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藏于德化陶瓷博物馆的盖德碗坪仑窑的“喇叭口”大瓷碗。 |
从“南海一号”沉船出水的“喇叭口”大瓷碗书有清晰的“李立”字样。 |
2002年3月至5月间,水下考古队从广东省阳江海域的一艘宋代沉船(“南海一号”)中打捞出金、银、铜、铁、瓷类文物4000余件,全部是稀世珍宝!据了解,4000件文物中,福建古瓷的量最大,而从这些福建古瓷从胎和釉的成分来看,其中大部分是德化窑和晋江磁灶窑所产。据报道称,“南海一号”的最终出水,其价值和影响力将不亚于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
正当国内各大媒体都在争相报道这一事件的时候,德化古瓷再次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近日,笔者走访了德化窑古陶瓷研究专家、文博副研究员陈建中,了解到更多有关“南海一号”沉船德化古瓷的信息。
德化窑瓷对“海丝”贡献巨大
在出水的古瓷中有一种“喇叭口”的大瓷碗,其碗底书写的毛笔字迹在海底深埋浸泡千年被打捞起来后,依然清晰可见,其中有一张瓷碗碗底写着“李立”的字样。陈建中指着字迹对笔者说,这其实是德化瓷器的一种识别款记,而这种“喇叭口”的大瓷碗就是产自德化县盖德碗坪仑窑系。
历史上,德化窑主要是以龙窑、阶级窑为主,生产陶瓷是一种联合经营,具体体现为家庭作坯、集中烧瓷的个体劳动生产方式,因此出窑时有必要在瓷器上注识别款,以区别陶瓷产品的主人。陈建中说,并不是每件瓷器都有写上识别款记,通常一户家庭在一个窑炉里也只有一两件瓷器有标明识别款记,因此这种瓷就显得特别珍贵。德化县考古工作者曾在盖德碗坪仑窑发掘出碗底写有“林立”字迹的“喇叭口”的大瓷碗。陈建中说,目前盖德乡有李、林等杂姓,“李立”应该是宋代盖德一个姓李的制瓷工匠。但宋代盖德是否有李姓人氏呢?
这一点在《德化县志》有关李氏来源的记载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印证。笔者从《德化县志》上获知,早在唐广德元年就有李姓人氏迁徙到盖德繁衍生息,因此完全可以证明“李立”是宋代盖德一户姓李的制瓷人家的识别款记。陈建中还进一步说明,目前盖德碗坪仑窑的范围又正好是现在盖德乡李氏分布的区域,因此这些“喇叭口”大瓷碗是属德化盖德碗坪仑窑系的。
至于报上报道的“这些“洋味”十足的“喇叭口”大瓷碗,其式样在国内从未发现过”,其实这是错误的,在德化陶瓷博物馆里就珍藏有与“南海一号”沉船上造型式样完全一样的,从盖德碗坪仑窑出土的“喇叭口”大瓷碗。
陈建中还向笔者透露,2001年水下考古队曾“南海一号”中打捞出一批宋代年间的粉盒,为此,中国水下考古队队长张威还特意到德化县考证,确定这些陶瓷粉盒都是产自宋代德化盖德碗坪仑窑的。从目前“南海一号”发现的大量德化窑瓷,可以看出德化瓷为“海上丝绸之路”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沉船始发港应为泉州刺桐港
至于,“南海一号”的始发港在那里?陈建中认为,沉船的始发港应为泉州刺桐港。他的理由有三:其一是沉船所在位置为中国帆船进行欧洲贸易的传统航线;其二是宋元泉州刺桐港为“东方第一大港”;其三是船中古瓷大多是德化窑和晋江磁灶窑所产。
据英国大英图书馆提供的有关中国古代贸易航线的资料显示,从两晋、唐朝开始,中国帆船进行欧洲贸易的传统航线是:从沿海港口(包括泉州、明州等港)出发,经广东海域,过越南沿海,穿过南中国海到新加坡海域,再穿过班加海峡,最后到达爪哇国。陈建中说,通常商船在广东和越南都要靠岸补给,以保证顺利到达目的地,而“南海一号”商船就沉没在广东阳江海域,说明这艘船是要到欧洲进行贸易的,走的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路线。
