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昧着良心赚钱的人可谓层出不穷。“毒大米”、“毒面粉”之后,“有毒蔬菜”又粉墨登场。中央电视台于8月24日披露了“有毒无公害蔬菜”进京的消息。报道称,河北省张家口市一些生产示范基地打着“无公害”的招牌向蔬菜喷洒甲胺磷等剧毒农药,而这里的蔬菜每天都运往北京等全国20多个大中城市。消息一出,立即引起广大市民和有关主管部门的高度关注。8月25日,北京市工商局紧急采取3项措施把好市场准入关:一是全市所有市场对来自张北地区的蔬菜一律先抽检再进货;二是和有关部门协商重新梳理该地区的定点蔬菜供应基地;三是对于张北蔬菜进京的北大门——延庆县,当地工商部门将加大抽检力度。(8月27日搜狐网) “有毒无公害蔬菜”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的说法,其实质是打着“无公害”的牌子,行传播残留农药之实,具有很强的蒙蔽性和危害性。这些年,居民对饮食卫生的要求越来越高,绿色无公害蔬菜得到了居民的广泛认可,虽售价较高,但行情看好。但与此同时,全国各地食物中毒的报道屡见不鲜,人们对蔬菜上的残留农药也更为担心和警惕。要解决这个问题,使广大市民吃上放心菜,工商部门负有重要责任。北京市工商系统闻风而动,严防死守,将有毒蔬菜拒之门外,应该说尽了努力。但我却由此想到,堵死有毒蔬菜“进京”路,是不是就万事大吉了? 我想这种担心绝不是杞人忧天。正如报道中所说,这里的蔬菜并不是专供北京地区的,除了北京,全国还有20多个大中城市是他们的供货对象。拦住了进京这条路,这些经营“有毒蔬菜”的菜农和商贩绝不会把有毒蔬菜就地销毁,因为他们眼里只有高额的利润,根本没有考虑人民的健康和安全。就像河流遇到阻碍后会迅速改变流向一样,昧心的菜贩完全可能带着“有毒蔬菜”转身奔向另一个城市,首善之区的居民倒是逃过了这一劫,其他城市的居民可就成了被坑害的对象。 也许有人说,现在的行政事务管理是“铁路上的警察——各管一段”,北京地区的工商部门管不到张家口去。"有毒蔬菜"能够出笼,至少表明当地的工商、农业、卫生等管理部门失职,主要责任还在生产地。但是,作为整顿规范市场秩序的主要职能部门,工商部门如果仅仅只是各自为政,搞小国寡民,画地为牢,而不愿意主动协调配合,形成一套完备的网络,那会把自己搞得非常被动。任何危害人民的商品,一旦扩散后再来收拾,付出的成本就会大得多。很可惜,在这次治理有毒蔬菜的报道中,我没有见到北京市工商系统主动与其他地方的工商及其他行政部门配合打击的报道,也没有见到张家口市相关部门与销售地相关部门联手打击的报道。 记得“非典”病毒肆虐时期,全国各交通要道都设立了留验站,从而阻止了病毒的扩散,可以说这是我们战胜“非典”的一条成功经验。治理“有毒蔬菜”完全可以借鉴这一策略,从严卡住流通环节,使其根本无法进入菜篮子。但这毕竟不是治本之策,因为“非典”病毒目前尚未查清来源,而治理“有毒蔬菜”完全可以顺藤摸瓜,找到始作俑者,切断供货源。对于关系群众安全和健康的事情,如果只是习惯于“堵”入口而不是挖根子,那就不能说胸怀大局,更谈不上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当然这是一个行政理念革新的问题,并不仅仅是指治理“有毒蔬菜”了。 (作者 朱胜国)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