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在存活时间仅剩2个星期的状况下,毅然选择换心手术。日前,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经过5个小时的紧张手术,将异体心脏成功移植入他的体内,完成了深圳首例心脏移植手术。主刀的医生昨天(10月24日)透露,深圳第一位在本土实施的“换心人”再存活10年的机率达80%。 换心人是广东人 40岁的换心人陈先生是广东人,5年来反复出现胸闷气喘,最近出现全身浮肿、尿少、乏力、呼吸困难、夜间不能平卧,至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求治被诊断为扩张性心肌病,惟一的办法是做心脏移植手术,否则生命只剩下2周的时间。陈先生说,经过慎重考虑,他决定接受心脏移植手术。 手术用了5小时 18日上午11时许,陈先生被送到手术室。11时30分许,麻醉科医生给陈先生做全身麻醉。大约5分钟后,主刀的姬院长开始手术。12时30分,姬院长为陈先生做心脏摘除,“这项技术要求很严谨,剪多了或少了都会影响手术”。 紧接着,姬院长取出心脏供体并对其进行修剪,这是手术的第二个关键点。戴着放大镜的姬院长根据自己剪下病人心脏的情况,对心脏供体进行适当修剪,之后将供体心脏和受体位置合对了一下,大小与长短正好合适。下午1时30分,开始缝合心脏。据了解,缝合心脏要在1小时内完成300多针的缝合,技术要求非常熟练。 当天下午1时35分,陈先生的心脏开始复跳,且非常有力。在场的医护人员见状,高悬着的心才放下。至此经过5个小时的紧张手术后,当天下午3时50分时,异体心脏成功移植到陈先生体内。 术后就可正常进食 姬院长称,心脏移植手术的复杂难度最高,术后病人的各种并发症的处理和化解又是一个难题。他说:“所幸的是,患者并没有并发症。”成功实施深圳第一例“换心手术”的姬院长昨天透露说,依照国外资料显示,心脏移植手术后,换心的病人的存活时间达到10年的占了80%。而陈先生也称,术后他就可以正常进食,在医护人员的照顾下,他正顺利康复。 新闻链接 心脏移植是目前国际上最尖端的技术,是治疗末期心脏病的一种有效手段。在国外,对心脏手术每年达到800例以上的医院才可以做心脏移植,而我国实施心脏移植手术的医院至今不到10家。记者/陈文定通讯员/卢仕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