陈建中介绍,从宋朝开始,我国的政治、经济重心逐渐南移,海外贸易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泉州刺桐港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被称作“东方第一大港”,外国商船多在泉州停泊,当时德化隶属泉州,作为中国古外销瓷最重要产品之一的德化瓷,大量从泉州刺桐港出口到世界各地。而从“南海一号”沉船中打捞出的4000件文物中,福建古瓷的量最大,这些福建古瓷从胎和釉的成分来看,大部分又是德化窑和晋江磁灶窑所产。为此,陈建中说,从目前打捞出水的大量德化窑瓷可以初步断定,“南海一号”商船应该是从泉州刺桐港扬帆远航的。
陈建中还说,目前,泉州正在申报“海上丝绸之路:泉州史迹”世界文化遗产,“南海一号”始发港的确认将为泉州“海丝”再添最有说服力的实物证明。
德化瓷改变外国人的生活习惯
陶瓷与人类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德化陶瓷的外销对改善、丰富和美化当地人民生活有直接影响。
据了解,东南亚一些国家在中国陶瓷传入以前,多以植物叶子为食器,“饮食以葵叶为碗,不施匙筋,掬而食之”(见宋《诸蕃志》)。中国陶瓷输入以后,提供了精美实用的器皿,改变了他们“掬而食之”的饮食习俗。陈建中曾到印尼考察过,他说在德化瓷还未输入以前,印尼人都是吃“手抓饭”的,德化“喇叭口”大瓷碗输入之后,就结束了“手抓饭”历史,当然“手抓饭”作为一种传统的饮食习惯直到现在还保留着,但是这种产自宋代德化盖德碗坪仑窑的“喇叭口”大瓷碗,对东南亚饮食习惯的改变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在印尼国家博物馆,他见到了许多产自宋代德化盖德碗坪仑窑的“喇叭口”大瓷碗。
陈建中还说,不知道这次“南海一号”沉船是否发现“军持”,这种同样也产自宋代德化窑的德化瓷,是宋元时期专供外销的器物。德化窑生产的“军持”成为一些国家的宗教徒的必需品。据了解,马来人改崇伊斯兰教以后,对军持的需要更多,日常拜访可为净手之用,朝觐麦加可以携贮溪水,归途为备装麦加阿必渗渗井水和阿拉伯蔷薇水,以赠送亲友和自用。德化窑生产的军持的大量外销,满足马来人的需要。
新闻链接之一
宋代德化瓷外销港口
德化窑从北宋开始以烧造外销瓷为主,宋元时代德化外销瓷主要从泉州港出口。德化瓷器发展到宋代已达到较高的水平,并开始大量外销。当时泉州港“南通占城诸国,北通朝鲜诸国”(《宋会要辑稿》),已与广州、明州(宁波)、杭州并列为我国四大商港,陶瓷与丝绸一样列入对外贸易的重要项目,大量附舶,运销海外,宋末荷兰人由福建贩运瓷器至欧洲,价植每与黄金相等且有供不应求之势。“若欲船泛外国买卖,则自泉州便可出洋”(南宋吴自牧《梦梁录》)。毫无疑问,荷兰人由福建贩运瓷器至欧洲,也必然是从泉州出口的,由泉州港输出的瓷器除国内其他地区的产品以外,闽南地区(包括德化)瓷窑的产品占着相当一大部分。
新闻链接之二
“海上丝绸之路”也是“丝瓷之路”
德化县是中国著名的三大古瓷都之一,制瓷历史始于唐朝,兴于宋元,盛于明清,历史上德化陶瓷基本上以外销为主。
据悉,宋元时期,封建政府鼓励海上贸易,作为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手段,在广州、明州、泉州等地建立了市舶司。泉州港屹立在世界东方,成为与亚历山大港齐名的贸易大港,呈现“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繁荣景象。兴盛的德化瓷业,为泉州港提供了大量的青白、白釉瓷器,并源源不断地输往欧亚各国,并远抵非洲一带。
据南宋赵汝适《诸蕃志》、元汪大渊《岛夷志略》记载,当时“贸易之货用瓷器”,“博易用瓷器”,有“青白瓷”、“青白花瓷”、“青白碗”。经考古发现证实,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宋元德化瓷器出土甚多,海碗、军持、粉盒、瓶、罐等器,不胜枚举。在东非海岸基尔瓦遗址出土的白釉莲辨碗,与屈斗宫同类产品毫无二致,是德化瓷器输入非洲的证据。
德化窑从崛起到繁荣,始终以面向海外市场为导向,把自己实用而美观的产品奉献给世界,在漫长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因此人们也把“海上丝绸之路”叫做“海上丝瓷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