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病人为中心把患者当亲人 杭州市三医院人性化服务融洽了医患关系
| |
| |
2002年12月8日09:45 东方网-文汇报
| |
|
驻浙记者万润龙通讯员管桠桠报道
本报杭州12月2日专电上午十点左右,正值就诊高峰期,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的注射室内,一位穿着时尚的姑娘抿嘴而笑:“呀,真分男女间哪,我还以为是朋友跟我开玩笑呢!”这又是一位慕名而来的患者。她告诉记者:自己有个“洁癖”——只要有男士在场绝对不让护士给她打针,为了打一针,常常要等上个把小时。“有了男女分间,可不用再担这个心了。”
这是记者在杭州市三医院见到的一个小插曲。事情虽小,却富有人情味。
作为一家市级医院,杭州三院的规模不算太大,但近年来它在融洽医患关系方面却下了大工夫,推出了很多富有人情味的举措,受到杭州市民的广泛赞誉。
2000年4月,作为杭州市卫生局的试点单位,杭州市三医院在国内率先推出了“病人选责任护士”的举措。同年5月,又推出了“病人选责任医生”的制度。在三院各门诊科室和住院病房门外的墙上,都有十分醒目的告示语,并张贴着医生、护士的照片,“照片说明”写着他们的职称、专长、医龄等文字。病人可自由选择责任医生和责任护士,并对他们进行考评,考评成绩与医护人员的奖金、晋升、年终评选挂钩。这项举措的推行,增强了医护人员的竞争意识、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服务主动性有了较大的提高,进一步融洽了医患关系。“双选”的工作经验受到卫生部领导的重视,并向全国医院推广。
三院杨建华院长告诉记者,患者到医院求诊,是带着病痛而来,医务工作者的责任,是为患者解除或减轻痛苦。除了配药打针动手术,医院还能为病人做些啥?医院组织全院医务人员进行了换位思考并开展了全院大讨论,形成了共识:以病人为中心,把患者当亲人,多一点人情味,少几张冷面孔。
“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一旦确立,各种人性化的服务制度便源源不断。为了保护病人隐私,除了男女注射分室,医院还对门诊科室进行了重新装修,实行“包厢式”服务,使病人在诊治过程中更有安全感。医院还改革了住院病人的“床头卡”,将“床头卡”模糊化,除了医生护士知道患者的病情,其他人不会知道。内科病区的方老伯对记者说:“我的病,我自己会选择告不告诉别人,这样的‘床头卡’保护了我的隐私权。”
杭州市三医院的温馨服务举措如今正趋程序化。比如妇产科对产妇实行的“六有”服务:入院有人接、在院有人查、检查有人陪、产后有花迎、出院有车送、回家有医访。凡在医院过生日的住院病人,医院免费送上生日面和贺卡。每逢节日,医院领导和职能科室的负责人专门到病人床头问候,送上月饼、鲜花等。
今年9月,三院又设立了一项新的“临终礼仪服务”:对在医院去世的病人,由经过特殊培训的工作人员为其“送终”。那天早上,内一病区一位80岁的老伯因心功能不全离开了人世。两名工作人员身穿白衬衣,戴着黑领结,手推平车,车头挂一朵黑花。来到病房后,工作人员先向死者深深鞠躬,将尸体护送至太平间后,工作人员再次鞠躬告别。死者家属感动地说,“失去了父亲,我们每个人都很难过,但医院却想得如此周到,父亲也去得安心了。我们做子女的多了一份平静,多了一份温馨。”
|
| |
|
Untitled Docu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