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焦海城豆奶中毒事件 谁控制了表达真相的权利 |
|
|
| NEWS.SOHU.COM 2003年04月17日02:48 人民网 |
|
|
8所小学的2500多名学生课间饮用豆奶后出现了腹痛、头晕、恶心等不良反应,这2500余名学生先后入院接受治疗,并有一名学生已死亡——这么大的事发生在上月19日,竟然事隔20天后,即本月9日海城市政府才正式对外宣布,而且说明事实时语焉不详马虎了事,老百姓心急如焚眼巴巴盼了20天,官员却只干巴巴地照稿宣读了长达8页的材料,随后迅速从会场消失,再也难觅影踪。
参加“事实说明会”的各路媒体立即针对当地政府这种不负责任、漠视公众知情权的行径进行了强烈批评:政府出面向新闻界通报情况,是尊重公众的知情权,可为什么又不让记者提问,甚至躲避记者的采访?这就叫糊弄老百姓(见10日《中国青年报》)!确实,在这次“海城豆奶中毒事件”中,公众的知情权受到了愚弄,媒体批评的焦点又集中到“公众知情权”上来了!可是,笔者认为在这起重大事件中政府不尊重“公众知情权”的问题倒在其次,受害人话语权和表达权得不到保障的问题才应该是我们重点关注的。
再回顾一下中毒事件的整个过程,20多天了,这么大的事才成之为新闻见之于报端!20多天了,受害者全部从海城蒸发掉了?20多天了,受害者的家长都成了哑巴?好一个“公众知情权”,难道“公众知情权”得全部依靠政府出来“说明事实”?难道除了政府公布就没有办法实现公众的“知情”了?受害者和其家人都不“知情”吗?在这么多无法回避的追问中,我们可以发现,一切封闭的根源在于受害人话语权和表达权的缺失,正是他们对中毒事件的过程和真相的“知情”得不到正常途径的表达,才导致了“公众知情权”的被谋杀。
这么大的一起事件,数千人中毒住院,而且死了人,即使只有一个家长站出来把真相“捅”出来,至于这么久才成为新闻吗?到底是谁在控制着受害者的话语权和表达权呢?
有关学生中毒的新闻不胫而走后,有记者到医院里采访受害者家长,但是医院里的孩子及家长并不配合采访,在记者再三追问下,一个孩子小声对记者说:“我不敢说,让学校知道了回去就要收拾我,我病好了还要回去上学呢!”相对于单纯的孩子,家长考虑的更现实一些,一位家长说:“学校那边说了,如果表现好,这次我们看病的医药费回去都能给报销了,我们工薪家庭,实在负担不起现在昂贵的医药费啊。” 由此可见,学校为了掩瞒事实真相,恩威并施,控制着受害者表达真相的权利。
学校是不是“主谋”呢?肯定不是,他们没有这个胆子,背后的腐败是不言而喻的,到底是谁在遥控着学校呢?没有利益驱动,学校是不会干的,解铃还需系铃人,这要查查这些“有毒豆奶”是谁供应的了!所以记者一直试图想找到引起中毒的豆奶,但家长们表示,包装早就让学校和厂家收回去了,大家手里都没有。“主谋”想得又是多么的周到啊:给家长点儿小恩小惠,让他们毁灭“证据”,受害者的表达权和话语权就是这么脆弱。其中涉及的官商勾结和利益联动是显而易见的,而在这种勾结面前,作为受害者的悲伤是可以用钱收买用权威胁的。
不要怪我们的百姓贪图小利或畏惧权威。假如有“威武不能屈、金钱不能动”的受害者,他们的话语权能不能得到正常的表达呢?也不能!首先,当地政府控制着下属媒体,不让事实见报,即使向记者倾诉了也没有用,非得外地媒体或上级媒体揭露才行;然后是医院,他们也不会让消息传出去的,他们会说:“我们医院到现在为止,还没接到上面关于到底是什么原因中毒的通知”;据报道,有心急如焚的家长忍受不了这种闭塞,用过激行为表达自己的愤怒,最后被当地公安部门行政拘留。试问,在这种全封闭的环境中,真相的表达权和苦难的话语权如何实现?
应该说,一起事件中最有动力想把事实真相表达出来的应该是当事人受害者,他们需要表达苦难,他们需要救助,他们需要让真相大白于天下。可是,如果这种渠道被堵住了,指望其他人来公布真相,就非常的难了,无论是从可信度,还是从时间差来讲,都是这样。所以,切实地保障公众知情权,最大的支点应该是保障受害者的表达权和话语权,也只有这样,政府的“无所奉告”、“逃避记者”和“掩盖真相”才有所制衡有所畏惧。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