡肉市场价1公斤卖到150元,鸡蛋2.5元一个,还供不应求。”谈起养殖前景,村民李飞帮信心满满。

  而在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克孜勒陶乡塔木村,由于自然环境十分恶劣,这里的百姓脱贫致富面临重重困难,73岁的麦麦提亚合普家是村中最贫困的一家。针对他家的情况,村委会制定了精准帮扶方案。谈起今后,麦麦提亚合普黑红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十八大以来,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指导下,一项项举措瞄准贫困“病根”,实施“靶向治疗”,实现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飞跃。

  扶贫资金怎么给,金融扶持怎么扶,产业怎么发展?几年来,各地在体制机制上进行了诸多有益探索——

  通过建档立卡、正向激励等措施,健全贫困人口精准识别与动态调整机制、精准施策机制、驻村帮扶机制和贫困退出机制,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抓住贫困问题的“公共性”,发挥政府投入的主导作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建立起扶贫资源动员机制,发挥出政府、市场、社会各自的优势;充分发挥村组干部的引领作用和致富带头人的示范作用,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强化贫困人口参与机制和组织保障机制;优化财政涉农资金供给,支持贫困县围绕突出问题整合使用相关资金,并加强扶贫资金项目监管,保障扶贫资金在阳光下运行;实施脱贫攻坚责任制,落实贫困县约束机制,建立健全第三方评估机制、建立年度脱贫攻坚逐级报告和督查巡查制度,为完善脱贫攻坚考核问责激励机制注入了强劲动力……

  在体制机制创新中,中央与地方的权责日益清晰,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脱贫攻坚格局正在形成。

  扶贫先扶志,治贫先治愚:

  坚决阻止贫困代际传递

  青海互助县五峰镇石湾村是青藏高原上一个普通的村庄,这里山大沟深,交通不便。

  “我们就是吃了没文化的亏。”谈到发展的障碍,许多石湾村的老人都发出这样的感慨。

  为了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石湾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如今,学前教育已经在这里普及开来,去年村道硬化后,幼儿园的校车开到了村头。

  习近平总书记到河北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强调:“治贫先治愚。要把下一代的教育工作做好,特别是要注重山区贫困地区下一代的成长。”在第31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国培计划(2014)”北京师范大学贵州研修班参训教师的回信中再次强调:“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精准扶贫要先精神脱贫。在中国人民大学反贫困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汪三贵看来,“精神贫困”是扶贫攻坚的最大敌人,“等、靠、要”思想不破除,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目标就不可能如期实现。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接受良好教育,是拔掉穷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从中央到地方,从雪域高原到戈壁大漠,围绕教育扶贫中的薄弱环节,各级政府精准发力、综合施策——

  从2012年起,我国启动实施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2017年,国家专项计划定向招收贫困地区学生,实施区域覆盖所有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和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招生计划由2012年的1万人增至6.3万人。

  2013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等部门《关于实施教育扶贫工程意见的通知》,明确了教育扶贫的总体思路、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等,充分发挥教育在扶贫开发中的重要作用。

  2015年1月,教育部会同国家卫生计生委等部门制定《国家贫困地区儿童发展规划(2014—2020年)》,对片区内从出生开始到义务教育阶段结束的农村儿童的健康和教育实施全过程的保障和干预,编就一张保障贫困地区儿童成长的安全网。

  教育扶贫的一系列扎实行动,正在创造世人瞩目的“减贫奇迹”。

  脱贫攻坚是一场持久战,这场战役承载着百姓福祉、凝结着民族梦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就需要一种长远眼光和规划。”汪三贵指出,既要着力解决贫困地区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整体偏低、精神生活比较匮乏、经济落后等现实问题,又要放眼长远,从儿童教育抓起,阻断精神贫困的代际传递;既要注重产业扶贫,又要从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入手,注重信息、知识和技术等方面的输入,激发其用自己的双手摘掉贫困帽的信心和决心。

  (记者李慧、唐湘岳、王瑟、鲁元珍、叶乐峰、赵斌艺、李玉兰、杨珏、王建宏)

news.sohu.com false 人民网 https://cpc.people.com.cn/n1/2017/0518/c64387-29284614.html report 4257 开栏的话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开辟了治国理政的新境界,开创了
(责任编辑:郑江 UN988)

相关新闻

相关推荐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