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次进行“以鱼养水”生态渔业试验获得成功
2002年6月5日18:00 新华网
|
新华网武汉6月5日电(记者戴劲松、郭嘉轩)“以水养鱼”是众所周知的道理,但水利部科学研究院水库渔业研究所运作一年的“以鱼养水”试验近日获得了成功,这意味着我国的常规淡水渔业的养殖模式将发生根本性转变。
主持这项试验的刘家寿研究员介绍说,多年来,我国的淡水渔业的养殖模式普遍以追求经济效益为主,造成对江河湖泊和水库的过度利用,极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和水环境下降,如追求高产而实施的化肥养鱼直接增加了水体氮磷含量,为提高“家鱼”成活率而过量捕捞食鱼性鱼类导致生态系统失衡等。
试验一年前在面积1700亩的深圳茜坑水库启动。这个水库主要为附近部分居民提供生活用水,近年来随着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增加以及经济鱼类的过分养殖导致使水库水质变差。刘家寿研究员长期致力于控制水体富营养化的研究,他从放养浮游植物食性的鲢鱼能直接控制蓝藻“水华”得到了启示,最终推出以生物操纵为主的生态渔业“以鱼养水”新模式。
这一模式的主要做法是首先放养一定数量的食鱼性鱼类如鳜鱼,让它吃掉水库里的野杂鱼;野杂鱼减少,使浮游动物大幅增加,它们又再吃掉水中大量的浮游植物;这样一来,水的透明度就会变好,水中的主要污染成分的氮和磷也会减少。同时,科研人员还将种植漂浮植物“水葫芦”和滤水动物蚌等,采取综合生物手段对水质进行“护理”,最终实现水体的生态平衡,净化水质。简而言之,“以鱼养水”的过程就是:放养鳜鱼-抑制野杂鱼-增加浮游动物-减少浮游植物-提高水体透明度-增加水库自净化能力。
从刚刚结束的试验监测报告中可以看出,一年内,茜坑水库的氮含量下降了20%,磷含量下降了15%,氧气明显上升,透明度不同程度增加,这表明水质已呈改良趋势。
据了解,在茜坑水库开展的这项试验获得成功后,水利部以及国内各地水务局将逐步推广“以鱼养水”的生态渔业新模式,并限制取消以提高产量为目的的常规渔业模式。(完)
|
| |
|
Untitled Docu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