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非典与就业”研究报告指出,今年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可能降到50%。这意味着212万毕业生中可能有100万人初次就业有困难。教育部统计显示,今年6月中旬,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签约率为47%。近几年,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持续增长,但社会需求增幅不大。 沙龙在座: 莫 荣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副所长 卢 林 北京市人事局毕业生就业服务中心副主任 覃 正 西安交通大学学生处副处长 陈丽华 北京城建五维地下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人事主管 叶入荣 宁夏大学双学位应届毕业生 ●莫荣:高校扩招并不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就业问题,与社会整体就业环境不宽松不无关系。“十五”期间,我国每年新进入劳动年龄人口为2391万,2003年我国城镇新增劳动力近1000万人,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1150万人,劳动力年度供大于求达1400万至1500万人,农村大约还有1.5亿剩余劳动力要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加之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都加剧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 这实际暴露出大学生就业制度还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机制、就业政策有待完善。例如,国家已经明确了大学生就业实行“双向选择”的市场就业模式,但作为供给方,大学生所在学校仍然有派遣大学生到一些地区或者跨省的指标限制;虽然政策规定大学生毕业两年内可以由学校保留档案,但由于派遣指标在当年有效,过年不再办理派遣证,使得后来找到工作的大学生,因为没有指标而不能够派遣,仍然处于不确定状态。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亟待畅通。从城镇劳动力市场需求状况看,个体私营和股份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已经占60%。而现行人事管理制度仍然有较强的计划体制色彩,不少中小型私营企业亟需大学水平的管理技术人员,却因没有申报用人指标的途径,解决不了大学生的派遣、落户口、接档案等问题;一些大学生担心自己的身份丧失,只能望而却步。 建议国家采取一些过渡性、鼓励性安置措施,出台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扶持政策。比如,考虑在一定时期和一定期限(1至2年)内,鼓励企业和基层用人单位实行大学毕业生见习制度,用人单位按计划录用人员的1倍的规模接收见习人员,企业支付约为正常聘用人员的1/2左右的见习工资;国家对企业给予税费减免和岗位补贴,鼓励企业多吸收大学生;国家和地方共同设立大学生创业担保基金,为创业的大学生提供小额贷款担保,有关部门要简化审批手续,免收各种行政性收费,并制定相应的税收减免扶持政策。 ●卢林:与往年相比,今年北京高校的就业情况不会有太大变化,非典不会给就业造成太大影响。虽然大学生的一次就业率没有去年高,但是到年底,全年的就业率将与去年差不多。 近年来出现一种新情况,不少大学生并不急于就业。“初次就业率”是指每年7月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并以此为依据衡量就业率。事实上,许多大学生在7月份以后、年底以前会找到就业岗位。随着疫情结束,北京市人事局组织网上招聘会的同时,将继续为高校应届毕业生举办现场招聘活动。首都高校也采取了举行校园内小型露天招聘会、视频电话招聘、邮寄招聘等形式的招聘活动。 ●覃正: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造成了人力资源、教育资源投入的浪费和闲置,使许多家庭不堪重负。还可能打击人们上大学的积极性,影响中国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制约高等教育发展。 我认为,帮助大学生就业,可以借鉴国外一些做法,在大学生中试行失业保险金制度。采取财政拨款和大学生进校时交纳失业保障金,建立失业保险基金,由劳动保障部门将大学生纳入失业保障管理体系。毕业后不能就业的大学生,可到劳动就业机构进行失业登记,享受失业保险待遇。这项制度为大学生提供了一段有基本生活保障的时间,促使其调整知识结构,积累经验,实现就业。 ●陈丽华:受非典影响,我们单位参加了几场网上招聘会。一个体会是,不如原来“面对面”效率高。求职者情况,我们只能看到一些简单介绍,个人形象、气质、表达能力等考察只能再约时间,无形中加长了应聘周期,增加了不确定性。另一个体会是,应聘人数众多,但符合条件的人少,常常几百人里,符合条件的只有十几个。 大学扩招后,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高校不仅要在规模、招生数量上发生变化,更重要的是要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法等方面发生质的变化。学校既要培养精英人才,也要培养满足不同行业、不同层次需要的大量专业技术人才,教学手段、方法应该多样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也应该多样化。还有不少学生定位不准,对于月薪的期望值高于实际,也是造成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叶入荣:我是学外语的,又辅修了工商管理专业,成绩都不错。我曾经以为能顺利找到一份理想工作,实际并非如此。今年1月、3月两次到北京找工作。人山人海的招聘会,参加了好几场,路费、住宿费花了不少,工作却一直没有找到。求职难的原因:第一,北京的事业单位、效益好的企业都要求北京生源、北京户口;第二,今年找工作的人太多了,解决不了户口的企业,工资只给1000至1500元,大多数还不解决住宿问题,北京的生活成本太高,我只能放弃;第三,遇上非典疫情,想去广东、上海找工作的计划也搁浅了。最令我不能接受的是,5月份好不容易在北京一家事业单位找到工作,却因为进京指标问题最终落空了。 眼看就要毕业了,我只好在宁夏当地找了一份工作,总不能失业吧。大学生找工作困难,虽然与自身预期过高有关,但是国家的就业政策的确需要完善,总不能因为政策束缚,让本来有工作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吧。主持人 本报记者 刘声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