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进京城潘家园 |
|
|
| NEWS.SOHU.COM 2003年08月22日00:38 人民日报海外版 |
|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大 中 小】【打印】 【关闭】 |
|
|
王喆 景德镇的瓷器、宜兴的紫砂、天津的年画、新疆的玉器、云贵高原的民族服饰,还有不同年代的古董珍玩、书籍字画、古旧家具,一走进京城潘家园这一切便尽收眼底。不论是潘家园旧货市场,还是刚改建完毕的潘家园东路文化精品街,无不彰显出潘家园精致古典的文化魅力。
人间聚宝盆
占地4.85万平方米的潘家园旧货市场,3000多个摊位珠串相连。不用说像玛瑙玉翠、中外钱币、竹木牙雕、佛教信物、民族首饰这样的“小宝贝”,也不用说如明清大瓶、镂花雕板、风情窗扇、仿古家具那样的“大摆设”,单是那惟妙惟肖的陕西皮影、来自“泥人之乡”的泥玩具这类“玩意儿”,就能令你看迷了眼。
实行开放经营,兼顾坐商与地摊的潘家园市场极具民间特色,给人轻松朴实之感。6000多名经营者分别来自全国24个省、自治区、市,他们近至天津、河北、远至西藏、新疆。市场里的少数民族摊位尤为引人注目,他们大多数能用外语与外宾交流。一群民族装扮的苗族姑娘带来了花纹精美的苗家布匹和银晃晃的传统饰品;一位刚从云南远道而来的彝族大娘向客人们展示了彝族人表达母爱亲情的“子母鱼”。
旧书市场绝对是值得一逛的“宝地”。其庞大的规模、旧书品种的繁多冗杂,可谓京城少有。昔日不遮风不避雨的旧书摊,如今一部分已迁入雕梁画栋的二层小楼内。书店中,不仅有专门经营线装古书、精平装旧书、画册、碑帖的,还有专事经营新中国成立前古旧期刊杂志、画报、旧报纸的。各店书刊库存丰厚,琳琅满目。
笑迎八方客
在经历了几次搬迁后,如今的潘家园旧货市场位于东三环南路的潘家园桥西侧。这个被冠有“全国最大的古旧物品市场”、“全国最大的民间收藏品市场”和“全国最大的民间工艺品集散地”“三最”美誉的旺市,曾经不过是个没有名字的“鬼市”。“鬼市”出现于清朝末年和民国初期,当时国运衰落,许多达官显贵家道中落,但一些富家子弟难改奢侈腐化的生活,便偷拿了家中的古玩变卖。毕竟这是件有失身份的事,只能选在凌晨三四点打着灯笼交易,于是,便有了“鬼市”。在“鬼市”上脱手的还有一些盗来或来路不明的物件,因为都有着不可言说的秘密,大多只能贱价出售。
由于潘家园荟萃中华古今珍奇,吸引了大批海外宾朋前来“淘金”,使这里成为“文化外交”的窗口。双休日每天可接待中外游客四五万人次,年交易额上亿元。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访华期间,其夫人希拉里和女儿曾专程来此游览购物。2002年8月13日,美国众议院筹款委员会主席比尔·阿切来潘家园旧货市场参观,欣然在留言簿上写道“这个市场太棒了!在这里购物是一种享受。”今年6月28日,以美国国会众议院议员克莱·肖和美亚基金会会长理查德·奎克为团长的代表团也前来参观购物,克莱·肖称赞潘家园:“这是个很有魅力的地方。”
再造精品街
将自然与人文、高雅与民俗相融相契,融古老传统艺术于现代建筑艺术风格之中,尤以彩绘、民间剪纸及青瓦、白墙、淡墨画和三坊一照壁的檐式结构融汇一体,使得不久前建成的全长960米的潘家园东路精品文化街充满了浓郁的传统气息。街道两侧绘制的不同朝代、形状各异的古陶器让人不禁驻足欣赏;由不同历史时期书画作品构成的文化长廊构图生动有趣,形态逼真;“忠实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等不同书法风格的传统楹联沿街可见。走过描绘有《清明上河图》的景观墙更可体会一份古街的幽雅和淳朴。沿街门面建筑装饰中,除彩绘故事画外,还有特色砖、木雕刻装饰,其取材广泛,带有浓郁的民俗气息和吉祥喜庆的寓意。漫步于应接不暇、原汁原味的民俗景象之中,浓绿的树荫下,一股犹如清泉的情感从心底涌荡开来,感觉怡然自乐,悠哉游哉。
居住在潘家园东路的国双印先生对日益美化的街道赞叹不已:“我已经自觉不自觉地进入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那精细别致的剪纸造型和印有历代古钱币图案的地照灯,我都特喜欢。走在这条街上,我感觉自己的品位也提升了。”
以潘家园旧货市场为龙头的潘家园文化产业区还在建设和改造之中。相信不久的将来,它将作为北京文化古都形象的一张特色“名片”,展现在中外来宾的面前。展示民族服饰古色古香的连街商辅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