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报道:17日早晨的秋雨照例导致北京交通拥堵加剧,一位小学教师5点40分从家里出发,9点多了还在公交车上,急得她直叹气:连第二节课也赶不上了。 据统计资料显示:北京机动车已超过202万辆,全市道路90%以上达到交通饱和。去年全市新增机动车27.6万辆,今年前8个月又新增24.6万辆。同时,今年新增驾驶员13.8万人,有“本”人数已达312万人。 若说城市道路建设的财力支撑和地理空间条件,恐怕没有哪一个大城市敢与北京相比。即使这样,北京修路的速度仍远远赶不上车辆、流量的增长速度,从而造成如此局面。于是生出一种担心,在几乎“一边倒”的舆论导向下,全国其它城市被煽动起来的汽车消费热是否也象北京一样,把正常的经济社会生活“烧”得“千疮百孔”呢? 用“千疮百孔”形容交通拥堵对北京正常的经济、社会生活造成的影响,也许不算耸人听闻。据说外国早有《堵车经济学》,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的“永不堵车——谈堵车的经济学”也值得认真一读。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简单分析一下机动车超常增长的负面效应: 降低效率:既然小学教师由于交通拥堵不能按时给学生上课,那么,完全可推知产业工人不能按时到车间开工,医生不能按时到医院抢救危重病人,科研人员不能按时到试验室继续他的试验,政府官员不能按时到机关处理事关百姓利益的事宜........同时,北京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作为首善之地又联结着全国各地,正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北京的某条道路被堵,不单单会耽误北京人自己的事,说不定就是牵着全国的一“发”。 增加成本:无论是过去的“有车族”,还是新加入有车一族的人士,无论是乘坐“公交”的市民还是驾私车出行的人,都面临着交通成本明显增大的问题。成本增加而受益不增加甚至降低,意味着交通消费“性价比”以及生活质量的降低。同时,机动车的无节制增长预示着未来的交通成本将会更大幅度地增加。可以想见,政府迟早要采取限制措施,而最有效的措施便是增加有车族的各种规费和停车费用。另外,由于交通拥堵致使交通死伤事故明显增多,则直接导致不必要的罹难者生命成本、罹难者家属“悲伤成本”、保险公司赔付成本、个人及社会的医疗成本等等。 损及公平:贫富分化不一定等于不公平,而机动车造成的空气、噪声污染以及城市空间的额外挤占,一定是不公平。这是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北京市民都开一辆私家车,但却必须分摊由大量机动车制造的那一部分额外的城市综合成本。例如,乘坐公交车上班的小学教师并未享受开私家车带来的方便和惬意,却不得不分担交通拥堵带来的利益损失,这种损失既可能是她本人因迟到造成的工资、奖金损失,也包括她的学生不能按时上课形成的损失。即使市民呆在家里,也不得不承担由于机动车污染空气而造成的健康损失。 某教授曾说过一句令人匪夷所思的话:“我把堵车看成是一个城市繁荣的标志,是一件值得欣喜的事情。如果一个城市没有堵车,那它的经济也可能凋零衰败。”笔者从不相信“一言兴邦”,若说政府的汽车热、百姓的汽车热全是这位大教授一把火点起来的,真算高看了他。不过,如今,机动车过度增长确实营造出了北京的过度“繁荣”,假如这位教授经常被拥堵以至打乱了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他还能“欣喜”多久? 看来,确有必要认真研究一下中国的《堵车经济学》,或者首先研究一下《北京堵车经济学》。其研究成果,既应被舆论导向者接受,也应变为法律政策和其它有效的调节措施。同时,可为消费者建立“汽车消费理性”提供认知基础。 (作者 刘以宾)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