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吉尔
转自搜狐
去年11月,现定居莫斯科的英国前双料间谍乔治·布雷克度过了他80岁生日。俄罗斯电视台当时对他大加赞美。前苏联对外情报部负责人在电视节目中也高度赞扬了布雷克对苏联情报事业的贡献,称他“为几代情报工作者树立了榜样”。
转自搜狐
投桃报李,这位业已退休的间谍对自己在俄罗斯受到的礼遇也表达了感激之情。他说,“在俄罗斯生活的这么多年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对于我来说,最重要的是在这里找到了一种家的感觉。”
转自搜狐
这名曾经名噪一时的间谍究竟现在生活得怎样?他对自己过去的间谍生涯如何评价?5月14日,英国《泰晤士报》刊登了对他的人物专访。
转自搜狐
400名英国间谍因他曝光
转自搜狐
布雷克于1922年出生在荷兰,父亲是一名犹太人,母亲是一名荷兰人。二战中,当时只有19岁的他参加了荷兰的反法西斯地下抵抗组织,后来又加入了英国秘密情报机构。1948年,他以英国驻汉城外交官的身份为掩护在当地继续从事间谍活动。
转自搜狐
1951年朝鲜战争中,布雷克被北朝鲜方面俘虏之后被关进了战俘集中营。美军飞机轰炸朝鲜村庄的残忍之举令他大受触动。在前苏联情报部门策反下,他对“共产主义世界”的前苏联产生了憧憬,并成了一名克格勃特工。“冷战”时期他将英国设在前苏联的间谍网络一股脑儿地泄密给了克格勃,数百名英国间谍就此曝光。
转自搜狐
1961年,他被一名叛逃到英国的波兰特工出卖。经英国情报部门认定,由于布雷克的出卖,导致40名潜伏在前苏联的英国间谍被处决,数百人被捕。据布雷克自己承认,潜伏在前苏联的英国间谍因为他而曝光的至少有400来人,英国政府因此判了他入狱42年的重刑。
转自搜狐
布雷克在伦敦市郊的“苦艾灌木丛”监狱服了5年刑之后,于1965年设法逃到了莫斯科,在那儿正式为克格勃效力直至退休。
转自搜狐
破例接待西方媒体
转自搜狐
如今,这位“冷战”时期叱咤风云的双料间谍住在莫斯科市中心的一条林荫大道后面的小巷里。为了接受《泰晤士报》近日的采访,乔治·布雷克虽然脚上拖着一双旧拖鞋,身上穿着一件夹克衫,却郑重其事地打了条领带。他的老伴伊达这两天正在乌克兰走亲戚。
转自搜狐
他尽管已经步入耄耋之年,看上去却依然精神矍铄,只是他的左眼视力有些衰退。面对远道而来的《泰晤士报》记者,他特意按照英国人的习惯拿出茶叶和饼干款待。
转自搜狐
他坐在一把扶椅上,时不时地向北方眺望远处的镀金拱顶。他身后的墙上挂着多幅肖像,书架上摆着各种文字的书籍,有荷兰语的、法语的、英语的以及俄语的。从这些书的内容便可管窥主人的爱好———绝大多数都是关于间谍和政治题材的。在一张宽大的书桌上摆放着他7个孙子的照片,自从他逃离英国之后从未有机会和他们见上一面。
转自搜狐
布雷克平素生活低调,只在去年生日那天接受过俄电视台采访。“连我自己都很奇怪,怎么会答应接受你们的采访”,布雷克说,“上回接受《星期日泰晤士报》和BBC(英国广播公司)的采访还是十年前的事情,当时我刚刚完成一本自传,出版商要求我予以配合。平时对于媒体的采访我都是一概拒绝,因为我认为过度曝光对于身心无益。”
转自搜狐
乡音未改怀念母亲
转自搜狐
布雷克对于英国的记忆已经随着岁月的流逝日渐模糊了。他说,“我现在不看英国报纸,因为订阅费很昂贵,再说我手中也没有硬通货。我现在已经不想它们了。因为没有电脑我也不上网,人老了眼神也不济了。不过BBC的国际新闻我一天要听好几回,BBC的节目生动有趣而且客观。”
转自搜狐
