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凌晨,皖北某机场起飞线上,南空某团副参谋长李雪飞跨进26号战鹰,并向已经在前舱坐好的飞行员———从兄弟单位前来进行改装训练的刘军竖了竖大拇指。今天的训练课目是双机编队飞行。 6点20分,刘军驾驶战鹰离弦之箭般直刺蓝天,迅速抵达指定空域。盘旋、俯冲、跃升……1500米、2000米、2100米……刘军驾驶飞机不断攀升。 6时52分,刘军驾驶飞机完成一个高难度技术动作,突然“砰”的一声巨响,飞机剧烈振动上仰,发动机声音明显异常。 “发动机有故障,随时都可能发生空中停车!”多次处置过空中险情的李雪飞迅速作出判断。此时,飞机高度为2200米,万一飞机发生空中停车的话,数十秒钟就将坠地而毁! “我来操纵。”李雪飞冷静地对刘军说,并稳稳地握住操纵杆和油门杆。 飞机仍然在剧烈抖动,发动机依然怪叫不止。“会不会是大鸟撞上了飞机发动机?”在这样的高度,大鸟极有可能撞上飞机发动机。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收油门,还好,飞机可以操纵。李雪飞心静如水。他紧紧握住仍在剧烈抖动的操纵杆,及时向长机和指挥员报告险情。 长机周锦传来命令:解散编队队形,按迫降线路返场。 此时,时钟指向6时53分。 塔台上,停机坪上,一双双焦急的眼睛在搜寻。远处,小如黑点似的飞机一簸三颠地向跑道上空飞来。 6时54分,李雪飞凭着丰富的经验和过硬的技术,找到了油门杆的最佳控制点,按照罗盘指示,驾驶着不断抖动的飞机降低高度,2000米、1800米、1500米… …他努力地保持住飞机的飞行姿态。 6时55分,李雪飞驾驶飞机通过远距导航台,右转。他及时活动油门杆,把发动机转速调整至振动最小,超振现象逐渐消失,振动表缓缓地指向“0”,飞行各项参数恢复到正常! 对准跑道,放起落架,放襟翼……6时56分,李雪飞把操纵杆握得更紧,驾驶飞机向跑道飞来…… 着陆线上,消防车来了,救护车来了,机务人员飞速赶来了,一双双眼睛盯住这架在空中不断震动和怪叫的飞机,人人手里捏着一把冷汗,心快跳到了嗓子眼。 150米、100米、50米……随着“哧”的一声,飞机稳稳接地。此时,时钟刚好指向6时57分。 经检查:发动机涡轮叶片全部打伤变形脱落,喷管多处打伤,有一处直径为 3至5毫米的穿孔。有关专家调出了飞参记录,惊叹地说:飞行难度太大了,李雪飞创造了飞行奇迹。(伍轶 李真 本报特约记者 宋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