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中国人民银行等国家十七个部门发布通知,确认互金整改延期一年,各平台亟待找到更加合规、可持续发展的业务领域。国家政策利好普惠金融,尤其是“三农”领域,信广立诚贷在此背景下抢先布局,成为“三农”领域的金融信息服务专家。
![]() |
整改延期 平台转型愈演愈烈
据悉,中国人民银行等国家十七个部门近日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清理整顿工作的通知》,通知正式明确了“整改实施阶段应最迟于2018年6月底前完成,对个别从业机构情况特别复杂的,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整改期最长可延至2年。”互金行业的“8.24”大限被延期一年。
其实,此前早就有媒体报道,整改期限延长是必然的,以互金最火爆的网贷平台数据为例,目前国内两千多家正常运营的平台中,达到监管要求的仅占比15%左右,大多数平台根本无法在8月24日前完成整改。本就为了大限而进入全力冲刺阶段的各平台,这下似乎是得到了缓冲,但实际是加速了优胜劣汰,因为目前大部分P2P平台都在设法转型,平台通过业务创新、跨界合作等形式规避监管、寻求突破,延期就为转型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越多的创新就会产生越多新的风险。投资者面对五花八门的转型业务,也会更趋向于“用脚投票”。因此,越早选对业务模式的平台,就能越早占据主动权。
金融普惠 国家政策利好三农
各平台想选择一条安全系数高、有发展前景的转型之路,只有跟紧中央政策才是王道。2013年11月12日,第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正式提出,“发展普惠金融,鼓励金融创新,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普惠金融的实质是让金融“接地气”,而中国7亿的农村人口蕴含着最“接地气”的金融需求。
中国社科院2016年8月份发布《“三农”互联网金融蓝皮书》,书中计算,2014年“三农”领域的贷款投入需求约8.45万亿,减去实际农户贷款余额5.4万亿,“三农”金融的缺口达3.05万亿元。农民通过传统贷款渠道如银行、信用社等,普遍存在贷款难等突出问题。而通过网络借贷、股权众筹融资等互联网金融手段,可以成功令金融渗透普及到广大农村地区。再加上城市金融市场日趋饱和,“三农”金融成为了历史机遇下极富吸引力的万亿蓝海。
抢先布局 信广立诚贷深耕大数据
巨大的需求空间加上政策扶持,尽管“三农”金融是如此有诱惑力的市场,但根据网络数据,截至今年3月,专注于农村金融的平台仅47家,看来想在三农领域分一杯羹并不是那么容易的。较早着眼于三农领域的平台有翼龙贷、信广立诚贷、三农金服等,信广立诚贷CEO高瑞阳表示,“三农”金融发展的瓶颈在于,信息缺失且不标准、农民缺少合适的抵押物、信用意识淡薄等。毕竟农村人口是中国最大的“零征信人群”,要解决这类问题,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信广立诚贷以大数据切入三农,主抓的重点是:一,数据来源;二,数据内容;三,数据样本数量。信广立诚贷最早在东三省布局“三农”,抢占了先机,积累了数量庞大、真实准确、科学系统的数据信息。经过多年努力,立诚贷已经逐渐成长为“三农”领域的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专家,在政府、农村信用机构、人脉等方面上积累了雄厚的资源,并成立了有上百人参与工作的分支机构,取得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建树。
据了解,信广立诚贷旗下的“三农”业务已经开始在华中地区布局,未来将在全国铺开,2017年,三农这块业务将占整体的60%以上,继续致力于通过创新金融方式,以可负担的成本为农民和低收入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推动普惠金融发展。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