虽然不看英国报纸,可是对于英国的广播电视却时有关注,对BBC的电视连续剧《剑桥间谍》尤其着迷,剧中人物更是如数家珍。虽然他认为该剧对于历史事实的叙述不够准确,可是其中上世纪30年代剑桥浓厚的人文气氛让他为之陶醉。他认为自己也与“剑桥五杰”一样,都是“为了社会正义而战”。
转自搜狐
布雷克说话时带着少许荷兰口音,可是至今他还保留着英国人的生活习惯———比如喜爱喝茶。每年到了年末时分他还要照着一张旧《泰晤士报》上刊登的配方做圣诞布丁。
转自搜狐
说起母亲,布雷克的眼里泛起一股柔情,自从孩提时期,母子俩相处得便很融洽。“对于母亲,我非常依恋。时至今天我的墙上还挂着她的照片。当年她随我一起来到莫斯科,帮我布置家居,直到后来我在这里再婚。在我婚后,她几乎每年都要来看望我,为我们做可口的荷兰菜。”
转自搜狐
布雷克房间里的家具以俄罗斯风格的为主,大多显得古色古香,其中一口年代久远的旧箱子被他视作珍宝。1961年他被判入狱时,他母亲就是用这口箱子替他装下了所有的换洗衣服。
转自搜狐
莫斯科就是他现在的家
转自搜狐
也许布雷克与俄罗斯的缘分在冥冥之中早已安排。早在剑桥读书的日子里布雷克便仰慕俄罗斯文化,后来加入英国情报部门之后又被送进大学学习俄语,作为间谍培训的内容之一。这些都为他日后逃亡前苏联打下了铺垫。
转自搜狐
布雷克自称当年他是受共产主义理想的感召才来到前苏联的,一开始他以为在特殊社会体制下熏陶出来的前苏联人应该“不食人间烟火”,结果到了前苏联一看,很快便“深感失望”。当时前苏联的生活物质相当匮乏,连最让他“牵挂”的生奶油都很少见到。“原来前苏联人也只不过是些凡人,具有人类共有的激情和贪欲。比方一对英国或者美国夫妇在离婚时会为瓜分珠宝、游艇打得不可开交,在前苏联同样如此,夫妻可能会为财产反目成仇,只不过他们争夺的可能是台电视机或者一部旧汽车而已。”
转自搜狐
屈指算来,布雷克在莫斯科居住的时间几乎已经与在西方生活的时间一样长,这里就是他的家。作为一名退了休的前克格勃,他不光每个月可以领到养老津贴,而且所住的宽敞的公寓也是全免费的,时不时地还可以到他在莫斯科郊外的别墅散散心。
转自搜狐
虽然退了休,可是他在“世界学会”、“经济和国际事务”这样的智囊团机构兼着职,用他自己的话来讲“主要是种精神寄托,不是为了钱。”
转自搜狐
布雷克说话时眼睛里总是含着笑意,使人难以将这位身材干瘦的小老头与当年那位双料间谍联系起来。
转自搜狐
布雷克一生结了两次婚
转自搜狐
布雷克有过两次婚姻,第一次是在成为双料间谍之后结的婚,妻子当时供职于英国秘密情报部。
转自搜狐
布雷克的父亲曾经因为代表英军参战表现英勇而在一战中被授予勋章,并且用当时英国君主乔治国王的名字为布雷克命名。虽然布雷克后来背叛英国被克格勃“招了安”,可是从未对此有过罪恶感。只是对于向发妻隐瞒实情,甚至利用她窃取情报感到内疚。布雷克承认:“这是我最感内疚的事情。像我这样的人根本不应该结婚。当时我安慰自己,到了合适的时候就告诉她一切。”
转自搜狐
布雷克回忆说:“平时我的生活工作与常人无异,我选择为前苏联窃取情报的方式很特殊———到了午饭时分我便将妻子公文包中的秘密文件偷偷拍照,每三周我才与联系人接一次头。”妻子为英国效力,丈夫却暗中为前苏联卖命,布雷克自嘲他们夫妇俩是“同床异梦”。可怜布雷克的发妻一直被蒙在鼓里,直到丈夫1961年被捕入狱之后,方才明白真相,随及两人便离了婚。
转自搜狐
1966年布雷克逃亡来到莫斯科之后,在伏尔加河一次泛舟荡漾时他与年轻自己13岁的俄罗斯女子伊达一见钟情,不久便结为伉俪。婚后夫妇俩育有一个儿子,名叫米克海尔。布雷克在接受采访时对往事侃侃而谈,可是一件事情让他欲言又止———那便是他和前妻所生的3个儿子。有生之年能够与他们再度相聚,是他最大的愿望。
转自搜狐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