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40秒就有1人轻生 |
|
|
| NEWS.SOHU.COM 2003年09月10日07:44 人民网-江南时报 |
|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大 中 小】【打印】 【关闭】 |
|
|
今天被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自杀预防协会共同制定为首个“世界预防自杀日”。目前,自杀已经上升为我国整体人群的第五位死因,并已成为15至34岁人群的第一位死因。据有关部门调查统计,全球每年死于自杀的人数超过85万人,每40秒钟就有1人死于自杀,而自杀未遂人数可能是自杀死亡人数的10倍。我国每年至少有25万人自杀死亡,200万人自杀未遂,自杀死亡者多数位于15至45岁年龄段。而据记者调查,南京的自杀人群也不在少数,单南京长江大桥发生的跳桥轻生事件就夺去了千余人性命。为什么这些人会选择自杀,我们又该如何阻止身边的亲人和朋友自杀呢?记者昨日进行了深入的采访。
1 长江大桥35年来自杀者逾千
年轻女子跳桥;老太太割脉;小伙子跳楼;中年汉卧轨……这些字眼几乎每天都会在南京的各家媒体上出现,有时一天竟有多起。南京的标志性建筑长江大桥也成了许多自杀者首选的地方,据有关人士透露,从1968年长江大桥建成至今,已经有1000余人在此自杀身亡,仅今年7月份,自杀身亡的人数就达到了12人,而那些有过自杀行为而未遂的还无法统计。
据来自南京市120急救中心的数据表明,他们平均每天都会救助3到4位自杀的患者。
2 病痛、天气、压力、遗传是祸首
据南京都市心理咨询中心的周正猷主任介绍,目前导致自杀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种是病态的自杀,是目前较为普遍的自杀原因,主要是因为自杀者患有精神和身体疾病,如抑郁症、精神分裂、绝症等,其中因为抑郁症而导致的自杀人群占了近50%;另一种是正常人自杀,主要是因为感情、家庭纠纷、工作学习压力、家庭暴力等原因导致的,其中因家庭暴力自杀的人群占了近50%,因工作学习压力等原因导致自杀的占了30%左右,自杀的人群也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自杀者之所以会产生自杀的念头和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的脑科专家李洪福博士对此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据介绍,自杀者之所以选择自杀,大都是因为在生活中遇到了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只有通过自杀这种方式来解决。除了自身的原因以外,外界的影响也显得特别重要。今年南京的梅雨天气持续的时间比较长,随后又进入了持续的高温,由于没有规律的天气转换,导致人体磁场发生了变化,许多人的心情也变得时好时坏,容易产生烦躁心理和厌世的念头,所以今年七、八月份,南京自杀的人数明显增多。再加上现在媒体关于自杀的报道比较多,通过媒体的宣传,市民容易发生自杀情绪的传染,同时得到了某种心理暗示,在问题得不到解决的时候可以选择自杀的方式。许多有困惑的市民看到别人因为一点小事通过自杀解决了,自己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便效仿别人选择自杀,这也是今年夏天为何自杀者特别多的原因之一。另外,如果一个人长期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心情也会逐渐变得压抑,总觉得自己生活得不如别人,容易产生厌世的念头。再者,一些长期被病痛折磨的人也容易产生自杀的念头。
除了这些外界的因素外,从遗传学的角度来看,亲友中有自杀行为的人也有可能产生自杀倾向。一项对326个自杀未遂者的调查显示,其中181人(占55.7%)的亲人或熟人有过自杀行为。对这部分人群,周围的市民要格外关注。
3 积极干预、自我调节预防自杀
据“南京市自杀干预抢救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很多自杀的人其实并不想死,只是一时的冲动。”调查显示,93%有自杀行为的人没有看过心理医生,在我国每年200万自杀未遂者中,进行过心理评估的还不到1%。如果周围的人能及时发现并进行积极的干预,可以阻止其中的一部分人自杀。对此,该中心提出了两个口号:“对于自杀,一个就太多了”、“预防自杀是每一个人的责任”。
