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美军已经对巴格达进行的攻击,军事行动遍及全市。尽管美国军方仍不承认这是对巴格达发起总攻,但由于美军已经抵达市中心,并且没有迅速撤走的意思,因此美军竭尽全力避免的巷战可能会发生。不过,巴格达并非什么地方都适合打巷战。
转自搜狐
巴格达打不打得了巷战曾经各说各有理
转自搜狐
媒体对美伊在巴格达进行巷战的可能性和双方的胜负得分判断不同。另外,美伊双方对此有也有自己的意见:
转自搜狐
美国情报人员认为:巴格达城市战对伊拉克平民和美国士兵仍将是非常危险和致命的,也将损害美国在世界各国心目中的形象。如果效忠萨达姆的部队分散在城市的平民区,街头巷战在所难免,美军将遭遇另一场索马里之战。尽管美军具有夜间作战、卫星成像、通信和武器优势,但是,美英军队遭遇的抵抗如何尚未可知。
转自搜狐
流亡到西方的前伊拉克海军准将亚西里这么评价伊军的“战术”。“数万名伊拉克精锐部队士兵遍布农场、学校、清真寺、教堂……以及地面及地下所有可以部署的地方,他们根本没有呆在营房里。这些部队是专门为城市巷战准备的,在这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美国人将同“影子”作战,他们将很难找到敌人的位置。那些认为萨达姆会被轻易推翻的人大错特错了。“
转自搜狐
军事专家伯里奇对发生巷战表示怀疑:伊拉克军方的意图是逼迫美英军队打巷战,但这一战略要取得成功有两个前提:双方部队将发生近距离的白刃战,而且伊拉克士兵愿意服从上级命令与敌军拼死作战。这种陈旧的被动防御战略无法对拥有当今世界上最先进武器装备的美英军队构成重大威胁。我们知道每一支运动中的(敌军)部队所在位置,因此可以设法避开它。
转自搜狐
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迈尔斯上将认为伊拉克军队并非完全效忠萨达姆。总的来说,我们认为伊拉克的军队,特别是正规军的士气很低落。如果领导层被孤立起来不能有效地统治这个国家,那就是胜利。最终目标不是萨达姆·侯赛因本人。
转自搜狐
1号、8号和10号公路是美军主攻进城方向
转自搜狐
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里,记者结合在巴格达一年多的亲历以及具体的地理街区情况就在巴格达城里进行巷战可能性及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一下粗浅的分析。
转自搜狐
根据美军现在的进军情况,预计美军可能将会沿城东南方向的6号公路、城南的8号公路、城西南的机场路、城西的10号公路、城北的1号、2号公路等多个城市入口对巴格达实施总攻,而8号公路、10公路、1号公路将有可能成为美主攻进城方向。
转自搜狐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8号公路,这条来自巴比伦省的公路在进入巴格达省界后与来自卡尔巴拉9号公路汇合,再北上约40公里进入市区。开始是一些分布比较零散的居民区,如路东边的杰里拉区、道拉区、路西的马里发区等,在到达塞迪亚公园前,它与去往巴格达大学的公路交叉成一座立交桥。接着沿塔米姆区边缘向北前进不到两公里就到与机场路、卡迪西亚高速路及来自城南汽车市场的另一条公路相互交叉的乌姆塔布勒多重立交桥。这座设计得相当复杂,类似北京的西直门立交桥,新手司机到这里肯定得转向。这座立交桥的西北角就是乌姆塔布勒清真寺,也就是到过巴格达的中国人都知道的“双塔寺“(因寺前建有两座宣礼塔)。如果美军从8号公路进城,这里肯定有一场恶战。
转自搜狐
巴格达的别墅区不利于伊军发挥巷战优势
转自搜狐
过桥再向北走公路两旁就是民居相对稠密的雅尔穆克区。说是稠密也是相对前面郊区的房屋零散分布的情况而言,如与北京建筑度相比较,雅尔穆克区和相邻的肯迪区、曼苏尔区、哈姆拉区及机场路两侧的杰哈德区、菲尔都斯区等巴格达的新城区都是属于别墅区一类。而且基本都是那种两、三层小楼带自己家前后院的别墅区。
