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环保总局:对不法排污企业绝不姑息 |
|
|
| NEWS.SOHU.COM 2003年08月14日11:39 |
|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大 中 小】【打印】 【关闭】 |
|
|
对不法排污企业绝不姑息
———访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潘岳
本报记者郄建荣
由国家发改委、监察部、国家环保总局、司法部等六部门联合开展的“清理整顿不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行动”开展至今已两个月,现已查清全国应关停取缔违法企业6143家。截至7月底,全国已出动环境执法人员20万人次,检查企业31万家,其中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河北省辛集市、无极县、蠡县小制革群和安徽省界首市、太和县回收蓄电池土法炼铅企业群等八个重点环境问题进行了督办,目前确定了应关闭企业1850家。
但是,不法排污企业屡查屡犯的现象仍比较突出,如何遏制污染反弹既是一个老大难问题,更是巩固历次环保严打行动成果的关键。就此,记者今日采访了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潘岳。
潘岳说,目前部分省区市已完成对不法排污企业的清理工作,开始进入全面整顿阶段。潘岳对第一阶段全面清理和查处典型环境违法案件的情况进行了总结,他认为当前环境污染反弹问题呈现出四个特点:
———一些大型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感,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过分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有治污设施不运行,千方百计偷排漏排。如宁夏美利纸业、武汉晨鸣纸业、周口莲花味精、重庆民丰农化、重庆渝港钛白粉都是规模大、效益好的上市公司或其子公司,完全有能力、有实力做到达标排放,但为了追逐经济利益,置人民利益于不顾,在扩大生产规模时忽视污染治理,在正常生产时擅自停运污染治理设施,偷排偷放、违法排污。
———“十五小”、“新五小”企业连片反弹的现象不容忽视。从各地上报的查处名单看,不少市、县清理出来的“十五小”、“新五小”就有十几家,甚至几十家。一些“十五小”企业甚至躲到居民稠密区、农民住宅院内非法生产。
———不法排污企业屡查屡犯的现象比较突出。从此次大规模查处的情况看,不少不法企业在去年,甚至前年就已经被查处过,今年又查出严重的环境违法问题。有的不法排污企业无视政府法令,竟然撕开封条非法生产。有的企业早在1997年就已被关闭,但2001年又擅自恢复生产,对环保部门连续两年的督查置若罔闻,直到这次环保行动中才被彻底取缔。
———结构性污染问题尚没有根本解决。一些地方的制革、化工、电镀、造纸、印染、冶炼、水泥等重污染工业群,虽经多次整顿,仍继续生产。有的地方只是将小企业简单合并,工艺水平、技术水平没有提升,污染治理水平没有提高,变分散排污为集中排污。有的虽建设了污染集中处理设施,但由于技术和管理措施不相适应,致使集中处理成了集中违法排污。
潘岳说,有三个原因导致了环境污染反弹。一是违法企业只求经济利益,不顾环境保护的现象日益严重。二是地方保护主义更加突出。除原来的“先发展后治理”、“先上车后补票”等形式外,不少地方政府要求对污染企业“特事特办”,以“企业清净日”和“整顿经济软环境”等借口,千方百计限制环境执法。三是环保部门的行政处罚和强制手段亟待加强。现行法律赋予环保部门的权力有限,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额度小,处罚周期长,环境执法威慑力不足,使许多环境违法行为得不到及时有效地遏制。企业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宁愿受罚也不治理。
潘岳透露,从现在开始,“清理整顿不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行动”将进入全面整顿阶段。国家六部门联合督察组也将陆续赴各地现场督办。对清理出来的问题要逐一整改到位,做到四不放过:即对违法情节没有查清的不放过,对整改措施没有落实到位的不放过,对责任者没有处理到位的不放过,该移送司法机关没有移送的不放过。凡是属于集中反弹、屡查屡犯的,都要查一查当地政府有没有包庇纵容行为。一旦查实坚决追究责任;督促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对不法排污企业和行为,一定要一查到底,绝不姑息。
(本报北京8月13日讯) |
|
|
|
|