据了解,“南京市自杀干预抢救中心”目前主要承担的责任除了对有自杀倾向的市民进行积极的干预和心理疏导,劝其放弃自杀念头外,最主要的一个作用就是抢救已经自杀的人群,不仅拯救他们的生命,还要通过后期的治疗对其进行心理的疏导,鼓励他们用正确的态度面对生活。因为目前许多的自杀者虽然被医院抢救过来了,但是他们的心理阴影仍然存在,身体上的创伤愈合了,但心灵上的创伤仍然残留,所以许多的自杀者被救过来后,又重新走上了自杀的道路。南京脑科医院开设的自杀者求助热线(025)3712977,也一度因为无人拨打而被闲置。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李洪福主任认为,自杀是可以预防的,有自杀倾向的人可以进行自我调节,消除自杀心理。
由于精神疾病导致的自杀者占的比例比较大,为了减少自杀人群,关注精神疾病患者非常重要。由于公众对这种疾病存在不同程度的偏见,对病人抱有各种各样的歧视态度,影响了病人的康复,甚至直接导致精神疾病患者选择自杀,所以公众应尊重和理解心理疾病患者,“消除偏见,勇于关爱”,不使用“疯子”、“傻子”这些带有歧视性的词语。对于那些心理和精神上都有疾病的患者,公众更要予以同情和关心。
同样,作为一个正常人,面对现代社会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要学会不断调节和放松心理,及时释放压抑的心情,找到控制各种压力反应的方法,对挫折保持乐观和冷静。
另外,医疗机构和社会心理咨询机构的及时帮助也显得特别重要。据了解,由于自杀人群的增多,南京的几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也开始开设心理科,为市民提供心理疏导。目前心理咨询行业日益火暴,社会心理咨询机构也正在逐渐增多,这对帮助市民缓解心理压力,对有自杀倾向的市民及时给予干预,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4 他“死”过两回终于“醒”了
王明(化名),有过两次的自杀经历——在一次足球游戏中,他不慎从16米的高处摔下,造成下肢神经坏死。当时的王明刚刚大学毕业,年仅22岁,风华正茂,但这个“人生的转折点”却让他从此只能坐在轮椅上度过余下的大半生。王明并未就此一蹶不振,他觉得自己是大学生,英语又好,应该还是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于是他和几个朋友一起开了个翻译社,生意还算不错,用他的话说,“起码养活自己绝对没问题!”这时的王明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美好的憧憬与向往。
1978年,34岁的王明由于自己身患残疾,有些自卑,就找了个四川的贫困姑娘做他的妻子,妻子也是一个残疾人。此时的王明开了个服装店,他一个人忙不过来,就雇了两个店员,经济条件日益好转,女儿也出生了,一家三口一起过了七年幸福的家庭生活。一天王明出差回南京,得知妻子与服装店的一个店员私奔了。“一切都完了!”此刻的王明恨钱、恨女人,但更恨的是自己。“我能用自己的双手赚钱,却无法用我的爱心留住心爱的妻子!这一切都是因为我是个残疾人!”万念俱灰的王明,先把自己所赚的钱都烧毁了,然后用刀捅向了自己的肚子……
被抢救过来的王明在家人与朋友的劝导下,又开始了新的生活。
三年后,王明认识了一个身体正常的女人,两人感情日渐深厚,次年结为夫妻。但这一次的婚姻依旧好景不长,五年后妻子要求离婚,并诉至法庭。经历过一次失败婚姻的王明尽管对此早有心理准备,但他仍然无法抑制自己内心的痛苦,后来他又得知妻子当时嫁给他是为了转户口和贪图他的钱,激动又愤怒的他当场就把离婚证书撕了个粉碎。再一次深受打击的他不再相信任何感情,喝下了毒药……
醒过来的王明对身边的一切都已麻木,然而就在这时,是女儿让王明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或许这世界上不再有真正的爱情,但还有一份亲情存在。如果我走了,女儿怎么办?”已经“死”过两回的王明,开始重新认识生活。
如今的王明,面对记者回忆过往,不再痛苦茫然,更多的是一种对生活全新的领悟。“那时的自己真愚蠢,总觉得自杀是一种很英雄、很勇敢的行为,其实真正的强者应该敢于面对一切!”王明告诉记者,有这么一句话一直在激励着自己勇敢自信地生活下去,那就是“如果没有痛苦和困难,那还要我们人类的坚强干什么?”本报记者徐郁华黄苏娟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