转自搜狐
在这一带居住也是巴格达的上层阶级或有钱人及外国人。战前那些从巴格达逃走的人大部分也是这些人。不过从地形上看,即使这些人不逃走,这一带也不利于伊在巷战发挥优势。
转自搜狐
阿拉姆区的政府建筑都被美英炸成废墟了
转自搜狐
从乌姆塔布勒立交桥沿卡迪西亚高速路向东走约2公里就进入了巴格达的中心政治地带。路北侧是斯莱姆国宾宫、萨达姆礼品博物馆(中国人因其建筑外形似钟摆俗称其为大钟博物馆)、阅兵广场和无名战士纪念碑,而路南侧是建设中的复兴党总部大楼、特别共和国卫队军官宿舍、共和国府等。这一带的官方建筑本来都是巴格达地标性建筑,但经过近几天美军对这一带的重点轰炸,恐怕都已是瓦砾成堆了。
转自搜狐
而无名战士纪念碑东北方面就是阿拉姆区。这个区是政府机关相对集中的新区,总理府(总理由萨达姆总统兼任)、议会宫、计划部、外交部、新闻部、司法部、文化部、军工署、国家旅游署、国家电视-广播中心等国家机关均在该区,特别是沿与底格里斯平行的海法大街两侧统一规划的高层建筑群,大多是政府机关或政府职员的宿舍。这个区的所有建筑都是由日本公司在70年代设计和施工完成的,街道宽阔、布局合理,曾作为巴格达其他城区改造的样板,是巴格达城中最具现代化都市风格的区域。
转自搜狐
这个区的平时气氛虽没有总统府一带紧张,但各种安全措施也是非常健全的。记者初到巴格达时,被这个区设计新颖的建筑和规矩整洁的街道所吸引,曾想在此租房。在小区找了一家房产中介公司,老板一看我这个中国人进办公室,虽然也象其他伊拉克人一样很热情地跟我打招呼,但根本就不谈正事,看我死缠硬磨不死心,才在办公室里没别人时悄悄告诉我,这一带的房子规定只能租给伊拉克人,说完用手指指门外那些闲逛的人。我见此情景也只好知趣地告退了。
转自搜狐
拉希德和曼苏尔两家五星级饭店及国际会议中心、国家博物馆等涉外旅游设施也座落在这一个区内,伊政府当时没有想到这几家专门接待外宾,特别是外国记者的涉外设施今天成了该区一片轰炸声中的安全岛和历史见证人,现在CNN和半岛台播放的画面大部都是在这个区拍摄的。前面提到的那些政府机关现在电视画面上都已被浓烟和火光笼罩。
转自搜狐
老城区最适合萨达姆敢死队与美军打巷战
转自搜狐
阿拉姆区西北侧的塔拉布鲁斯区是一大块开阔地,原是机场,后被伊官方列为军事禁地。如果美军要在巴格达城中实施空降,这里肯定是其首选目标之一。
转自搜狐
阿拉姆区的北侧的卡拉马区、及与其隔河相望的谢赫奥马尔区是巴格达的老城区,也是巴格达的商业中心。一些巴格达的名胜古迹和久负盛名集市也集中在这一带老城区里,如拉希德大街一线及周围的巴格达城市博物馆、伊斯兰世界最早的大学-穆斯坦斯里耶学校、铜器街、银器街及一些巴格达城内最古老、最具阿拉伯风格的老咖啡馆、老餐馆,平时都是外国游客最愿光顾的地方。与拉希德大街平行的哈里发大街是各类布匹、成衣、电器、文具、烟草、建筑装饰材料、音像制品的批发市场集中地带,是巴城内生活气息最浓厚、生活节奏最繁忙的地带。人口稠密,街道狭窄,许多道路都是单行道,是平日最容易发生交通堵塞的地方。这一带那些曲径通幽的窄巷和一幢幢连接不断的老房子是最利于巷战中防守的一方。美军要是在这里与萨达姆敢死队遭遇是不会有什么好果子吃的。
转自搜狐
哈里发大街向东南经过解放广场后被称为萨东街。这条街及其延长线--内卡街和外卡街为巴格达城里的中高档商业街,两侧多为书店、时装店、电影院、剧院、乐器店、钟表店、画廊等商业网点及一些中高档餐馆。这一带也算是巴格达城里人口较为集中的地区,如果要进行巷战,也是可供伊方选择的地方。但这一带的街道相对宽绰,防守方的难度要比谢赫奥马尔区大。
转自搜狐
人口相对稠密的居民区还有城东南角的新巴格达区、城北的卡兹米耶区和阿宰米耶区。这几个区基本上属于贫民区,离市中心有一段距离。新巴格达区紧临从库特方向进城的6号公路,卡兹米耶区位于从摩苏尔方向进城的1号公路旁边,而阿宰米耶区则扼守着从基尔库克方向进城的2号公路。如果美国人想从这几条路进城,还得先经过这三个居民区的考验。(闻新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