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前,国内很有影响的“天涯论坛”上贴了一则关于上海的帖子。 帖子的作者叫“笑墨”。他说,在上海人叫“上只角”的地方,一个英国人从地铁站口领回一个失去下半肢的的中国乞讨者。英国人在自己家里给他洗澡,让他换上干净衣裳。此后,每周总有一天,这位残疾人,都会坐着一辆很破的轮椅车,来到英国人家。不久前,英国人还花钱给残疾人定制了假肢,让他可以站立行走。 “笑墨”在帖子中说,当邻居们发现,这位残疾人拿着英国人给他的钥匙,穿着英国人给他买的休闲服装,在这个高档的住宅区出出进进时,“极大不安”起来。 帖子最后写道-- “邻居们把这个事反映到了物业部门,提出了种种要求,比如,这个人的进出应该有这家主人的引领才妥当,又比如,这个英国人走了以后,怎么办。后来,为此,还专门召开了业主委员会,应业主委员会的要求,治安民警也来到这个英国人家里,按照有关规定,给这个残疾人作了登记。 但是,这个事,还没有完,整个大楼内部的和谐、安详似乎已经被破坏了。大家好像都有些惶惶然……” “笑墨”的帖子成为网民们近一月来关注的热点。这故事引来很多争议,有的怀疑故事的真伪,有的对“老外”表示不解,有的对那些居民表示不屑。 收留乞丐的是一对美国夫妇 根据网页上少得可怜的信息暗示,8月29日,记者费尽周折,终于在上海市徐汇区衡山路附近找到了蛛丝马迹。“是有这件事。”天平街道办事处安亭居委会乔玉玲说,“但收留乞丐的不是英国人,是一对美国夫妻。” 故事发生在永嘉路上的一幢商住两用楼里,楼下停满了汽车,人来人往,非常热闹。大楼的一至三楼是银行,据物业公司负责人黄慧萍介绍,大楼住户只有12家,“这里是高档楼盘,业主的层次比较高。” 这天,记者第一次见到了女主人Ella,戴着褐色的框架眼镜,很时髦的那种,短发的她看上去很漂亮,也很友善。Ella的丈夫叫Matt,在一家国际广告公司上海分部任职。 去年8月, Matt夫妇第一次来到上海,这个中国最大的大都会,住在离衡山路很近的永嘉路。进入10月,几乎每个星期,Matt夫妇都会在衡山路教堂门前遇见一个正在乞讨的残疾人,膝盖以下截肢的残疾人,“每次看见他,我和Matt都会给他钱,” Ella说,“他叫马维华。” 后来,美国夫妇和这名中国乞丐成了朋友。 一个下着雨的夜晚,非常冷,Matt夫妇再次遇见了马维华,“我们给他钱,他没要,”Matt回忆,“他说他很冷,而且一天都没有吃饭。”那是第一次,Matt夫妇带着马维华到一家餐厅吃饭。 “他身上很脏,看得出来已经很长时间没洗澡了,我们把他带回家,让他在我家洗澡,换上干净的衣服,”Ella说。 之后每个星期的某一天,马维华都会到Matt家,洗澡,换上Ella为他准备好的衣服,吃饭,拿走Ella给的一些钱,然后,离开。 今年春节后的一个月,马维华突然消失了,在那个固定的地方,Matt夫妇几个星期都找不到马维华。 “我们非常担心,不知道他去了哪里,”Matt说。后来才得知,马维华被遣送了两次,分别去了安徽和徐州。一回到上海来,马维华第一个找的就是Matt夫妇。 成为老外家的一员 Matt的家很宽敞,布置很简单,但十分干净。上海人马振琴已经在Matt家做了快一年的家政,“Ella很爱干净,一点点灰都要擦干净的。”马振琴说。 这样一对极其爱干净的外国夫妇,接纳了一个沿街乞讨的中国残疾人,和他握手、拥抱,同吃同住。 两只猫,Matt和Ella,这是Matt家的所有家庭成员。 “马维华的加入,的确给这个家带来了变化,但马维华需要我们的关心和帮助,他需要得到别人的尊重,”Matt说,“他和我们是一样平等的。” 至今,Matt夫妇还记得,马维华第一次睡在他家的情景“我们让他就睡在床上,可再去看他的时候,他却睡在了地板上,”Matt说。 6月15号左右,马维华告别了沿街乞讨的日子,开始长时间居住在Matt家,并装上了去年夏天另一位外国人为他买得假肢。 “他不愿意装假肢,他说装了假肢就要不到钱了,”Matt说。 居住在Matt家的一个多月,是马维华最开心的日子。Matt夫妇给马维华买了一辆崭新的自行车,这让在Matt家服务了一年的马振琴感到有些“嫉妒”。 邻居感到不安了 然而,上个月初,马维华搬出了Matt家,住进了Matt以及他的朋友朱建华帮他租借的房子,一间位于普陀区真北路上的普通房子。原因是Matt夫妇的邻居对马维华的到来感到阵阵不安…… 当Matt夫妇将这个依靠沿街乞讨为生的残疾人带回家住时,立刻在小区掀起了波澜。 门卫陈家合至今还记得第一次看见马维华的情景。 “大概晚上八九点吧,很冷的晚上,看见他们带着一个残疾人回来,身上非常脏,我就问这个残疾人是谁,”陈家合说,“翻译说是这对外国夫妇的朋友,我就没办法不让他进去,虽然外国夫妇对我的询问感到有点不开心,但我必须尽到我的职责。” 最初,马维华每个星期的造访并没有引起邻居太多的注意和不安。今年6月,马维华住进Matt夫妇家,还得到了一套Matt家的钥匙。 楼道间,电梯口,举止迥异的马维华开始频繁出现在邻居们的视野中,这个一看就知道是“外地人”的人开始引起邻居们的警觉。 “我觉得外国人做这件事很奇怪,他们都不知道这个残疾人是什么样的人,怎么会平白无故这样做,想不通,”小区里的一位姓周的司机说,“我们最多给他们一些钱,从没想过会把他带回家养起来。” 8月初,安亭路居委会的王东康接到了居民的反映,“居民说,一对外国夫妇家里住了一个双脚残废的人,年龄大概在35岁左右,希望居委会帮助查一下这个人的身份。” “这幢楼里居住的人层次都蛮高的,突然来了这么一个人,感到很不太放心,” 居委会主任乔玉玲说。 王东康带着户籍警来到了Matt家,“马维华正在厨房和两个大学生学习,看到我们,他显得非常非常紧张,”王东康说。 就在这一天,Matt的朋友朱建华刚为马维华办好临时身份证,“我们发电报到马维华在甘肃的家,花了20天才办好,”朱建华说。 物业公司同样接到了业主的反映,黄慧萍说,“业主们并不是不让这个人住在那,而是希望他能出示相关的证件,业主的要求很合理,一个来历不明的人住在那里,的确有些不合理。” 物业公司曾经要求门卫,如果Matt夫妇都不在,即使马维华有钥匙,也不要让马维华上楼,陈家合说,“我按照规定对马维华进行了阻止,我们发生了争吵,他说我没有同情心。” Matt夫妇对邻居们的意见并非一无所知,“物业公司曾经打过电话到我公司了解这件事,但这是我们自己的事,我带什么样的朋友回家与别人无关,”MATT说。 12户居民中,Matt夫妇是唯一的外籍人士,“但我们居住在上海,我们应该尊重这里的文化,所以我们让马维华搬走了。” 现在,马维华已经很少出现在前进大楼小区,但每个星期, Matt夫妇总会和马维华见个面,或者马维华到Matt家,或者Matt夫妇到马维华现在的居住地。 马维华和Matt夫妇的交往持续了一年,小区对这件事情的议论依然在继续。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