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呼和浩特:旅游景点摄影师成为正在消失的职业
| |
| |
2002年11月5日09:36 新华网
| |
|
新华网呼和浩特11月5日电(记者 阿斯钢) 就在几年前,摄影师赵师傅在呼和浩特还是一个大忙人。很多旅游景点、高楼大厦、公共场所少不了她的身影。如今,她却不得不收起与自己相伴多年的上海产“海鸥”牌照相机,默认“失业”。
一直以来,对于一个中国人,尤其是对于边远农村牧区的老百姓来说,进了城、在某个景点上留下自己“到此一游”的纪念照,那都是梦寐以求的事情。而以往活跃在全国各地景点上的摄影师帮他们完成了那个梦想。
记者在17年前从北方内蒙古草原初到北京。当时,天安门广场上的摄影点虽然不下于四、五十个,但是为了留下一个写有“北京·天安门留念”字样的珍贵照片,来自天南海北的游人们必须排队耐心等候。如今的情况却完全两样,广场还是那个神圣的广场,搞摄影的师傅却越来越稀少,装备齐全的游人却越来越多。他们几乎都不需要请摄影师帮忙拍照。
赵师傅告诉记者,她是从1985年开始在呼和浩特市的一些主要景点上搞摄影。当时,新华广场和内蒙古博物馆是这座塞外古城的两大景点,凡是来到自治区首府的人必定在这两个地方逗留并摄影留念。碰上好的天气,一天接待数十个游人不成问题。在新华广场上就有十多个摄影师傅,他们生意都不错。
“现在?人家游客根本不需要我们了,他们的摄影器材比我们的还先进,有一次我在内蒙古博物馆门前看到五六个穿蒙古袍的牧民,以为机会来了,跑过去跟他们打招呼,其中的一位青年牧民很礼貌地向我示意‘不用了’,便拿出一个小巧的索尼摄像机就开始为同伴摄起像来。”赵师傅说。
还在坚持照相的潘师傅抱怨道:“现在的游客不但自己有照相机,而且对景点也十分挑剔,现在我一天平均下来,只能照个两三张照片,有时白白呆上一天却一无所获。”潘师傅所在的博物馆街心花园,最多时曾有过17名摄影师。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暴庆伍认为,中国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在多方面都有反映,象通讯设备和摄影摄像器材的迅速普及也是其中一例。十年、二十年前,自己配备照相机对中国老百姓来说是难以想象的事情。
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蒙古族牧民哈日夫,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在草原上干起照相这个行当时,轰动了整个草原,还上了当地的报纸。可现在,哈日夫所在的苏木(乡),稍微富一些的牧民家都拥有了照相机。哈日夫开玩笑说:“我这个120相机,该交给博物馆了!”(完)( 稿件来源:新华网 )
|
| |
|
Untitled Docu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